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柴栽培平菇新技術

實踐證明,利用稻草、麥稈、玉米稈、油菜稈、棉柴秸杆

等作主料,可大量生產多種食用菌,此技術已具有成熟的配方和管理工藝,使出菇率達到甚至超過單純用棉籽殼的標準。棉柴秸稈作為食用菌栽培的基礎材料,5~8畝田的秸稈,經腐熟後可栽培l畝露地蘑菇,生產蘑菇2000~3000公斤,收入5000~6000元,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技術要求不高,倍受農民歡迎的致富項目,並可有效地減輕焚燒秸稈對環境的汙染

利用棉柴秸稈種植食用菌的工藝流程:

(1)原料準備:培養料可選用多種農作物秸稈(如棉柴秸稈、大豆秸稈、玉米秸稈等),應新鮮無黴變,並在陽光下充分曬乾,並粉碎。應用不添加輔料的栽培方法時,用於種菇的新鮮秸稈細胞還有生命力,菌絲很難分解其纖維素和木質素,秸稈要進行浸泡發酵處理,一般發酵5~7天,發現秸稈長滿雪花狀物質時即可利用栽培。

(2)輔料:在培養料中所佔比例較小,但對整個培養料的營養起著重要調節與平衡作用的原料我們稱之為輔料。常用的輔料有麥麩(麩皮)、玉米粉、豆餅等。麩皮的添加量一般為5%~15%且越新鮮越好。作為輔料玉米粉添加量應為2%~5%,也是越新鮮越好。高溫季節可少加些,低溫季節可多加些。石灰主要作用是調節酸鹼度,添加量為1%~3%。石膏,添加量為1%~3%。無機微量元素根據碳氮比適量添加。

(3)場地:栽培食用菌場地包括:原料儲備場地、拌料與裝袋場地、滅菌場地、接種場地、發菌場地。對場地的要求是,地勢較高,便於排水和通風;四周環境清潔,遠離垃圾場或汙染較重企業。對於一個規模化食用菌場,這些場地的安排佈局要合理,操作方便,減少搬運裝卸和菌袋破損,提高工作效率和菌棒的成品率。

(4)拌料:配方。一般認為,不同的原料栽培食用菌由於自身營養物質含量的差別其產量有所不同。食用菌栽培實踐證明,某種栽培食用菌的主料固然對產量有一定影響,但是對於許多原料而言,只要添加適量的輔料,做到營養均衡,配方合理,仍會得到很理想的產量。在制定一個培養料配方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一是針對每種菇對營養的需求特點,合理搭配碳素營養和氮素營養,做到碳素和氮素營養平衡。二是對於通氣性較差的原料,可適當添加透氣性較好的原料。料水比例。拌料時料水比一定要合理,含水量一般在65%左右,即用手捏料有水滴滲出,但不形成水流即可。拌料。拌料前先將拌料場地打掃乾淨。拌料時按配方比例,先將主料灘鋪在場地上,而後將輔料先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勻,再將混勻後的輔料撒入主料上,並用木鍬混合均勻。最後按料水比加水。加水後再用鐵鍬上下翻勻,然後用拌料機將料攪拌兩次即可。拌好的料水分大小是否合適,可用手抓一把料用大力攥,發現手指間有溢水出現,其料水比屬正常範圍。

(5)裝袋裝袋時間:料拌勻後可馬上裝袋。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培養料很容易酸敗,使PH值下降到6.5以下。塑料袋的選擇。熟料栽培食用菌最常用的塑料袋為17釐米×35釐米×0.04釐米的低壓高密度聚乙烯,這種塑料袋韌性較好,袋子不易破損,汙染率低。如果是機器裝袋其規格應為17釐米×33釐米×0.04釐米的一端已封口塑料袋。也可用先扎口一端的筒袋。裝袋。裝袋時一定注意袋內料的鬆緊度要適中,裝得太緊影響透氣性發菌慢,裝得太鬆易汙染雜菌。

(6)滅菌:是將料袋內的一切生物利用熱能殺滅的一個過程。目前我國最普遍採用的方法是常壓滅菌,而高壓滅菌應用較少。常壓滅菌過去是採用土蒸鍋,用土蒸鍋滅菌其缺點是裝料少,裝鍋出鍋操作不便,料冷卻較慢。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小鍋爐(蒸氣發生器)進行菌棒的常壓滅菌,這種滅菌方法,操作方便,冷卻也快。現在採用高壓滅菌更能節省燃料,縮短滅菌時間。

(7)接種:菌種應選高產、抗逆、廣溫型菌種。接種就是將固體菌種或液體菌種接入菌棒的過程或方法。接種的整個過程都應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能否做到無菌操作是接種成敗的關鍵,也是菌棒能否感染菌的關鍵。接種方法可分為接種室、接種箱和接種帳接種。

(8)發菌:是指菌棒接種後菌絲長滿整個過程。發菌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塑料大棚,最重要的是:乾淨、乾燥、通風、適溫。發菌場所。在室內發菌,可先將室內打掃乾淨,如是水泥地面最好用水沖洗一次。沖洗後要通風曬乾。塑料大棚作為發菌場所,關鍵是要通風乾燥。搬運。接種完畢後,將接好種的菌棒及時運到發菌室或發菌大棚。菌棒的擺放。在夏季高溫季節發菌,菌棒要單排擺放,每排可放3~5層。如場地允許可井字擺放。這種擺放有利菌棒散熱及避免燒菌。在冬季生產菌棒時,菌棒發菌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發好的菌棒就地直接出菇,這種情況可將菌棒按一定行距擺放(每排之間的距離為70~80釐米),每排可擺放菌棒5~8層。還有一種情況是發好的菌棒發滿後,再將菌棒移至出菇場所出菇,每排可擺放5~6層。菌棒的發菌管理。發菌溫度要控制在20℃~25℃,冬季可採取土暖氣或陽光增溫,夏季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溫,降溫的方法是在早晨和晚上進行通風。整個發菌過程決不能噴水,溼度越低越好。發菌過程不需要光線特別是不能有直射陽光,在發菌過程中還要控制菌棒感染雜菌,菌棒發菌需要新鮮空氣,發菌場所要結合溫度情況進行通風換氣。

(9)出菇管理:當菌絲吃透料層,秸稈由黃色變為黃白色或白色時,就快出菇了。這時要根據溼度、溫度、食用菌長勢和質量要求等因素採取噴水、通風、覆土等管理措施。頭潮菇採收後,消除表面的雜物和死菇,用溼潤新土將採後留下的空穴補平,並適當補充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