《無聲告白》,超級暢銷小說教你擺脫他人期待,煥發自我光彩

《無聲告白》,超級暢銷小說教你擺脫他人期待,煥發自我光彩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這是小說《無聲告白》的第一句,而《無聲告白》是美籍華裔作家伍綺詩的第一部作品,也是2014年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紐約時報》暢銷書,是一本有些懸疑的青春成長小說,儘管這些成長被動而殘酷。

莉迪亞是李先生和瑪麗琳家的老二,對,李先生是黑頭髮的華裔,而年輕時候的瑪麗琳是個蜜黃色頭髮的美麗的美國少女。

他們有三個孩子,男孩內斯和女孩莉迪亞、漢娜,在莉迪亞意外死去後,他們全家人都經歷了艱辛而痛苦的成長,是的,有時候成年人也可以成長。

大體上來說,這本小說主要探討了種族融入和家庭性別等社會問題,讀來有西方小說的行文特點,稍帶些海明威式的簡潔,開始部分情節未展開時要有耐心,能堅持讀下去自然有所得;感覺無聊的話不妨換書而讀,沒必要把自己卡在暢銷榜的藩籬裡暗自頭大。

《無聲告白》,超級暢銷小說教你擺脫他人期待,煥發自我光彩

在風格上,因為書中女主莉迪亞的死去,小說也蒙上了一層悲哀壓抑的氣氛,再加上華裔移民、混血家庭等現實問題帶來的壓力和困擾,更使得該小說色彩壓抑的同時特點突出。

每個人物都各有特點,緊緊圍繞著莉迪亞之死呈現出悲哀的共性,以及每個人鮮明的個人性格,看得進去的話,一定程度上會手不釋卷。

文字上確定是西方行文風格無疑,某些觀察的角度和描寫方式很是特別,例如P46“她的鼻尖恰好可以埋在他鎖骨之間的小坑裡,她顴骨的曲線與他脖頸側面的線條完全契合,彷彿一個模子裡壓鑄出來的兩個半球”,這樣的句子冷靜而客觀,頗有素描和物質化的特點。

《無聲告白》,超級暢銷小說教你擺脫他人期待,煥發自我光彩

還有P72“深切的疼痛將她包圍,彷彿連骨骼上都有淤青”,這是一個新鮮的比喻,讓人過目不忘記憶猶新。

總的來說,《無聲告白》是一部西方式的小說,儘管小說描寫的是一個東西合璧家庭的痛苦和成長,在文中卻很少看到關於東方傳統和人物的內容,主要人物李先生也只是一個黑頭髮、長著東方面孔的美國人,儘管他遭受過美國白人的排擠和歧視,他也還是一個沒有中國思維、不再有中國故鄉的美國人。

李先生和他的家庭所遭遇的痛苦和困境,是一個很現實的美國問題,而他們擺脫環境羈絆、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的事實,讓自我煥發光彩的方式,也宣告了美籍華人融入社會的成功,當然,這也是一個美國式的成功。

《無聲告白》,超級暢銷小說教你擺脫他人期待,煥發自我光彩

伍綺詩視角中絕大部分保持在美國華裔身上,以一個女性細膩而感性的筆觸,描寫了某些生活在美國的中西合璧家庭的困境和隨之而來的思索,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小說封面上的這句話,從種族和家庭困境中而來,卻又超越了種族和家庭的限制,足以讓更多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