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三百七十五年前發生在綏中、前衛兩城的抵抗滿清鐵蹄蹂躪的抵抗之戰是明末頑強抵禦外族侵略的正義之戰,今日的人們對於這場慘瞭解不多,對於在這場戰役中獻出寶貴生命維護搖搖欲墜大明最後一點氣節的英雄們更是知之甚少。

我們從清朝遺留下的檔案中瞭解到:

“殺戮明前屯衛城內官兵數目 前屯衛城有總兵官二員:李富明、袁尚仁。副將二員:祖、李。參將一員:韓。打聽一員:葉,遊擊一員:陶。都司一員:常。守備十餘員,千總、把總約三十員。兵四千人,其中蒙古兵約一千人。以上官兵盡殪之。” 【《滿文國史檔》】“我軍隨拔其城。擒斬遊擊吳良弼、都司王國安等二十餘員。及馬步兵四千五百人俘四千餘人獲駝、馬、牛、羊、金銀等物無算。” 【《清實錄》清世祖卷之二】

眾多在這次戰役中為保衛兩座小城的將領留下姓名的李富明、袁尚仁、吳良弼、王國安等四人,清朝的後期文獻中不斷尋找,才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是冬,大清兵攻寕逺,前屯總兵李輔明馳救,歿於陣。而寕逺總兵王定宸及別將李鳴鳳、羅文耀、陶宗儀、楊倫皆與城殉。質實【王定宸、李鳴鳳、羅文耀、楊倫皆遼東人,陶宗儀,密雲人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追諡張】登科和應薦:吳希稷、張爾墊、李輔明、楊倫、烈愍;王定宸、李鳴鳳、羅文耀、陶宗儀,節愍” 【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

李輔明戰死,具體細節我們不得而知,明清史料都沒有更詳細的記載,好在寧遠州志有載:

“李鳴鳳總兵守前屯衞,城陷,刎頸死(羅)文耀副總兵守前屯衞,城陷,與鳳鳴刎頸死” 【寧遠州志·卷七】

不過楊倫是否犧牲於此次戰役還有疑問,印象中有文章記載他戰歿於松山之戰,但我沒有找到文字資料姑且按照這裡的記載吧。

李輔明,是當時前衛綏中官級最高的將領,這裡說他是“前屯總兵”,似不準確,他也是這些犧牲於這次戰役中的將領唯一列入清史稿列傳中的,按照清史稿記載他是援剿總兵:

 “輔明,遼東人,累官副總兵。崇禎八年從祖寬擊賊,連蹙之嵩縣、汝州、確山。明年追破賊於滁州。敘功,加都督僉事。十二年擢山西總兵官,被劾罷。明年從承疇出關,使代國柱,竟敗。十六年為援剿總兵。是冬,大清兵薄寧遠,輔明馳援,軍敗猶力戰,歿於陣。事聞,贈特進榮祿大夫、左都督,世蔭錦衣副千戶,賜祭葬,列壇前屯祀之。” 【《明史》卷二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六十】

崇禎十四年(1641)秋七月的松錦之戰,宣府總兵官總兵官楊國柱戰死,他是由山西總兵官的職務前來接替宣府總兵官楊國柱的,可惜,松山之戰明軍大敗,死傷無數,他僥倖逃出了那場惡戰。明總兵李輔明在給崇禎帝的一份奏疏中,報告了他歷險突圍的經過:

“本職二十二日早,欲入杏城收兵,豈賊奴遍夜鐵桶,勢難入杏。復行中左(口),豈賊南北皆營,中路斷絕,不能入城,及察各鎮將不識居址何地。本職於二十三日卯時入寧城。”

崇禎十四年(1641)秋七月

“乙巳,合戰戰甚力,斬百三十級,獲王子及孤山牛鹿,殺二十餘人,陽和總兵官楊國柱陣歿,李輔明代統其兵,祖大壽分步卒三道欲突圍,出兵圍三匝克其二,望外援猶隔不得達 。”  【《崇禎實錄長編》】“(楊)振從父(楊)國柱,崇禎九年為宣府總兵官。十一年冬,入衛畿輔,從總督盧象升戰賈莊。象升敗歿,國柱當坐罪。大學士劉宇亮、侍郎孫傳庭皆言其身入重圍,非臨敵退卻者比。乃充為事官,戴罪圖功。十四年,祖大壽被困錦州,總督洪承疇率八大將往救。國柱先至松山,陷伏中。大清兵四面呼降,國柱太息,語其下曰:“此吾兄子昔年殉難處也,吾獨為降將軍乎!”突圍,中矢墮馬卒。事聞,贈恤如制。 國柱二子俱殀。妻何氏以所遺甲冑弓矢及戰馬五十三匹獻諸朝。帝深嘉嘆,命授一品夫人,有司月給米石,餼之終身。” 【
《明史》卷二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六十】

