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或許你永遠不知道,哪些人事物不經意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


城市的疏離感來自哪裡?行走在不同的城市裡,卻有太多相似的高樓,太多相似的城市綜合體,甚至連歷史文化街區,都有相似性。

繁華熱鬧的人潮,在午夜時分漸漸退去,留下一種空洞的陌生感,看不真切。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當然,城市也有歸屬感。老街上,鄰里鄉親在家門口聊著天,朋友喊你去老地方約飯,孩子慢慢長大,成人慢慢變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很近。

復園路就是這樣,一條慢悠悠的小路,百年前的老洋房,離這不遠就是師大學生街,熱鬧與安寧在這裡微妙地共存。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倉山的珍貴就在於它是真實的。它有許許多多不可複製的街區,建築樣貌都由時間緩緩累積而成。復園路上的植物是真的,建築是真的,土壤是真的,店鋪是真的,人情味也是真的。

若把建築和街區的發展比作人的一生,改造、徵遷便是它莫之能御的洪流。早些年裡,偶有拓寬復園路的風聲傳出,時至今日,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19年復園路道路拓寬工程就要啟動。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平話編輯部也時常探討這個問題。一個地方的拆遷改造,無疑破壞了舊有的人際結構。那些捨不得的往事,被埋在建築廢料的荒原裡。

生活依舊會繼續,新的節奏也會逐漸形成,不由讓人感嘆生命力的強大。可是,總會有一些時刻,恍惚間什麼被遺落了,躺在過去的街頭巷尾裡。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相較於傳統街區的改造,復園路的情況又有些許不同。如今的它,是文藝的代名詞,復園裡1號、西林小築等諸多地方,成為拍照打卡的好去處,光是走走看看,便能賞心悅目。

今年,我們的春天博物系列,就帶大家從植物出發,逛了一圈復園路。點擊此處閱讀原文

這個社區呈現出不同的面相,某種意義上是他們努力活化的結果。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裡一號,我們整整改造了八個月,我來這裡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已經遷走了,一開始這裡堆積十多年的垃圾,非常恐怖,又髒又臭,頂上的房梁還塌了下來,洗手池廁所亂搭建,真的是整整改造了八個月!八個月啊!”在曾經的採訪中,創始人陳浠這樣說到。

她還說:“裝修這個房子去‘重見倉山’,我覺得就像一個儀式,因為這裡像是倉山的縮影,也是舊舊的,改造這裡也就是重見倉山一個開始,也算是一種念想,就算是這個房子也會幫我的。”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裡1號的900多天裡,通過觀察、認識、體驗、詮釋,他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在這裡看見多元倉山的入口,看見新的人、事、物。

為了重見倉山,復興社區,他們舉辦了百餘場的活動。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路發現筆記。從遊客的身份轉化成觀察者的身份,記錄自己在復園路上印象最深刻的植物、建築、食物。復園裡1號收集了100多份大家做的發現筆記。

在復園家宴裡,他們邀請社區居民與年輕人對話。在復園路上有許多退休獨居的老一輩,他們架起橋樑,通過家宴的方式,讓老人參與到社會話題中,讓他們有所言說。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他們還在附近的老舊住宅裡,為老人貼上防滑的夜光貼,點亮樓道,讓老社區不再黑暗。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甚至還有收集垃圾的活動。一群年輕人,在半個小時裡,尋找街邊隱形的垃圾,最後撿到333個菸頭,12千克的垃圾。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這些實際的行動,這些被攤開的記憶,交織成一張網,兜住這個城市中漂泊的人。這片街區顯然已不再單純是一條路、幾家文藝的咖啡館這麼簡單了,它成為回憶的船錨,成為一種文化的符號。

上課的學生,遊蕩的旅人,從小長大的孩童,伴著建築一同老去的居民,來來往往,有多少人留下了足跡,同時又留下了多少歸屬感、多少回憶。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復園裡1-5號建築,因為道路改造的需要,要被拆除,成為首山北段道路。讓他們覺得荒謬的是,為了保護老建築,有關部門將採用建築遷建的方式。簡單來說,是先拆除舊屋,再另外選址建起新的、名叫復園裡1-5號的歷史建築。

