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距離春節檔只有半個月了,市場看似平靜但暗流湧動,補貼搶排片、票補爭上座率,片方間的戰爭早已白熱化,對坐守影院的經理們來說,在2月短短的幾天裡,他將再次見證一年最大的客流,最擁擠的檔期,以及最多的封神和跌落。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本文作者即將在影院度過他的第四個春節檔,我們來聽聽他的聲音——一個影院經理眼中的春節檔。以下是正文。


“世界是歸強有力者管轄的,應當做強有力者,應當超於一切之上。”


在中國,你很難找到第二個像影市一樣的行業如此接近股市---有如此多的實時數據---排片、票房、上座率、場均人次等,去支撐整個業內人士運作。股市有風險,影市亦變幻無常,而春節檔便是如沖天牛市般的影市的高峰。


你能在每一年的春節檔中,看到內地影市所經歷的滄桑和榮耀。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從無到百億


在《阿凡達》上映之前,春節檔更多的是跟賀歲檔混在一起,並沒有獨立出來。《阿凡達》的上映不但改變了人們“春節期間不會有人去電影院”的觀念,更是點爆了電影數字化帶給中國電影快速發展所積累的能量。


從此,中國影院建設和銀幕增長如同火箭般增長。這個增長反過來又拉動了票房的攀升,特別反映在以春節檔為代表的熱門檔期中。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2014年伴隨互聯網浪潮而來的電商購票平臺和票補給高速發展的影市又打了針催化劑。(從上圖便可看出中國銀幕和票房增幅的節點與《阿凡達》上映時間(2010年1月4日)相吻合。)


回顧從《阿凡達》上映至2016年,春節檔經歷了不破不立的從無至有、上映影片從2013年12.7億票房高速增長4.5倍到2016年57.34億的直上式發展。


這一時期的春節檔充分享受到了技術革新和互聯網浪潮帶動的影院和銀幕增長的紅利,讓其成長為當之無愧第一檔。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阿凡達》


到了2017年,在服務費計入票房統計的加持下,春節檔影片票房同比2016年沒有任何的增長,更是沒有一部影片進入年度票房前三。而2016至2017年,正是行業動盪、深處“寒冬”中的兩年。


在萬眾矚目下,2018年春節檔帶出了兩部票房30億+、都位列年度票房榜前二的影片。春節檔上映影片票房的極大提升,證明了春節檔檔期的拓寬,春節檔不再是狹義的初一至初七,它可以是一個月時間甚至更長。


雙頭帶動下2018年2月份月度票房達到驚人的101.47億,同比上一年增加了39.77億。2018年全年票房同比增長48.51億。毫無疑問,春節檔成了2018年突破600億的頭號功臣。


在頭部內容佔全年票房比重越來越大的當下,春節檔也成了全年票房的晴雨表,其開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影市接下來的走向。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而攜2018年都瘋狂過的三個男人主創的《瘋狂的外星人》,能作為2019年春節檔的頭部內容,給全年的影市帶來第一縷陽光嗎?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票補


票補是最近幾年中國影市繞不開的話題,它的興起讓影院和觀眾的距離從沒如此被手機拉得這麼近,另一方面,也深刻影響著行業變動。


2014年是內地影市的票補元年,接下來,電商為爭奪份額、影片或主動或被迫為拉高排片率和票房、觀影人次的顯著提高,讓票補在2015年達到了高潮---有消息稱2015年全年441億的票房其中就有40億的票補。


這個高潮又反哺到2016年春節檔的影片中。而這時候在線電影票務份額佔比已經超過70%,票補等於給影片加了重保險。


2016年2月底,娛樂資本論開始關注《葉問3》上映前的金融操作並發表《“自己給自己”保底10億?電影發行已成為“拼技術”的金融遊戲》一文,之後,眾多媒體跟進,由此揭開《葉問3》背後的各種資本神操作,其時還處在春季檔尾巴中。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2016年3月25日,廣電總局電影局公佈了對《葉問3》的調查結果,給其票房注水事件定了性。


《葉問3》事件連帶讓票補處於風頭火勢中,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票補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及背後的負面效應。由此,風頭正勁的票補急轉直下。


2016年還有一個大規模失敗的事件是保底發行幾乎全軍覆沒。加上暑期檔和國慶檔兩大熱門檔期的同比下跌,讓行業深處“寒冬”論中。而全年454億僅同比增長3%讓2017年春節檔戴上了眾人無比的期翼。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正因如此,2017年春節檔票補捲土重來。在電商購票平臺上,放眼望去,滿眼盡是9.9元、8.8元的特惠購票。隔著手機屏幕你都能聞到硝煙味。