崇禎十七年(1644)甲申,正月二十四,癸丑,大明朝對戰死於前衛城的將領李輔明進行了冊封:

“內閣陳演三年考滿加少保,吏部建極殿,廕子中書。兵部奏李輔明,抗賊死戰,特贈左都督予諡。” 【《明季北略》計六奇】

最終的冊封:”贈特進榮祿大夫、左都督,世蔭錦衣副千戶,賜祭葬,列壇前屯祀之。”也就是說在前衛城建立祠堂進行紀念,不過可能由於不久大明滅亡了,沒來得及建成,反正除此之外沒有見過相關記載。

綏中沒有找到紀念這幾位為保衛一方水土獻身的先賢痕跡,我意外在寧遠(興城)文廟的鄉賢祠中發現了幾位的塑像和牌位,總算沒有忘記為大明捐軀的英雄。

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清朝為籠絡人心,對前朝在戰爭中不屈不撓英勇就義的明朝將領進行了冊封:

△追諡明代忠節二“通諡烈愍五百七十二人遼東前屯衛總兵官李輔明。。。。前屯衛副總兵楊倫 【以上封疆殉節諸臣八十四人】 通諡節愍八百三十六人。。。。。。“遼東寧前衛副總兵陶宗儀、濱州知州王道隆、自在州知州周繼謨、三關遊擊邵定、前屯衛總兵官李鳴鳳、寧遠總兵官王定宸、前屯衛副總兵羅文耀、薊州兵備道鞠思讓、汝寧通判楊爾俊、真定知縣高知彰、任縣知縣李唐、衡州府知鄭奉先 【以上封疆殉節諸臣一百四十九人】” 【皇朝通志·卷五十五】

勇敢的戰士得到了對手的尊重!

另:

在尋找有關李輔明總兵資料時意外的發現了一份明代檔案記錄李輔明在山西總兵任上的一段往事,摘錄如下:

李輔明

【生卒】:?——1643

遼東(今遼寧遼陽)人。累官副總兵。崇禎八年隨祖寬鎮壓農民軍,連破嵩縣、汝州、確山,追擊至滁州,以功加都督僉事。十二年擢山西總兵官。被劾罷。次年,從洪承疇出關。十六年,為援剿總兵。清軍攻寧遠,輔明馳救,力戰死。贈特進榮祿大夫、左都督。

崇禎十二年十一月兵部寧武關李輔明部兵噪事題稿

寧武關守軍“薪餉欠至八萬有餘,每月以一萬計,即當欠至八個月”,“不但兵無餉銀,抑且馬無料草”,因此發生士兵譁變。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戰事頻仍,災荒連年,民無食、軍無餉,因長期拖欠糧餉而引發的兵丁鬧事層出不窮。崇禎皇帝之所以特別重視寧武“兵噪”事件,是因為當時陝西的農民起義如火如荼,而寧武關是出山西、進攻北京的要塞,守軍一旦倒戈易幟,會對京師造成極大威脅。所以他在崇禎十二年(1639)的聖旨中嚴命山西總督和巡按御史“確查速報”,而且一再嚴厲催辦:“確查兵譁緣由,或因缺餉,或別有情節,所關非小,豈容徇飾。”山西總督與巡按御史遵旨核查,“兵譁”確因欠餉引起,並非“別有情節”。

寧武關,在今山西省寧武縣。地處山西省西北部,汾河與桑乾河上游,內長城南側。明景泰元年所築,東連雁門,西接偏頭,於太原三關(即外三關)為中路,太原鎮總兵初駐偏頭,後移駐於此。

李輔明,遼東人,累官副總兵。崇禎八年(1635)從祖寬追剿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明年,追破賊於滁州。敘功,加都督僉事。十二年(1639),擢山西總兵官。寧武關兵噪事件,即發生在李輔明任山西總兵期間。

這件檔案雖然有殘缺,但對於明史研究仍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綏中“癸未屠城”三百七十五年祭(六)寧死不降的明總兵-李輔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