這群年輕人覺得這是建築保護的悲劇。

“‘不可複製的街區才迷人’,如果這裡道路拓寬了,植物會消失,土壤會消失,社區也會消失。”他們在推文中寫道。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於是,他們決定發聲,決定作出一些努力,以期政府做出改變。就像是不甘心的貓,努力在現實的牆上留下抓痕。他們決定開展“復園路國際藝術節”,希望更多人聽見他們的聲音,參與到街區的共創保護裡。

我不禁想起約翰列儂的歌:“你可能覺得我在做夢,但我不是唯一這麼想的人。”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國內並非沒有優秀的歷史街區活化方案,比如香港的“藍屋計劃”。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2006年,香港政府決定將藍屋設為主題旅遊景點。人們擔心藍屋重建後只是一個古蹟空殼。2009年9月,香港政府資助非牟利機構參與活化,2010年9月,藍屋活化成民間生活館,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想要離開的居民可以得到補償,空置的房屋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基地。所在的居住環境加建獨立洗手間和升降機,也改建了消防設施,鼓勵原住居民成為香港故事館的導賞團。

他們表示:“這場藝術節,我們想牽住10000人的手一起共創,為復園路劃上一個句號。這個句號可能還會有下一行,期待未來共同書寫,一起重新看見倉山的更多可能。”

我們能為這條老街做什麼呢?

共創,讓回聲被放大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眾人之事,眾人來做。他們為復園路發出的聲音,已經收到300多條留言回饋。聚沙成塔,復園路的故事需要每一份力的推進。

復園裡1號決定從12月3號開始,每天晚上8點投影一幅大家的留言,把大家的聲音放大。

共創,讓磚頭會表達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路上的磚頭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把大家的作品藏在復園路的牆上,跟原來的景象進行互動。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牆上不要再放那些沒人看的標語了,還原復園路本來的美吧。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有一年臺風天的水位這麼高。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路的老人,值得更好的關懷。


不需要破壞牆面,僅僅用粘貼的方式與牆面互動。對牆上斑駁的痕跡,留下你的遐思、你的留念、你的創意。被時間浸染的紅磚牆也會說話。


共創,讓樹葉會說話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裡1號的三樓窗外的風景給他們靈感。羊蹄甲是復園路上最多的植物,也代表著復園路的過往。

春天,復園路陸陸續續,掉下了許多羊蹄甲的種子。為紀念這條路,從十月份開始,他們把種子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讓這顆種子在各地茁壯成長。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倉山或許是你的家,或許是你小學的所在地,或許你和愛人在此相遇。他們準備了1000份的“羊蹄甲”,邀請你畫下你的故事,藝術節時,它們將被展示在復園路上。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這些作品將與花、與樹一起,連接成記憶的絲線,交織纏繞,講述過去的秘密。


共創,讓時光被看見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裡1號想借用大家的手錶或時鐘,等你一起聆聽時光流淌的聲音。嘀嗒、滴嗒,向前走的,可能是即將拓展的道路項目,或是另一種未來。我們希望能是後者。

共創,讓參與變更多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復園裡1號希望通過公益售賣,用所得收入支持周邊居民和各地藝術家的工作坊。在藝術節時,為復園路開展各式的藝術項目,留住這份回憶。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這組《老房子》的明信片,素材來自於臺江區的南禪巷。創作者在2015年畫下它們,來紀念這些已經消失的建築。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臺江區南禪巷附近的老房子被拆遷,年輕人再也找不到兒時的回憶,只能在作文紙上寫下情書,一筆一劃,用筆觸描繪它曾經的輪廓。這些情愫孕育了這組《城市情書》的帆布包。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這組《城市·貓》的帽子,是因為拆遷後有的人搬了新家,導致很多的貓、狗被遺留在原址,它們漸漸地變成了流浪的動物,隱匿在這些老房子的各個角落裡。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這組《你醒醒》的明信片,是創作者出於觀察到當代青年的狀態,期待大家能關心自己腳下的土地。

或許你永遠不知道,哪些人事物不經意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在離別到來之前,留下你的痕跡吧。

復園路

國際藝術節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時間

2019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

地點

福州市倉山區復園路

參與共創

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復園裡小裡子

回覆磚頭、葉子、時間

參與相應共創項目


下方二維碼裡

藏著復園裡1號自己的聲音

藏著這些人保護復園路的故事

希望你在其中留下聲音

為保護復園路出一份力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我們只能讚許一邊流淚一邊追求的人

真理不存在於無愛的人身上

-END-

一個聲音,在破壞到來之前保護復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