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香港電影已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經過一代代電影人的探索嘗試與不懈努力,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香港電影逐漸步入輝煌鼎盛。它以完善的產業模式以及獨特的美學形態,代表著華語電影乃至亞洲電影的最高水準。 然而,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香港電影業整體發展態勢急轉直下,電影年產量逐年遞減,海外電影市場急劇萎縮,這位昔日的亞洲電影霸主垂垂老矣,繁華不再。而現如今,雖然沉寂已久的香港電影逐漸呈現回暖趨勢,但不論在世界影壇的“江湖地位”,還是它所產生的經濟效應,依然處於不溫不火,一說起香港電影的興起,作為開路先鋒的武打片功不可沒。1970年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紅遍全球,而香港武打片最早的開山祖師應屬關德興。關德興功夫細緻,少林派出身的他尤擅拉弓,曾主演了87部黃飛鴻電影,在香港一時風頭無兩。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提起黃百鳴,人們首先想到的新藝城“三巨頭”,即是出現在《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香港喜劇電影中的一個個搞笑角色。其實,喜劇演員不過是他的興趣和兼職而已。在影壇叱吒風雲30餘年的黃百鳴可謂香港影壇的一面旗幟,《開心鬼》系列、《最佳拍檔》系列、《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家有喜事》等影片都是由其出品。 黃百鳴很小就夢想當明星了,16歲的時候拍了很多‘靚仔’照片,寄給香港所有電影公司,結果都石沉大海。影星沒有做成,黃百鳴曾想去當歌星,他去參加歌唱比賽,選了一首演唱難度很高的歌,結果剛唱完第一句,就被人按鈴“叮走”了,“從此以後我覺得自己是不會唱歌的。”明星夢碎,17歲的黃百鳴中學畢業,在姨丈的引薦下,前往洋行工作。什麼是洋行?當時香港是英國政府統治的殖民地,洋行指的老闆是外國人。黃百鳴在洋行的履歷相當不錯,在工作的第二家英國洋行,成為4箇中國籍經理之一:“其他三個經理一個50多歲、一個40多歲,只有我20多歲。”他沒有近視,從那時起就習慣佩戴沒有鏡片的鏡框。由於他的訂單和出貨量迅猛增長,黃百鳴在洋行平步青雲,很受賞識。提及這段經歷,他謙虛地歸結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訂單像雪花一樣從英國飛來,我的部門一下子從最差的部門變成最好的部門。”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業餘時間,黃百鳴組織了一個話劇社,每晚都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彩排:“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我差不多演了十年話劇,尤其喜歡改編國外一些著名話劇,莎士比亞、法國喜劇之父莫里哀等人的作品都改編過。古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當年積累下的功底,日後對自己的戲劇創作有幫助很大。”在香港話劇界闖出名氣之後,黃百鳴開始兼職電視臺編劇,從小作品寫起,直到有機會為自己偶像關德興寫作黃飛鴻的劇本,且收視率不俗。電視臺的工作讓他站在了香港影視的第一線,與這個開始騰飛的行業並肩成長。很多今日如雷貫耳的大明星,在那個時候與他一起摸爬滾打,結下了友誼。名氣越來越大,黃百鳴開始想拍自己的電影:“我人生的第一部電影《漩渦》,湊了20萬港幣啟動。當時我很興奮,寫的劇本窮盡所能,其中有飛車又有火車追捕,殺手從一個車廂跳到另外一個車廂,打得神乎其神。30年前的劇本,即便與現在好萊塢的劇本比,也是伯仲之間。”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不料,精心構思的劇本讓製片人犯了大難:“他跟我說,只有20萬製作費,去哪裡弄一輛火車給你拍?我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準備親自出馬找當時香港鐵路局局長,讓他借我一輛火車!”黃百鳴當時不只是年少意氣,全憑三寸不爛之舌,而是做了充足功課:“見到鐵路局局長,我一上來就跟他說自己要拍電影,希望能借一輛火車,還不等局長問,我就告訴他香港有一條小鐵路,只是清明時開放,供市民拜神,平時那條路是封閉的。我只讓局長借我一輛火車和一個司機,他同意了。”

