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冬至,历来是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中旬,即公历 12 月 22 日或 23日左右。在今天,我国很多地方,依然传承着过冬至的习俗。

冬至大如年

按照我国的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在过去,劳动人民认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起始点。人们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并不亚于新年,也有地方称冬至为“亚年”。因此,在民间有着“过冬至如过年”的老话。

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冬至节气来临,意味着冬季到了极限。冬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太阳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白昼开始慢慢变长,黑夜渐渐缩短。

古书《汉书》有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阳气上升,因此,冬至是个吉日,需要庆贺。

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在过去,每到冬至节气,亲朋好友会相互拜贺,并互赠一些食品,俗称“冬至盘。另外,一般外出的人到冬至这天,都要赶回家过节。

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

关于冬至当天吃什么,南北方习俗各有不同。北方冬至当天吃饺子,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吃米团、长线面。

A. 北方地区每到冬至这天,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饺子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饺儿”谐音“饺耳”,而吃饺子是因为怕冻掉耳朵。在北方农村,据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东汉医圣张仲景冬至施药为民的义举。

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B. 南方冬至多吃汤圆,有团圆的寓意。煮好汤圆,全家围坐一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具有浓浓暖意和家庭气氛。也有地方,冬至早上吃南瓜粑粑,吃麻油煎鸡蛋的风俗,据说是这天吃油煎鸡蛋可治咳嗽。

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冬至之后: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图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是在民间流传极广的“九九消寒歌”,一共八十一天,它形象地唱出了从严冬到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也充分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一九”到“九九”的计算,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

从冬至这天起,正式进入“数九”天,故冬至当天也称“数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老话。

与“九九消寒歌”相映成趣的,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亦称“九九图”,最初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儿童玩技。

所谓的九九消寒图,是图中有横九格、竖九格,总计为九九八十一格。从冬至日起,人们每天在一个格子里,画上一个表示当日天气的圆圈。圆圈画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用以标示阴、晴、雨、雪四类不同的天气情况。“九九图”全都画满之后,正好八十一天结束,这时冰消寒尽。

今天冬至,儿时唱的“九九歌”、玩的“九九图”,还都记得吗?

但是,南北各地风俗不同,就那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图来说,其讲的内容也有所差异,但都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描述了当地数九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各位朋友,你家乡的“九九消寒歌”是具体内容是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