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作者 | 張慧芳

題圖 | 站酷海洛

全國有超過2億“單身人士”,相親市場越發龐大。進入信息爆炸時代以來,交友網站以及社交APP不斷滲透人們生活,大數據在相親行業的應用也多了起來,機器根據你的各類標籤為你推送最適合你的人,但是大數據真的能給你一個完美的情人嗎?DT君梳理了各種大數據相親“神器”,向大家剖析大數據相親的可靠指數~

▍你為什麼單身?

你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外貌?家境?還是靈魂?有的人說一見鍾情鐘的是“臉”,這話的確在理,畢竟透過一面就看到人的靈魂深處挑戰太大,但是誰又不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soulmate”呢?

中國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適婚人群中的單身青年已經超過了兩億!相當於英國和俄羅斯人口總和。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我為什麼單身?

從客觀原因來看,我國目前男女比例失調,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DT君身邊很多朋友說自己享受單身的感覺,他們為自己貼上了“動物愛好者”、“不將就”、”寧缺毋濫”等標籤。

《2018上半年全國單身婚戀調查報告》顯示,近70%的單身人士明確表示排斥家人安排的相親,因為安排的相親對象往往只是符合父母的期望,傳統婚戀觀成子女脫單的“絆腳石”。

另外,新時代女性越來越獨立也是這個群體仍然單身的原因,傳統家庭狀態正在改變。而現代人接觸事物更多,對於另一半的要求也隨之變高,相親也就成了逃不開的“命運”。

但不少享受單身的朋友卻口是心非。珍愛網《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揭秘,超60%的單身人群有相親經歷,其中62.94%的人1年至少3次相親,17.96%的人1個月至少2次,15.86%的人表示只要節假日都會相親,相親正在成為單身人群脫單的重要方式。

調查報告還顯示,北京單身相親頻率成全國第一;“完美主義”是相親群體最大的標籤;九成單身渴望提高“相親力”,即在相親對象面前表現的好一點;在相親條件上,廣州優先看家境,深圳優先看收入,北京優先看重才華能力,上海則優先看重戶口;在性別差異表現上,女生相親忌照片本人差別大,男生忌太邋遢。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圖片說明:男女相親最忌因素;圖片來源:珍愛網報告)

相親報告的標籤頁反映出單身群體對於另一半的要求,他們其中很多人更願意通過相親獲得靠譜的另一半,俗稱“知根知底”。然而通過熟人介紹或者簡單的條件匹配仍然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這也就促進了諸如人民廣場相親角文化的“盛行”。

但傳統的相親模式對於現代單身人士來說既浪費時間,也很難遇到合適的人,“相親信息混亂”、“難以有效匹配”成了相親角配對難的最大原因。

另外,徵婚者們擔心“紅娘”由於受自身眼界、專業技能和職業水準所限而做出並不適合他們的推薦或建議。最後,自身目標不清楚、不理性而盲目做出輕率選擇也導致了他們單身的狀態。

這也就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新相親模式。


▍大數據入局相親市場

在美劇《黑鏡》第四季《Hang the DJ》一集中,所有的“單身狗”都實現了“包辦婚姻”的願望,劇中的系統會根據用戶畫像為每個“單身狗”匹配出無數個約會對象,在相處和磨合中不斷篩選,直到大數據給單身的人匹配出契合度高達99.8%的另一半。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圖片說明:最終匹配99.8%的兩人才是最終伴侶)

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個人正在被量化,有時候大數據可能比你更懂自己,就像購物時平臺能推送你喜歡的物品,它也可能為你推送一個你喜歡的對象。

雖然劇中的系統存在於概念化的智能世界,但大數據早已入局國內的婚戀平臺,比較受歡迎的珍愛網、世紀佳緣、百合網、花田等都在做著“包辦婚姻”的事情,“人工媒婆”+“大數據”正結合起來以解決單身青年的婚戀問題。

單身男女對於大數據相親的接受度比DT君想象中的還要高一些。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62名處於適婚年齡的單身青年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70.9%的受訪者看好大數據在青年相親交友領域的應用,77.9%的受訪者有興趣使用大數據婚戀交友平臺。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會員在某一婚戀平臺註冊後,需要完成“個人考試”,填寫諸如手機號、暱稱、性別、生日、地區、身高、學歷、收入、婚姻狀況等個人信息,這是篩選的第一步硬性條件;有的網站還會要求會員完成100道心理題以幫助他們進行用戶畫像分析,並將每位會員錄入數據庫,等到有合適的會員時進行匹配,進而安排線下見面會。和傳統直接見面相親不同,大數據推薦的對象起碼提高了擇偶的效率,節省了盲選聊天的時間。

利用心理分析進行二次篩選、匹配對象的婚戀平臺更受大眾歡迎,比如世紀佳緣和中科院合作開發了“懂你”系統,根據用戶的瀏覽歷史軌跡和填寫戀愛問卷的數據讓用戶對戀愛觀和價值觀有全面的認識,系統還讓用戶描繪出一幅心目中女神(或男神)的畫像,從而個性化、高效率地實現精準速配。

