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发病原因!

肉鸡行业疫情肆虐,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白羽肉鸡的消费水平不断的下降,这一切都是导致肉仔鸡行情低迷的元凶。

大家都知道白羽肉仔鸡的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操的卖白粉的心,挣的卖白菜的钱,甚至于连卖白菜的钱都挣不到。

那么养鸡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我们怎样才能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小的难题,那么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去应对他呢?

养好鸡当然是前提

从量上讲扩大规模:

以前养鸡养5000到10000就能活的很好,因为养好了每只鸡平均就能达到5元的利润,一年养4批,收入基本就是10到20万左右,也算是很不错了,足够一家人很好的生活。而现在呢,疫情严重鸡不好养就不说了,利润下滑的很快,每只鸡两元左右的利润应该是以后养鸡利润的主流,那么养5000到10000只鸡一年收入有多少呢?4万到8万,同样的养殖数量年收入萎缩了多少呢?一家人跟着忙活收入这么多还合适吗?这也是现在很多散养户思考的问题,是逆流而上,还是顺势而下。毫无疑问,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是以后的主流。

从质上讲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从三个个方面去考虑。

硬件设施方面,根据鸡舍情况来改善鸡舍的设施设备,这需要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通力合作来量身定制。也不是设备越先进越好,现在很多设备很好的鸡场为什么很难养出好鸡来,一方面设备和鸡舍的设计不相匹配,另一方面饲养管理人员应用先进设备的素质不具备,就是饲养管理人员使用鸡场的设备不当导致鸡病多发。

鸡场管理人员的思路方面,管理人员是一个鸡场的灵魂人物,他是决定鸡场能否顺利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鸡场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对鸡病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及时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对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要有一个系统的预防保健程序,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

疫病防治方面

既然养殖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养好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鸡的整个养殖过程影响最大的鸡病是哪个方面呢?我个人认为,消化道鸡病是最为突出的,先重点从消化道方面来说一下消化道的好坏对养殖业的带来的影响。

鸡的消化道很短,食物在消化道里停留是时间很短,所以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很差,大概只能达到饲料营养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三分之二的营养物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还是正常的情况下如此,在消化道疾病日益严重的今天,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更是可想而知。消化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饲料的吸收利用率,饲料营养物资流失导致料比增高。大家都知道一个料肉比就是一块钱左右,比如别人养到1.5的料肉比而你却养到1.6。那么同样投资的情况下你就比别人少挣了一块钱,现在一只鸡的利润也就是2块钱左右,那么你一下子就比别人少挣了一半的利润。以前利润高的时间你少挣一元感觉无所谓,现在你少挣一元你能接受吗?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养好鸡的消化系统,对消化系统做好保健呢?

首先了解一下消化道都有哪些及他们各自的作用:

口腔:鸡没有牙齿咀嚼,所以食物在口腔里停留是时间就特别短,口腔分泌唾液的腺体的作用就微乎其微,口腔在整个消化系统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食道:食物在食中也不做停留,一带而过,食道的吸收作用也是微不足道的。

嗉囊:嗉囊是消化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会把食物和水,还有口腔和食道嗉囊分泌的一些消化液充分的混合均匀,对食物进行一个初步的软化,为进入下一个消化器官做充分的准备,并且嗉囊内有丰富的微生物,他们的代谢产物可以为机体提供大概百分之十的能量。

腺胃:腺胃是分泌消化液的一个重要的器官,他能分泌丰富的消化液,把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微小的营养颗粒,然后机体才能吸收利用。

肌胃:肌胃是鸡的一个磨碎食物的器官,一些比较大的硬的食物需要通过肌胃的挤压摩擦后才能形成小颗粒和消化液充分的混合接触,为食物形成食糜进入肠道做好准备。

肝胆:肝胆放到一起,肝分泌的一些消化液聚集到胆囊,通过胆管进入肌胃,和其他腺体共同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肝胆虽说不属于消化系统,但是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十二指肠和胰腺:十二指肠就是小肠的一部分,U形中间夹着胰腺,胰腺分泌胰蛋白酶和胰岛素,所以胰腺出了问题对整个小肠的消化吸收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肠道:肠道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都是在这里吸收。

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那么有哪些影响消化系统的疾病呢?