火車的大難題解決了,電影拍完後需要主題曲,黃百鳴想請香港樂壇教父、創作《上海灘》主題曲的顧嘉輝作曲:“當時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於是我又毛遂自薦,他馬上答應幫我譜曲,我來寫詞。曲和詞都有了,我要找當時最紅的歌星唱。那時梅豔芳還沒入行,她是唱徐小鳳的歌出道的,當時最紅的歌星就是徐小鳳。我不認識她,又去找輝哥,他馬上答應幫我約。”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就這樣,處女作《漩渦》在黃百鳴千般心機、萬般激情之下誕生了,最終票房慘淡,黃百鳴認真檢討,“我們整個團隊用業餘時間,以一種業餘態度進行創作,自然得出了一個業餘結果”。 20世紀70年代,電視走入香港的千家萬戶,黃百鳴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了銀行工作,轉而進入了電視臺從一名編劇做起。1979年,黃百鳴開始了他的創業道路,他和石天、麥嘉等人創辦了奮鬥電影公司,翌年因為資金的關係而改組為新藝城電影公司。1980年,新藝城推出的詼諧功夫片《鹹魚翻生》在市場上獲得好評,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注入,商人雷覺坤先後為新藝城投資1億港元用來開拍新片。一時間,新藝城成為“邵氏”和“嘉禾”強勁的競爭對手,香港影壇進入了一段時期的三國時代。此時,黃百鳴已經成為了新藝城的決策者,為了讓電影公司更加壯大, 他又吸收了徐克及其夫人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等四人加入決策層,配合原來的麥嘉與石天,新藝城著名的七人決策組就此宣告誕生。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首部電影《滑稽時代》由麥嘉,石天親自出演,是一部向喜劇天王卓別林致敬的電影。”其所說的“吳尚飛”,就是現在的吳宇森。電影《滑稽時代》製作成本只有100萬餘港幣,票房收成接近600萬港元,在八十年代初的香港,該票房成績實屬震撼,新藝城隨之一炮而紅。其時,吳宇森的東家已知道他揹著公司偷偷在外面拍戲,吳不能再為新藝城指導新片,就向黃百鳴推薦了另一個新銳導演——徐克。可是,黃百鳴對徐克心有顧慮:“聽到徐克的名字,我們都很擔心。徐克當年在圈內出了名的叫好不叫座,只是出於吳宇森的推薦,我們和徐克合作了電影《鬼馬智多星》,同樣是搞笑片,邀請了兩個歌星當主角。這部電影讓徐克得到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滑稽時代》和《鬼馬智多星》成功之後,新藝城又籌資拍攝了《我愛夜來香》、《追女仔》、《最佳拍檔》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喜劇片,很多都打破票房紀錄,黃百鳴由此在香港電影分量極重的喜劇片市場奠定了江湖地位。1980 年代後期,由於經濟利益分配和創作理念分歧,新藝城“三巨頭”各自為戰,公司在1991年解體。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同年黃百鳴創建了東方電影集團,黃百鳴致力於家庭賀歲喜劇,第一部創業作《家有喜事》即收穫票房4890萬港幣,打破香港華語電影的票房記錄。值得一說的是,關德興一生最後一部電影即1994年的賀歲片《大富之家》,該劇由張國榮主演,出品人即黃百鳴。關德興在劇中客串一家族的大家長,劇中飾演其兒子的是曹達華,在數十部《黃飛鴻》電影中,曹常常飾演黃飛鴻的徒弟“梁寬”。兩人攜手在《大富之家》中出演父子,正是黃百鳴對年青偶像的一次致敬。《大富之家》票房大賣3700萬港幣。

1990年代,香港電影進入黑幫片的鼎盛時期,幾乎沒有一個成名大腕未參與黑幫片的製作。不幸的是,黑社會染指娛樂圈的狀況日益嚴重,加上其他因素掣肘,香港電影行業盛極而衰,用黃百鳴的話說,“由1995年到2004年成為港片的黑暗年代,整整10個年頭。”

黃百鳴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

東方電影不斷斥資鉅款拍攝了《七劍》、《龍虎門》、《導火線》等多部高素質動作電影,2008年出品的《葉問》更是取得過億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東方電影已製作了超過85部電影於全世界發行,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也於2001年9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東方娛樂控股公司已步入集團化、規範化發展階段,旗下擁有東方電影出品有限公司、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東方電影沖印(國際)有限公司、智理廣告及宣傳有限公司、東方橫店影視後期製作有限公司、浙江東方國際有限公司、北京東方新青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形成了從電影拍攝、沖印到宣傳、發行、策劃、推廣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集團模式。雖然近年來東方電影以平均一年三四部的數量來維持電影製作業務,但東方電影沖印公司則是香港業務最繁忙的,每年香港電影有近八成在該廠沖印。自2007年,東方娛樂控股公司除發展電影及宣傳項目外,亦開始擁有其投資、證券基金及財務管理和資金借貸投資服務,為集團帶來更多元化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