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今天,我来给大家说一说区块链思维中的博弈思维。

关于博弈其实我在11月21日的公众号文章《为什么“庄家”老是能赢钱呢?》中提到的赌博场景也是博弈的一种,当时我就有用概率学的角度分析赌博为什么会输给庄家。

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要讲博弈思维,我要先从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开始说起。

博弈论,是现代数学和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我们日常面对的,今晚吃啥这类选择题完全不同。博弈论总是以参与者绝对理性为前提,考虑整个博弈模型中所有选择可能的得失,再确定自己最佳的选择。

我们先说一个博弈论中的经典场景——智猪博弈。

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一个猪圈中有两种高智商的猪,一只大猪一只小猪,猪圈的一头是食槽,另一头放着一个踏板,踩一下就会有一定数量的的猪食落入食槽。当其中一只猪去踩踏板的时候就会出现另一只猪抢先到达食槽的情况。如果小猪踩了踏板,则大猪很有可能会在小猪到达食槽之前将食物吃完,小猪空手而归;如果大猪踩了踏板,则小猪会抢先吃掉一部分食槽中的猪食,大猪吃的就没那么多。

所以当这种博弈场景产生之后,那对于博弈双方的帕累托最优选择是什么呢?

我们先将几种可能的情况列出来:

大猪踩踏板,小猪先吃到食物,大猪吃到小猪吃剩的那一部分;

小猪踩踏板,大猪先吃到食物,小猪没得吃;

两只猪都不踩踏板,则都没得吃。

所以对于小猪来说,不踩踏板,是最稳妥的选择。对于大猪来说,如果等着小猪去踩踏板,那它能吃到的食物就会最多,但是很显然这种情况下小猪不会去踩踏板,所以它只能选择自己去踩踏板。

也就是在智猪博弈的模型中,帕累托最优的选择,已经变成了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吃,这已经不关乎“小猪懒不懒”、“大猪勤不勤奋”的问题了,而是因为大猪小猪都明白对于自己最佳的选择是什么,大猪也是出于自利的目的选择踩踏板。这就是博弈论的基础模型之一。

这个例子正是我今天要讲的博弈思维中的一点,当你足够理性的情况下,你的选择应当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你可能会说,如果大猪等着小猪去踩踏板,那这样的情况下大猪的利益才是最大的不是吗?不是。因为很明显小猪明白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的情况下,它是不会去踩踏板的,大猪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当系统中一个变量确定下来之后,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该随之改变。

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还有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前几年的滴滴、快的的价格战,是通过不断地给用户发送打车红包,降低打车费用从而吸引到更多地用户,短期来看他们的盈利都大大降低,甚至亏损,但是如果为了短期利益提价的话,很可能大部分的用户会被对方抢走,所以考虑到当下的这种博弈情况,双方采用的就是用不断的红包雨,来吸引更多地用户加入平台。即使这样会让双方进入亏损,但是他们明白,短期的亏损可以通过价格战结束之后的车费增长来弥补,而当下的客户流失则会导致整个平台的消亡。

所以在这个系统中的博弈双方,在可以预想到对方策略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不断地低盈利来应对。因为这个选择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佳的。

由这两个例子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一场博弈中,己方的最佳选择往往需要考虑对手的最佳选择,再综合得出双方的最佳选择。

博弈产生共识。

那这跟区块链有什么关系呢?

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的精华所在,不管是POW(工作量证明机制)还是POS(权益证明机制),或者其他的一些共识机制,其实本质上都是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博弈模型。

POW,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算力竞争记账权,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POS,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拥有通证的数量,竞争权益分红的多少,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一切都是节点在考虑整个博弈模型中的最大自身利益,从而确定的自身最佳选择。

这就是区块链思维之博弈思维。博弈思维的本质就是通过博弈更快的更好的达成共识。当你处于博弈的状态,你往往可以摒弃一些不相关的因素,选择对自己最佳的方案。但是当你没有意识到博弈的状态的时候,你就会因为感情、冲动不理智 的进行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设置博弈模型的原因,因为博弈可以更快更好地达成最佳共识。

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你要明白自己其实时时刻刻处于一个博弈的状态。去菜市场买菜是跟菜场老板的价格博弈;上班是跟同事之间的合作博弈;创业是在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博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博弈,但往往我们在博弈的时候没有考虑博弈对手的最佳选择,从而使得我们不断地做出自身的非最佳选择。

就比如上班,你想着早下班,想着拿更多地工资,但是你有考虑过老板其实更喜欢的是即拿着较低工资,又能长时间高效工作的员工吗?

区块链倪老师:区块链思维—博弈思维

好了,今天的区块链方法论就到这里了,我的音频首发平台是在领鹿谷资讯微信公众号,视频也会同步在秒拍、微博、优酷等各大视频平台上传,想要收看区块链方法论往期内容的同学欢迎大家前来围观,在各大平台搜索“区块链方法论”以获得最新内容。我是区块链倪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