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羅生門》虛偽是人的本性

芥川龍之介(1892~1927),被譽為日本文壇的“鬼才”,日本新思潮派短篇小說巨匠。但卻在35歲的時候因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毒自殺。 芥川龍之介擅長短篇創作,或從日本、中國的歷史傳說故事吸取靈感,不拘泥於時代,描繪武士、貴族、僧侶、匠人、盜賊、平民等等各色人等的離奇故事。

縱觀他的短篇,展現了一種對人間百態的坦露。他筆下的主人公幾乎沒有幾個算得上是可愛的人,除開那些窮兇極惡之人,最平常的普通百姓也是懷著隱秘不足外道的心思。《羅生門》中充滿了其對人心的剖析,對生存的不安與苦惱。

羅生門下,竹林叢中。他們理直氣壯,強取豪奪,他們為了私慾,編織謊言。披著生存的外衣,他們肆無忌憚。《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最廣為人知的經典名篇,以風雨不透的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展示了人性醜惡的無可迴避。展示了芥川龍之介對人的無奈與絕望,探究了人性深處的真實。

“羅生門”在日文漢字中寫成“羅城門”,指設在外城的門,也有京城門之意。古代日本常年戰亂,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門丟棄,而城門又年久失修,久而久之,城門顯得荒涼陰森。所以,在人們心中羅生門有通向地獄之門一說。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虛偽是人的本性

小說中關於城門有這樣一段描述:

京城尚且如此,城門的修繕更是無人問津,任其荒廢后,便成了狐狸棲息和盜賊蟄伏之地。久而久之,無主屍體便被遺棄至此。故日落黃昏之際,此處陰森恐怖,無人靠近。人跡罕至,烏鴉便集結成群,盤旋聒噪。日落時分,烏鴉就像撒了滿天的黑芝麻清晰可見。毋庸置疑,它們是為了啄食屍體而來的。

同名電影《羅生門》由黑澤明執導,其中電影背景取材於小說《羅生門》中《羅生門》一章,電影主要情節取材於小說《羅生門》中《竹林中》章節。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虛偽是人的本性

雨將城門緊緊困住,嘩嘩的雨聲從四面八方襲來。暮色沉沉,抬眼望去,門樓頂上斜刺的飛簷上掛著沉重的烏雲。雲遊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羅生門(京都的南城門)底下避雨,三人閒聊,話題開始,故事的序幕拉開。

一個武士和他妻子路過荒山,遭遇了不測。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慘遭殺害。慘案如何釀成?故事以在公堂上對嫌犯、證人和當事人的供詞為背景展開,從七個不同人物格子角度的陳述還原事情的“真相”。

真相只得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根據樵夫的描述,他是在上山砍柴時發現的屍體,屍體雖然只中了一刀,但正中要害。雲遊僧是在武士和妻子出事前一天,和他們有一面之緣,女施主騎著一匹被剪了鬃毛的桃花馬。讓他記憶猶新的是武士佩戴著腰刀,黑漆漆的箭壺裡插了二十多支箭。被害人的岳母說,武士性情溫和,從不惹事生非。武士和妻子在出事前一天一起去若峽,怎想到飛來橫禍。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虛偽是人的本性

捕快抓住了臭名昭著的汪洋大盜多襄丸。據他描述,在他抓住多襄丸時,多襄久恰好從一匹被剪了鬃毛的桃花馬,手持一把鏤雕大刀,還帶著弓箭。而多襄丸是京城大盜中出了名的好色之徒,他推斷,多襄丸必定是兇手。

多襄丸供認,昨日他碰見武士夫婦,覺得女人貌若天仙,便動了念頭,一定要把那女人搞到手,就算殺了那個男人也值。他以從山裡古墓挖出古銅鏡和刀劍,可以便宜賣給武士夫婦為引誘將他們引到了竹林前。他將武士綁到一棵杉樹上,搞定了那女人。他本沒打算殺那男人,是那女人說了一句:“你們兩個,誰活著,我就跟誰”,才讓他起了殺意。他和男人大戰二十三個回合後,他一刀刺穿了男人的前胸。此時,女人早已不見蹤影。

來自女人的懺悔之詞,多襄丸把她糟蹋後,她看到武士的眼裡充滿著對奴家的鄙視。萬念俱灰的她,昏死了過去。醒來後多襄丸已經離去,只留武士還綁在杉樹上。武士的眼神鄙視中帶著厭惡,無顏存活於她打算殺了武士後自盡。在殺了武士後,她卻沒了了斷的勇氣,以至於苟延殘喘。

武士的亡靈借巫婆之口敘述,多襄丸糟蹋了他的妻子後,對其妻子花言巧語,百般哄騙道,你已失身於我,再不能與你丈夫和好如初,與其過那種生活,不如嫁我如何?而妻子竟信了多襄丸的話,並且妻子竟讓多襄丸殺了我。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多襄丸沒聽妻子的話,反而問我怎麼處置妻子。在我躊躇不定之時,妻子逃跑了。多襄丸放了我,內心痛苦不堪的我一刀刺進了自己的胸膛。

一個案件,七篇供詞,一篇懺悔。竹林中,羅生門被打開,罪惡橫流。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竹林中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盜賊為了讓人覺得他很英勇而掩蓋自己的懦弱,女子為了讓人覺得她忠貞不渝而掩蓋自己的不貞,武士為了維護自己作為武士和丈夫的尊嚴而掩蓋真相。盜賊的怯弱,妻子的不貞,丈夫的虛榮,一切都恰恰揭露了人性的自私和虛偽。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真的在想什麼,在掩飾什麼,為了自身利益會做什麼舉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