這種硝煙味到了下一年突然就變成了一視同仁。2018年春節檔大戰之前,相關部門出臺了“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19.9元,單部影片補貼票數不得超過50萬張”的票補限令,給2018年春節檔蒙上一層陰影。


然而,在票補限令下市場卻出奇地往好的方向發展。這也給了影市在2018年整年貫穿“不低於19.9元”的底氣。


2019年春節檔,19.9元很難被突破,但“50萬張”估計就是張“羊皮”。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黑馬、逆襲與失利者


2016年之前的春節檔,影片幾乎在按部就班表現下,當然極難誕生黑馬。


2017年的春節檔沒有旗開得勝,卻終於迎來了一匹小黑馬---《乘風破浪》,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從初四逆襲《大鬧天竺》,一路到達10.46億,併成為當年的國產片年度票房第六。


《乘風破浪》的逆襲同時也帶火了之前一直“自詡為農民,卻看錯了天氣”的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我敢打賭,到大年初三,《乘風破浪》將憑藉充分的好口碑實現逆襲!”


2018年春節檔,《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讓人認識到了春節檔影片逆襲與黑馬並存的魔幻。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唐人街探案》

從《乘風破浪》開始,經歷《追龍》到《無雙》,特別是《紅海行動》的最終春節檔奪冠讓於冬坐實了“於大嘴”之名。


黑馬和逆襲都是建立在失利者之上的。如果《大鬧天竺》只是證明了王寶強轉型的不成功,那《捉妖記2》和《西遊記女兒國》(以下稱《女兒國》)的潰敗則坐實了內容為王時代的來臨。


《捉妖記2》貴為春節檔頭號種子,攜2015年年度票房冠軍IP、多行業品牌聯動讓其未影先熱,加上發行方貓眼在針對影城排片上的發力,合力營造出濃郁觀影氛圍。然而,上映一天就崩了。


比《捉妖記2》更先崩的是《女兒國》。保護價高達40元透露出片方對其的信心,但一到實戰中,過高的保護價首先就讓片方叫苦不迭:在影院方都以最低票價結算的情況下票補至19.9元,,《女兒國》至少要補多五元!如果不是票補限令,《女兒國》要失血更多。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捉妖記》

事實上,在中國內地,最低保護價超過35元的“大片”在票房上從沒成功過,遠的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近的有《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到了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又攜一線城市3D版本40元的保護價來衝擊這一魔咒了。


但真正壓垮《女兒國》的是點映。點映讓所有人看到了《女兒國》的廬山真面目,也證明了其先前的樂觀是有多盲目。


這帶給行業的啟示在於:2017年春節檔種下的內容制勝的種子在2018年茁壯成長,它讓寒冬中處於調整中的中國影市找到了方向。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戰爭狂人與影片類型


如果說《阿凡達》敲響了春節檔的門,那接下來幾年,西遊題材的影片算是徹底打開了這扇大門:2013年,《西遊降魔篇》春節上映,“星爺出手,誰與爭鋒”,《西遊降魔篇》成為了年度票房冠軍。


六年間,西遊題材僅缺席過2015年春節檔,彷彿春節檔的鑼鼓聲就應該與西遊記搭配在一起。與之不匹配的是從其春節檔“而立之年”開始,票房就每況愈下:由年度票房冠軍一路到2018年《女兒國》的提前崩盤。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對於戰爭狂人來說,沒有戰爭,是最大的失敗。


星爺是春節檔西遊題材的塑造者與忠誠擁護者,更是春節檔的戰爭狂人。《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都奪得了當年度的春節檔票房冠軍和年度票房冠軍。正如日中天時卻在2017年敗給了大哥成龍的《功夫瑜伽》。


眼瞅著2019年春節檔影片定檔如雲,星爺馬上就發了張海報宣告他維護陣地的決心。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戰爭狂人”能否雪恥2017年敗給成龍大哥一仗,《神探蒲松齡》會給出答案。


