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來襲,很多年輕人選擇跑步、健身或瑜伽等方式來鍛鍊身體。然而,很多老年人也不甘落伍,很多大爺大媽們都紛紛加入到了廣場舞隊伍當中。他們在家裡、小區裡、在廣場上、在公園內、在一切可以“露一手”的地方,施展著他們的絕技,釋放著他們的能量。

廣場舞,這項發源於基層民眾的全民健身運動,近年來迅速風靡城鄉,成為極富中國特色的體育活動。熱情的“廣場舞大媽”,甚至把舞步跳向了海外,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對於很多廣場舞愛好者來說,跳舞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身活動。

當然,這種火爆的熱度也引起了人們的疑惑:廣場舞為什麼會在近幾年突然火起來?廣場舞能成為全民健身運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古代人們都選擇哪些方式鍛鍊身體的呢?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鍛鍊身體的?

中國古代誇男人身材分為兩種:一種為蜂腰猿臂,一般來形容帥哥,細腰長胳膊。另外一種就是用虎背熊腰,來形容勇士,身材高大勇猛無敵。身材不同的人會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方式來鍛鍊身體。

舉重

舉重是古代人最為普及的鍛鍊方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扛鼎”。“扛鼎”即用手舉鼎,與現代舉重頗為近似。古人崇尚力量,從戰國到漢代都以“扛鼎”作為舉重訓練的方法。扛鼎界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楚霸王項羽,“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還有一位值得一提的就是秦武王贏蕩了,這位舉重的狂熱愛好者最後把自己命都丟了。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石鎖

石鎖起源於唐代軍營,習練武術時,人們常常運用石鎖進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訓練。石鎖舉法主要有抓舉和擺舉,有用正擲、反擲、跨擲、背擲等擲法和手接、指接、肘接、肩接、頭接等接法組成各種各樣的花色動作。小石鎖以花色動作為主,男女老幼皆可練習。20公斤以上的大石鎖則以練力量為主。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打獵

打獵一直是很多古代英雄豪傑們平時鍛鍊身體的第一選擇。而真勇士更多是選擇徒手或者簡單兵器來證明自己,其中的佼佼者有“折熊扼虎、鬥豹搏貆”的慶忌、“勇除三害”的周處、景陽岡的打虎英雄武松,以及因為“空手搏熊彘猛獸,動作無法度,故終不得為漢嗣”的廣陵王劉胥。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射箭

射箭既是君子六藝之一,也是古代重要的禮儀。歷朝歷代神射手多為武將,其中翹楚如養由基、李廣、呂布、薛仁貴的事蹟都耳熟能詳。自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起,射就是儒家的一項重要活動,而弓箭的使用更需要長期的訓練,對臂力和穩定性的要求極高,更是強身健體的好方法,即使儒生也可以通過演習射禮來進行鍛鍊。有人說投壺也是射禮的一種簡化演變,不過個人感覺這種活動更像是現代的飛鏢遊戲了。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舞劍

刀劍兵刃作為狩獵和戰爭的重要工具,它的使用自然是體育教育的重要課程。因為劍又是禮器,因此除了武將遊俠這些職業需求之外,不乏文人專精此道者,比如大家熟悉的青蓮劍客——李白。李白師承劍聖裴旻。裴旻舞劍被譽為唐代“三絕”之一絕。一個人的劍法能夠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狂草相提並論,可見其技藝是非常之高超。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馬球

馬球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始於漢代。唐代打馬球風行一時,不僅成為帝王和貴族階層健身強體的體育運動,而且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文獻記載,當時相鄰的渤海、高麗、日本等國都有與唐王朝進行馬球競技的描述。馬球運動有益於參與者的身心、騎術和技藝的鍛鍊,是御術的最佳表現,只不過這項運動實在過於昂貴和危險,所以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傳統馬球也悄然沉寂,更多的是表演性質。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蹴鞠

當馬球衰退時,另一種相對更平民的運動卻仍在蓬勃發展——那就是蹴鞠。蹴鞠據說是黃帝所創,是華夏最傳統的文體娛樂活動之一,盛行於宋朝,代表人物有大宋官員高俅。隨著西方現代足球的傳入,中國傳統的蹴鞠活動基本上被歐洲的現代足球所取代,而踢毽子作為“蹴鞠之遺事”,而得以繼承與發展。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五禽戲

