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谨慎充值!

昨天,老南写了《钱,不能瞎借了》,大家反应挺踊跃。

今天继续接着聊,年底了,还有件事,最近真别干。

继续先说故事。

昨天,石榴叔和老南说,某家卖菜的连锁,最近充值搞活动,非常彪悍。充1000送150,充3000送800,充5000送2000。

据石榴叔说,他住的小区边的连锁店,大爷大妈很踊跃,一两天就充了20多万。

我们第一反应,这家现金流是不是要出问题了?因为,充值送钱,本质上就是纯信用融资,就是借钱。

年底了,谨慎充值!

老南算了个账,看看这个融资成本有多高:

以5000送2000的活动为例,充值当天到账5000元+320元,之后24个月,每个月返还70元。

如果大爷大妈,把这7000菜钱,整整两年平摊用完,菜店充值卡实际融资成本,是34.74%。

如果大爷大妈,第一年就把5000菜钱用完,之后每个月70,菜店充值卡实际融资成本,是54.04%。

如果大爷大妈,半年就把5000菜钱用完,之后每个月70,菜店充值卡实际融资成本,是78.33%。

客观的说,半年把菜钱用完很正常,一个月还不到800。所以,这充值背后,商家的实际借钱利率,不会低于50%。

把账算到这一步,你还敢充值?

别和我说烧钱推广,风投不计成本砸钱的OFO小黄车,199的押金都退不出来了。纯烧钱的,在这个冬天,一家家在快速倒下。

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

年底了,谨慎充值!

办法中明确提到,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办理备案。

实际上,很多企业,压根就没备案过,也备不了案。因为这个管理办法,对备案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单张单用途卡充值后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限额。 ”

“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 ”

“主营业务为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卡企业,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40%”

“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规模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20%。 ”

这42条规定,既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对发卡企业的约束,毕竟相关数据,发卡企业每个季度,都要上报监管。

这几年不少跑路的企业,几乎100%是没有备案的。如动不动充值上万的各种健身、琴行等。

根中消协统计,预付费一直是投诉热点,2017年排第四位。因过度发卡、服务减少、裁撤网点,甚至关门跑路,导致预付卡成为废卡、难以维权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大额充值,本质就是把非法集资,重新包装了下。吸引你的超高回报率,根本无法实现,尤其在这个冬天,会爆的更快。

年底了,谨慎充值!

今天这篇老南想说

年底了,把家里老人看看紧,自己也注意点。

真要充值,充个几百就算了,别动不动就成千上万。

尤其那些让你感到,占了超级大便宜的,大额充值活动,最终几乎都成充智商税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