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兰山区文广新局这么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振兴乡村文化,兰山区具有独特优势:

从发展基础看,兰山区连续7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商贸物流发达,地产品加工繁盛;从文化基础看,兰山区是“文之邦”,晋汉文化、商文化、孝文化、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历史繁盛,是山东省重点历史文化名城;从文明培育看,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乡风民风醇厚。

繁荣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兰山区文广新局这么干

立足优势,2018年,兰山区文广新局牵头,对乡村文化振兴做了大量工作:

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制定印发《兰山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方案》,拨付资金700余万元用于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对11个镇街文化站、9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2018年,搬迁提升汪沟镇、方城镇、半程镇文化站三个,新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69处,新建乡村大舞台15个、文化长廊15处。目前,全区累计建成镇级历史文化展示11处,新建及改扩建提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6个,达标率85%。1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基本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文化小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向自然村延伸。

繁荣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兰山区文广新局这么干

汪沟镇文化大舞台

持续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高频活动接地气有人气。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760余场次,公益电影放映1000余场次。举办第三届“乐在基层”庄户剧团展演,来自11个镇街的42个剧团630个节目参加展演;举办第五届“舞动金秋”广场舞大赛, 22支队伍300多人参与活动。举办“歌唱新时代”兰山区乡村歌手大赛,选拔出优秀歌手代表7人参加全市歌手大赛;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墨香”书画展,征集作品115幅。继续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层层选出35家庄户剧团,完成315场演出,使“一村一年一场戏”从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主题活动传播正能量。以“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组织大型活动。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五一等重要节日,先后组织举办“迎新春经典诗文朗诵会”、元宵猜灯谜、清明主题展览、端午《那些飘着粽香的诗词歌赋》讲座、国学公益讲堂、书画创作活动,参与读者万余人次。以“我们的中国梦”为核心,举办“我们的中国梦-迎新春经典诗文朗诵会”,100余名诵读爱好者参加;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兰山区2018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美术作品177幅;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凝固的耕耘油画展,展出作品30余幅,在全社会形成传承优良传统,全面参与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特色活动成效凸显。40周年文艺晚会、“送廉戏下乡 扬清风正气” 等演出活动17场,惠及观众万余人,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巡回演出21场。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让企业文化美丽绽放。区艺术团先后为山东新港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华业集团有限公司、孟氏宗亲联谊会临沂分会等企业和协会策划编导了三场大型文艺晚会并获得了圆满成功。重视文艺创作,实施精品工程。编辑出版三期《洗砚池》杂志,六期《兰山文化》微信信息,展示文化新成果。出版长篇文学《大鹏展翅千万里》,美术理论《结构素描》、《大匠之道》,筹备出版散文集《和时光对话》。

繁荣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兰山区文广新局这么干

繁荣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兰山区文广新局这么干

繁荣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兰山区文广新局这么干

持续培育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区图书馆建立兰山区图书馆数据服务平台、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年接待服务读者近10万人次,新办借书证2000多张,借阅总量15万册次,电子阅读机浏览点击量达5000余次,下载图书2万册次。为临沂监狱、临沂武警支队、临沂交警支队等建立图书馆服务点,配送图书总计3000册,为全区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万余册。全年先后举办基层文化人才培训班36期,培训业务骨干2100人次。组织评选兰山区乡土文化人才,推荐参加两届临沂市乡土文化人才,目前,我区共有五个市级乡土文化人才,10个区级乡土文化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