這套系統的心理題有300多道,專家稱這是基於心理學理論的題目,用戶可以根據這些問題被貼上100個標籤,幫助其更好了解自己的同時讓他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屬性,這樣使得平臺推薦的或者用戶自己選擇的對象基本上是符合期望的。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圖片說明:“懂你”系統對用戶的行為分析)

國內最早採用大數據相親的平臺是中民婚姻網,網站集合了社會學、心理學、法學以及婚姻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一大批高級婚戀師,共同創建了一種新型的婚戀服務手段:大數據婚戀相親分析法。這種方法是對用戶的多種信息進行採集和融匯,形成客戶數據信息庫,運用專業人員的知識和數據分析理論從海量信息中篩選過濾出具有價值的信息,得出接近真實的預測性結論,從而為客戶找到真正適合他的另一半。

此後,各大平臺開始將大數據精準配對當做目標,為同級別的用戶推薦合適的對象。簡單來說,這是一場“門當戶對”的相親局,但是就像《奇葩說》辯手楊奇涵在大數據辯論那一期提到的,如果談戀愛、結婚都需要靠大數據來匹配,就不會有羅密歐與茱麗葉,也不會有梁山伯和祝英臺等跨越階層的愛情故事了。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不過就大數據入局相親市場一事而言,用戶的擔心還有很多。首先,由於大部分網站不是實名制,所填信息容易造假,比如身高、學歷等,照片是否虛假也無法辨別;其次,雖然系統對於生物信息的認知不容易出錯,但對於個人心理和性格這類主觀色彩強烈的標籤用戶卻無法辨認,有可能某網站用戶認為自己極為幽默,實際上段子極其無趣,在選擇個人標籤時容易出現數據不對稱;最重要的是數據的隱私問題,用戶在提供個人信息以及完成上百道心理問題後,如果想要更精準的相親對象推薦,就需要更加準確的信息,那麼平臺是否能保證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被洩露就成了用戶最大的擔憂。

除了以上這些問題,大數據相親還有其他弊端。婚戀平臺相親的人目的不同,單純只為了談戀愛又或者是奔著結婚目的的人,對於標籤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人是感性動物,在做心理分析問題時,平臺無法保證其真實度,甚至回答者也無法確認。就像DT君平時並不喜歡運動,但是在回答一些運動喜好類問題時,也會選擇假裝喜歡某項運動;又或在看到某個心理測試時會猜測出題目所問意向,最終選擇不符合自己標籤的選項等等。

另外,先不說算法能不能做到100%精準推薦,人的意識也存在多變性。事實上,通過大數據匹配的完美情人最終走到婚姻殿堂的概率非常小。大數據只是完成了擇偶前期的簡單篩選,但篩掉的部分也許也會有適合你的另一半。

愛情是自由的,如果大數據給了你一個完美的情人,你在聊天過程中出現了矛盾,你內心想要結束這段關係,但是大數據“制止”你這麼做,你到底是要遵循內心,還是繼續相信所謂的數據科學算出來的愛情範式呢?《黑鏡》最後男女主選擇打破系統算法的控制,牽手“私奔”,成為彼此的Mr.Right。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圖片說明:男女主最終決定逃離系統的時間控制)


▍愛情一定要“門當戶對”嗎?

大數據給了男女雙方一次“門當戶對”的相親體驗,而“門當戶度”正是大部分中國式家長的期望,也是現在部分“現實男女”最容易選擇的標籤。錢鍾書在《圍城》裡說過一句話:“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大數據挑選出的“完美情人”也許的確能幫助一部分人解決單身問題。

那麼回到我們最開始的提問:你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

愛是一種感覺,核心是安全感。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S.Schachter)於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了情緒三因素學說,他把情緒的產生歸納為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認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他提到,當生理被高度喚醒時,如果它認為對方的存在可以提供愛的感覺,那麼就很容易產生愛情。

數據是“死”的,而人是感性的,生理的反應多變,數據無法“琢磨透”。大多數人在戀愛狀態中習慣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如果所有的信息都暴露給對方,彼此在交談時想必也會感到乏味。曾有媒體寫道:對於“大數據匹配婚戀”,可期待但不依賴。

期待更多數據俠乾貨分享、話題討論、福利發放?在公眾號DT數據俠(ID:DTdatahero)後臺回覆“數據社群”,可申請加入DT數據社群。


▍加入數據俠

“數據俠計劃”是由第一財經旗下DT財經發起的數據社群,包含數據俠專欄、數據俠實驗室系列活動和數據俠聯盟,旨在聚集大數據領域精英,共同挖掘數據價值。瞭解數據俠計劃詳情請回復“數據俠計劃”,投稿、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超2億中國人單身!誰來解救“大媽相親角”和“單身狗”的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