嗉囊炎,腺肌胃炎,肠炎,肠毒,球虫和其他寄生虫这些都是。

提到这些疾病,我们不得不说起对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霉菌也称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其形态和构造比细菌复杂。霉菌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有些霉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如酿酒、制酱、酶制剂的生产等,但有些霉菌也通过食品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霉菌及霉菌毒素在肉鸡的饲养中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一。霉菌通过鸡只的采食进入嗉囊,白色念珠菌很容易在嗉囊粘膜定居形成嗉囊炎,造成嗉囊积液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二。霉菌及霉菌毒素进入腺肌胃后在腺肌胃里进行蓄积,形成腺肌胃炎,严重影响饲料在腺肌胃里的消化,消化不好直接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

三。进入肠道后会破坏肠道粘膜,极易诱发梭菌感染,增加小肠球虫的易感性。

四。霉菌毒素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和免疫系统,造成肝脏的损伤和免疫器官的萎缩和病变,免疫抑制病的元凶之一就是霉菌毒素。

所以,霉菌和霉菌毒素是危害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预防和控制他们呢?

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根源是霉变的饲料原料,我们除了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做饲料外还要对饲料做一些处理,比如添加脱霉剂,尽量避免长时间饲料存储,对于已经明显发霉变质的饲料坚决不用,轻度霉变的大量添加脱霉剂。另外做好鸡舍环境卫生和料槽水线的清洁工作。但是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普遍存在总是让我们防不胜防,霉菌在种鸡饲养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很大的危害。

种鸡和蛋鸡的饲养都纯在着霉菌污染的严重问题,种鸡饲养多采用自配料,自己进原料很多时间都达不到饲料原料的优选标准,粗放式储存给霉菌的滋生创造条件。脱霉剂的添加不够力度或者用劣质的脱霉剂,这一切造成霉菌和霉菌毒素在种鸡和蛋鸡饲养过程中给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免疫系统各器官萎缩,免疫力下降,消化系统损伤,消化吸收受阻,营养物资的利用率严重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营养不良。产蛋达不到高峰或者高峰期短,大大影响种鸡和蛋鸡的使用寿命。霉菌毒素还会在鸡蛋中残留,种蛋残留霉菌毫无疑问会影响商品代鸡雏的质量,这也是现在雏鸡腺肌胃炎严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商品肉鸡的饲养中霉菌和霉菌毒素依然存在同样严重的问题,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伤尤为严重。消化系统主要是腺肌胃炎和梭菌性肠毒,这两个致命的消化系统疾病混感后带来的损失让人咂舌。免疫系统的危害主要是免疫器官损伤萎缩,免疫抑制并且普遍存在,机体不能在疫苗的刺激下正常的产生免疫应答,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力,甚至于做什么疫苗就有什么病的非典型症状的发生。现在商品肉鸡很难养到预定的天数,霉菌和霉菌毒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要提一下球虫的问题,现代养殖业发展迅速,网养和笼养正在逐步替代地养。网养和笼养的客户往往认为鸡和粪便分离就没有必要预防球虫,忽略了球虫的纯在。殊不知有鸡的地方就会有球虫,高密度养殖,高湿的环境给球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球虫破坏肠道黏膜,造成免疫抑制,几乎所有的消化道疾病都有球虫的参与,球虫的隐形感染造成的饲料营养流失也是非常严重的。

我之所以把霉菌、霉菌毒素和球虫单独的拿出来讲,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对消化系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那么知道了这些我就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做一下逻辑推演,以便于更好的从源头上控制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1·霉菌和霉菌毒素【其他病原微生物】→腺肌胃炎→胃酸分泌异常强酸【霉菌和霉菌毒素】→肠道黏膜受损,肠道免疫力下降→球虫卵着床,厌氧菌滋生【其他病原微生物】→肠毒综合症混感腺肌胃炎。

2·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球菌等→肠粘膜损伤脱落细菌性肠炎→抗生素【球虫】→肠道菌群失调顽固性腹泻。

3·蛋鸡和土鸡生长周期长,考虑寄生虫病的影响。

防治对策:

首先我们要正视和重视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存在和带来的影响与危害,在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剂的同时提高机体对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抵抗力。

对于霉菌和霉菌毒素诱发的腺肌胃炎和肠毒综合症的混感一定要采取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消化系统是保证机体正常运作的一个基础,是满足机体生长的保证,是机体健康、免疫力强大先决条件,做好了肠道保健,养好了肠道会使您在养殖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消化道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发病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