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挣扎求生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工业化的时空。青砖、白瓦、石板路,古镇是另一个平行宇宙,似乎还在诞生之初的时光中静静沉睡。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丽江酒吧街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镇描眉画眼,在千年风雨摧残而成的每一道皱纹里,认真地涂上层层金粉,纷纷开门迎客。

既要浑身挂满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又要容纳寂寞男女蠢蠢欲动的身体

而有些古镇,却早已被青苔淹没。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金刚碑位于重庆嘉陵江畔缙云山的褶皱里,因一块深入江中的巨石而得名。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到缙云山传道之时,有金刚力士前来相助,开山建寺。事后,将一块巨石遗漏在此,当地人俗称为“立石子”。那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状似一碑,直深入嘉陵江。唐人曾题刻“金刚”二字,故而当地人将此地起名为为“金刚碑”。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发现煤矿,煤窑星罗棋布。而缙云山三面环抱,只有金刚碑一侧地势平缓,能够将煤装船外运。于是运煤之人边在溪河两岸建房而居,独具川渝特色的斗青瓦房简朴适用,依崖而建。山峰似靑螺,清溪如玉带,日听山涛,夜枕江声。

金刚碑因煤而兴,由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嘉陵江畔重要的水路码头,到同治年间已经颇具规模。各种商号、客栈、茶楼、酒肆林立。各个行业兴旺繁盛,成立了以煤、盐、船、驮、牛、马为首的行业帮会“七帮会”。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极盛时期,沿街河两岸有商店、货栈千余家,煤窑沿山排开,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樯如林。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北碚号称“小陪都”,金刚碑山高林密,不易被日军的飞机发现,既方便,又安全。国民党中央政府40余个单位先后迁至金刚碑,大量文化名流也随之涌入。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30年代的金刚碑码头

那时,金刚碑的茶馆里藏龙卧虎。

那位操着一口京片子,抱怨家中老鼠又咬坏了书稿的,是正在创作《四世同堂》的老舍。

那位发愁自己的房子没有门牌,邮递不便的,是日后将居室起名为“雅舍”的梁实秋。

那位叽里咕噜背台词的,是正在准备登台演出的曹禺。

那位潜心编写教案的,是刚刚创办了勉仁中学的梁漱溟。

顾颉刚和翦伯赞在这里讨论自己历史研究的新进展,郭沫若、柳亚子、田汉等在这里吟诗唱和。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如今金刚碑的茶馆

还有熊十力、吴宓、陈三亚,周谷域……就连金刚碑挑担子的“棒棒”都知道:“莫看大家都穿着粗布衣,你在金刚碑茶馆头随便一坐,碰到的个个都是大腕。”

金刚碑不仅在战火纷飞中为颠沛流离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还承担了大后方军需用品生产的重任。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章伯钧

金刚碑是国民党参政会最早兴办实业的地方,1939年,章伯钧来到金刚碑考察,利用缙云山严峻的地势,想出了用竹管引水的方法,解决了制革工艺用水难的问题。于是便在金刚碑建立了“中央赈济委员会利民皮革厂”,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物资。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2008年,当地政府开始招商引资、开发古镇,陆续动员当地居民搬迁,计划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于年久失修的建筑进行修复和翻新,在古镇外延新建复古小楼,将其打造为商业和复古的“重庆宽窄巷子”。

金刚碑自此人去楼空,成为一具标本,只留下一位老人,看管镇上的茶馆。一空就是十年。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枯黄的落叶散落在街道上,暗绿的青苔爬满了石阶,穿过曲曲折折的石板路,行至嘉陵江畔,高崖耸立,江上偶有船只往来,长长的汽笛声仿佛诉说着这码头的前世今生。一棵棵生长百年的黄桷树静默伫立,看山间淡淡的雾霭拂过金刚碑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总有一些老重庆人没有忘记金刚碑。洗尽铅华的金刚碑老街,冲出红尘

暄嚣,露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朴雅之美。时不时还有人会来金刚碑,也许只是散散步,也许在茶馆坐坐。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这里古树参天,青草葳蕤,民居错落有致,朴素而雅致。渐渐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新人拍摄婚纱钟爱的地方,常有剧组在这里拍电影、电视剧。

2013年,金刚碑的老街坊约22人又回到这个地方,在茶馆外开了一个怀旧联谊会,最后一次深情的打量这个曾经的家。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金刚碑老街坊怀旧联谊会

2017年,重庆九街集团通过竞拍,拿下了金刚碑地块。不久,金刚碑对外封闭,全面启动对金刚碑的打造,持续时间为三年,计划截至2020年全面竣工,对外开放。

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重庆金刚碑

金刚碑古镇的形成经历了三百多年,曾经的商贾云集、舟车如梭,今后将只是人们记忆中的往事和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三百多年前,人们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看房屋侵蚀了翠绿的山岗。历史总在前进,我们阻挡不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可是,古村落是蕴含中华文化的一把折扇,所以,请郑重打开,请小心着笔!

--THE END--

撰写✎:史小姐8号

插画及版式设计 : 史小姐8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