據歷史材料記載,有華佗在《莊子》的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五禽戲的鍛鍊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養生延年。這個鍛鍊方法也是最符合現代健身理念的,現在的太極拳之類的傳統武術不談競技性和對抗性,其目的功效和五禽戲都是一致的。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除了以上提到的鍛鍊身體的方式,古人可選擇的運動方式當然還有很多。比如,手搏、石擔、石球、鐵砂、沙包、大刀、梅花樁、舞獅、毽子、騎馬等等諸多項目。


到了現代,大爺大媽以養生為主

太極拳

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抖空竹

空竹價格低廉,易於學練,也不受場地限制。空竹抖起來嗡嗡作響如牛鳴,十分悅耳,同時還能做出很多花樣招式,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和觀賞性,故而使不少同志樂此不疲。抖空竹深受廣大中老年人喜愛。抖空竹集娛樂性、遊戲性、健身性、競技性和表演性於一身,技法多樣,目前掌握的花樣技法就有100多種,還有雙人、多人等眾多集體花樣。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慢跑

慢跑,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目的在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來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以達到熱身或鍛鍊的目的。慢跑對於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臟功能,防止肺組織彈性衰退,預防肌肉萎縮,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具有積極的作用,也可以增強自身體質,提高抵抗力。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倒走

倒走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健身方式,確實有很多好處,除了說可以預防含胸駝背、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外,最主要的是可使腰部肌肉有規律地收縮與松馳,以改善腰部血液循環,對功能性腰肌勞損有很好的保健治療作用。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倒走也有增加摔傷、被撞的風險。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撞樹

生活中,有些老人喜歡在公園裡用後背或手臂使勁撞擊樹幹,甚至用雙手不停拍打樹幹,有的老人認為這樣身體會越撞越硬朗。但其實使用按摩錘等器具按摩身體其實一樣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撞樹”這種方式往往容易傷樹又傷人。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甩鞭

在中國的許多公園裡,可以看到有人拿著幾米長的長鞭子揮舞,一般是採用擊打地面、樹木等形式進行鍛練。甩鞭子有活動筋骨、鍛鍊力量和協調性的作用。但甩鞭子要注意不要誤傷他人,此外它巨大的響聲會干擾他人。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拍打

邊走邊拍手、拍背、拍胸、拍頭,有的還多人互拍......對身體進行拍打,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血液循環,通經活絡,以強筋健骨、增加局部肌肉營養。但是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問題,如果有疼痛、發炎等症狀不能隨意拍打,以防把握不好力度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神經末梢不發達,對“力度”無感,也不建議拍打。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暴走

目前國內多地出現了老年人暴走團,所謂暴走團指的是一群老年人組成的隊伍排著整齊的隊列,放著勁爆的音樂在馬路或人行道上甩手疾走。走路本身是很好的健身方式,但是不一定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適合長時間快走,並且此種健身方式在道路安全上也存在一些爭議。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爬行

爬行鍛鍊,他們大多戴著手套,彎腰弓背四肢著地,在地上橫爬或豎爬,爬來爬去像“喪屍”來襲一樣,還不時做出撇胳膊和蹬腿的動作。爬行可將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減輕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腰椎的負荷,還可以使一些平時使用較少的肌肉得到鍛鍊。但是它屬於是反體位的一種鍛鍊方法,高血壓、糖尿病、低血糖的病人爬完起來時,要注意緩慢起身。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公園健身

當你路過小區廣場或者公園時,你肯定能發現單槓、雙槓、吊槓、漫步機等健身設施。而這些器械也成為了大爺大媽們鍛鍊身體的最愛之一。扯旗、大回旋、屈臂雙槓前水平、俄式俯臥撐等等高難度的動作,足以讓很多年輕人都驚歎不已。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除了上面提到的10種鍛鍊方式,很多大爺大媽也會選擇冬泳、健走、打陀螺、喊嗓子等等多樣的方法來健身。近幾年來,廣場舞更是有一種風靡全國的趨勢,成為了很多中國大媽們最鍾愛的娛樂活動。


現如今,廣場舞已經獨佔鰲頭

從舞蹈分類上看,一般有現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等,而廣場舞似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無門無派,卻擁有數量龐大的參與人群。有舞蹈方面的專家表示,廣場舞兼具各種舞蹈元素,另闢蹊徑,使這個以健身為目的的體育舞蹈,成功實現大眾化、平民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國內城鄉建設也步入升級換代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國人的精神世界建設有些跟不上,空虛、陰暗的人生觀有氾濫的趨勢,為此不斷有人呼籲“慢下來,別讓靈魂掉了隊”。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與此同時,政府愈加關注民生。當前,一個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初見端倪,不僅樓變高了、路變寬了、綠變多了,還有多姿多彩的城市廣場建設,越來越多的免費公園開放,為人們提供了健身休憩的平臺。可以說,這個平臺天生就是為廣場舞搭建的,或者說廣場舞天生適合這個平臺,在其上應運而生。