對春節檔戰爭熱衷如星爺的還有“於大嘴”,從《澳門風雲》系列開始,於冬掌舵下的博納幾乎打造了一整版的《博納春節檔風雲系列》。


而正是博納《紅海行動》的成功,讓之前春節檔只適合閤家歡題材的論調徹底成了偽命題。軍事/戰爭題材出現在春節檔中無疑是小眾,但小眾不代表不高級。


這次,於冬又拿出了韓寒+賽車+喜劇人沈騰的三叉戟組合,大有逆襲的潛質。


動畫片是春節檔剛需,《熊出沒》系列已用連續兩個春節檔的定檔和戰績表明動畫片與春節檔的匹配度。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淘票票才持《小豬佩奇過大年》入局與《熊出沒》一爭高下。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2019年春節檔,13部影片,閤家歡、愛情、科幻、動畫、奇幻,一應俱全,誰將成就偉大、誰會轉身離開?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震盪傳送者——影院


2016年之前的春節檔,對影院排片經理來說,除了適應票補帶來的排片新模式外,春節檔的排片並未有太大的燒腦。


哪怕數量如2015年的7部影片同時上映,也極容易分辨出影片的梯級之別。更別提其它三個年份最多三部種子選手的春節檔了。


2017年春節檔帶給行業的變化是預售的大大提前,在沒有試片的前提下,特別還披上8.8元、9.9元的優惠外衣,讓影院方的排片充滿了冒險性。提前多久開、開大廳還是小廳、結算價高低、影片後續走勢如何成了排片經理揮之不去的燒腦問題。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到了2018年春節檔,預售較以往的更加提前讓影院的排片多少有點給影片的“營銷”綁架了。在未試片下,不管影院方是否看好《捉妖記2》,當其預售票房和排片節節高升時,影城只有加大排片一種選擇。


如果影片上映後口碑遭遇崩盤無疑會讓預售開出幾天的影院面臨很高的風險。而《捉妖記2》真崩了。在2018年跟《捉妖記2》同樣情況的還有《愛情公寓》、《李茶的姑媽》以及引起諸多爭議的《後來的我們》。


《捉妖記2》和《女兒國》口碑失利後的市場反應之快,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按往常習慣,影片口碑不佳的情況下大部分都能撐過首週末,而這次春節檔是一天!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西遊記女兒國》

改排片是影院方面對這種改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傳統觀點認為只要影片質量過硬,影片時長過長的影響就越小,但影院改排片中實際操作卻遠不是這麼回事。比如在更改《捉妖記2》和《女兒國》的排片中,影院只能將其變更為《唐人街探案2》或時長僅90分鐘的《熊出沒》。


如果要更改為《紅海行動》,影院只能刪2場的排期,權衡利益下,當然更多的場次給了《唐2》。這無疑也是《唐2》比《紅海行動》更早逆襲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2019年春節檔,影片數量的增加、只會提前的預售,都讓影院排片的容錯率更小,只要影片表現不穩定,影院擊鼓傳花的次數會更多。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遙看2019年春節檔


2018年中國內地影市在六百億票房的矚目成績下落下帷幕,轉眼就來到2019年春節檔。1月10日,春節檔影片陸續放出發行通知,影院、發行方、電商平臺、票補紛紛跟進,內地影市瞬間硝煙四起。


《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因為片長短的原因(分別為98分鐘、91分鐘),在預排片上有很好的先手優勢。《飛馳人生》就是靠著這個先手優勢轉化成的排片量在預售票房上領先。


而頭號種子《瘋狂的外星人》緊咬《飛馳人生》,其場均人次上的領先似乎更加被人看好。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飛馳人生》

相對於《飛馳人生》和《瘋狂的外星人》在受眾區域上的更加均勻,《新喜劇之王》更偏向於南方特別是兩廣地區,這從其在粵語地區預售的大幅領先就可窺一斑。


《流浪地球》跟《紅海行動》何其相似,影片時長長、類型在春節檔影片中獨特、預排在影院越發謹小慎微和極致追求排片效率的情況下吃了悶虧。同樣的還有出品方旗下影城在排片上的力保、劇情的紮實和特效的突出。


這些都決定了《流浪地球》有“不崩”的基礎,只要活著,才能談得上希望和奇蹟。


一個影院經理的自白:我為何不敢給《流浪地球》高排片


《流浪地球》

第一梯隊的影片已經打了一回合。如果都如正常走勢未免春節檔也太無趣,《捉妖記2》已告訴我們預排和預售不是附身符,誰將功成名就、誰將名落孫山、誰是攪局者、誰會是黑馬扮演者,這本身就是一出精彩大戲。


最後,感謝那些無論寒冬與否繼續前行、認真做電影的人,內容為王是這個時代對他們最好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