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在被專家倒掉的古墓垃圾中,偶然發現亮光,撿起來一看:國寶


一人在被專家倒掉的古墓垃圾中,偶然發現亮光,撿起來一看:國寶

亂世人們通常是不會收藏古董的,有錢就會在家裡囤黃金。盛世的時候,古董就值錢了,因為大家既有錢又有功夫,就想去倒騰這個東西。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國家日益穩定,我國的考古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2016年,成都的考古研究所就在一處普普通通的商業用地發現了一個文物群。他們在這塊地上找到了60個戰國時的墓地,經過研究人員幾個月的宵衣旰食,總共找到了300多件文物。這些文物大多是一些銅錢,陶器,鐵器還有一些工藝品等等。

一人在被專家倒掉的古墓垃圾中,偶然發現亮光,撿起來一看:國寶

這些東西年代久遠,但卻不是什麼稀罕物,因為類似的文物在博物館裡已經保存很多了。為此,當時的負責人還真真切切地犯愁了,忙活了這麼長時間,卻沒有一樣可以拿得出手的文物。何以解憂,唯有香菸。於是負責人就站在門口開始邊抽菸邊想轍,此時他眼前是一個由墓地殘餘物所堆砌的一個垃圾山。這個垃圾山就是一些泥土和廢物堆砌起來的。

在烈日炎炎下,他突然看到了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出於好奇心,他馬上湊上去,將那顆閃閃發光的東西掏了出來,原來是一顆玻璃球。第一反應覺得這個東西沒什麼稀罕的,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在幾千年前的戰國時期,哪有玻璃製品啊。於是,他就將這件意外所得交到了考古研究所。又經過一番研究,幾位考古學家證實這確實是戰國時期的東西,這珠子叫做“蜻蜓眼”,價值非凡。

一人在被專家倒掉的古墓垃圾中,偶然發現亮光,撿起來一看:國寶

眾人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大為驚喜,負責人立馬讓大家把那一堆泥土重新用篩子 淘洗一遍,果然,不負眾望,又找到了另一顆價值不菲的玻璃珠。要說這玻璃珠有什麼稀罕的呀,材質不值錢,工藝和現在來說,那更是比不上,那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得從蜻蜓眼的身世開始談起了,它是由玻璃製成,以為透明漂亮,和寶石和玉有著一樣的重要,那就是作為裝飾品。在公元前2500年,玻璃在西方的埃及第一次出現,這時候還只是很尋常的玻璃珠,沒有什麼花樣。過了一千多年以後,隨著人們審美觀的提升,開始在玻璃珠中鑲進同心圓,作為點綴。加了同心圓的玻璃珠,很像蜻蜓的瞳孔,於是這個珠子就有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蜻蜓眼。

一人在被專家倒掉的古墓垃圾中,偶然發現亮光,撿起來一看:國寶

蜻蜓眼在古代,基本上就是起到裝飾作用,一些有錢有身份的人也只是買這種珠子佩戴在身上,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當然了,由於這珠子晶瑩剔透,在太陽的照射下,還可以反光,有的人便覺得它還可以辟邪,於是佩戴,用以擋災。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作為一般等價物而存在,它甚至可以像貨幣一樣流通,因為它既輕,價值又得到群眾的認可,往來商人便用它代替貨幣。

蜻蜓眼本身的價值並不高,但它卻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這個事實才是它的珍貴所在。那就是古代中國和古埃及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交集,並且還通商。是西方的商人將蜻蜓眼帶到了東方,賣給了中國的商人,我國才能在戰國時期就有玻璃做的工藝品。

一人在被專家倒掉的古墓垃圾中,偶然發現亮光,撿起來一看:國寶

文物總是能驗證並揭示歷史史實,這也是它們身上承載的極為重要的使命,或許比它們本身的價值還要重要的多。原來西方和東方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互通有無,這兩塊大陸並不是完全彼此隔絕。上面的人們更是早早地就將文化互相融合,交流,這就是蜻蜓眼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