廣場舞學起來簡單便捷,照葫蘆畫瓢即可。經濟上可普及性高,因為跳廣場舞幾乎不用花錢就可以跳。同時,跳廣場舞時氛圍比較輕鬆,跳錯也沒事,舞者隨性,來去自由。可以說,廣場舞能擁有病毒般的傳播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

很多廣場舞運動的參與者,也從中找到了生活的樂趣與意義。當冷漠和疏離成為社會隱憂,廣場舞讓人們走出高樓深院,來到廣場公園,一起運動、互相交流,這一自娛性與社會性完美兼顧的健身活動,對構建和諧社會、增強社區活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廣場舞,為何成為老年人的首選運動?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經常性參與廣場舞運動的愛好者已經超過一億人次。而在今年全運會期間,廣場舞與太極、龍舟、舞龍等群眾體育項目一起,登上了全國運動會的舞臺。2016年,國務院頒佈《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也將廣場舞列為重點推介的健身運動項目。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廣場舞是一種集健身和形體鍛鍊於一體、配以富有節奏感的音樂,在廣場、院壩等公共場地開展的群眾性健身舞蹈活動,它既有體育性質,又有社會性質。如果說群眾文化是一個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標誌,那麼廣場舞就是城市文化狀態的一個縮影。那為什麼這麼多大爺大媽都喜歡跳廣場舞呢?

廣場舞能強身健體

廣場舞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最安全的健身方式。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全國有2億多老年人。通過跳廣場舞能夠強健身體,少去醫院,廣場舞對於中老年人絕對是一個好事情。有觀點認為,廣場舞為中老年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在精神層面也為這部分人群彌補了年輕時的一大遺憾,這樣一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失而復得”,對這部分中老年人來說便顯得愈發珍貴。

廣場舞簡單易學

廣場舞動作簡單、好學,很容易掌握。大家一起跳,不管跳得好壞,都很快樂。廣場舞融入了各種舞蹈元素,沒有統一的姿勢和標準,根據音樂自由編排。因為沒有條件和標準約束,既能健身強體又能陶冶情操,逐漸跨越了城鄉界限和年齡界限。簡單易學、強身健體、結識朋友……諸多優點,讓很多人都愛上了廣場舞這項運動。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廣場舞滿足精神需求

廣場舞之所以能被大眾追捧,關鍵在於滿足了大量城鄉民眾的精神需求。因為渴望交流是人類的共同心理。廣場舞不僅僅是一種體育舞蹈,更是一種群眾集會形式,讓人際間產生廣泛的交流,讓參與者在其中結識朋友,獲得友誼。

當然,廣場舞在中國流行,也要得益於它的串燒、自娛自樂和廣泛適應性。廣場舞的曲目繁多,其中大部分曲調優美、內容向上。藉助於流行音樂這個超強推手,廣場舞愈加繁榮,又推動了流行音樂的普及,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就好像“旗亭畫壁”裡那樣,詩人的詩要想流傳,得藉助伶官樂伎。


結語

隨著廣場舞規模的擴大,廣場舞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和衝突。全國各地廣場舞擾民及場地爭奪問題頻出,噪音擾民、爭佔場地甚至大打出手等事件引發輿論關注。這讓擁有雄厚群眾基礎的廣場舞面臨著矛盾的生存現狀。

面對這種愈發高漲的廣場舞熱情,政府方面為參與者提供充足的健身場所和充分的保障是必要的前提。但對廣場舞自身而言,也應儘早建立項目規範,形成行業自律,催生更多規範化運營的俱樂部誕生,這才是讓這項運動能獲得更多人喜愛和支持的關鍵。

一天不跳就難受!廣場舞為何能成為中國大爺大媽的最愛?

廣場舞運動在目前階段來說,仍缺少有號召力的行業組織和業務指導服務。絕大多數廣場舞愛好者仍停留在“自治”階段,既無統一的組織,也沒有相關的規範和規劃。一旦因為廣場舞引發一些問題,就會很容易出現互相推諉、無人管理的窘境。如果引導得當,廣場舞完全能成為社會和諧的潤滑劑,而不是社會矛盾的導火索,只有這樣廣場舞才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