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MPV俗稱“麵包車”,它是“成也麵包、敗也麵包”。像麵包一樣富態飽滿的造型,讓它的車內空間輾壓其它車種,曾經成為歐美家庭的主力車型;但這種臃腫的體態,並不合年輕一代的胃口,導致MPV銷量近年來在全球市場都顯著下滑。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現在美國市場上在售的MPV僅剩寥寥數款


MPV的市場被擅長crossover(交叉、混合)的SUV蠶食,一些SUV“混合”了MPV的設計理念,推出了空間較大的6座、7座車型,入侵了MPV的傳統地盤。

你能“混”,我也能“混”。MPV也不甘沒落,通過crossover的手段,向對手發起反擊。

▍MPV還能怎麼“混”?

先來看一款MPV的當紅車型,比亞迪的宋MAX。

宋MAX月銷連續過萬臺,在MPV裡算得上是一個爆款了。這款車“爆”在什麼地方?主要是顏值;顏值“爆”在什麼地方?主要是“減肥”;通過什麼方式減肥?向轎車方向“混”。

宋MAX是MPV和轎車進一步crossover的成果,它借鑑了近些年轎車一些流行的設計手法。但你看它的車頭設計和前臉,完全就是轎車化的;車頂那根漂亮的曲線,借鑑了溜背式轎跑的設計手法;車身側面鋒利的腰線也是轎車流行味道。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比亞迪宋MAX是轎車化的MPV


宋MAX“混”得很成功,既減了肥,又沒有損失太多車內空間。轎車化的外形,一掃人們對於傳統MPV笨拙臃腫的印象,人們欣然接受了這種MPV的新造型,並樂意為它買單。

再來看一款“混”得更狠的MPV,雷諾的Espace。

在轎車化方面,雷諾Espace用到的設計手法跟宋MAX差不多,只是腰線處理圓潤一些。這款車最大的特點,是大膽“混”入了SUV元素,底盤比上代升高了40mm,最小離地間隙達到160mm。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雷諾Espace“混”入了轎車和SUV的設計元素


雷諾Espace是MPV的鼻祖之一,最新一代的設計也非常具有想象力,破天荒地把MPV和轎車、SUV“混”到了一起。但遺憾的是,MPV最核心的優勢——超大車內空間——不幸給crossover掉了,新一代雷諾Espace車身長達4878mm,第三排空間卻侷促得可憐,淪為“kid-only zone”,只適合兒童使用。

▍吉利嘉際的“瘦身”秘訣

吉利嘉際在概念車階段就收穫了很高的關注度,主要是因為它的造型非常驚豔,車身姿態優雅、線條流暢,完全擺脫了傳統MPV的臃腫,還給人一種未來感。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吉利的MPV在概念車階段就引發強烈關注


量產的嘉際基本保留了概念車的造型特徵,當實車讓我們看得更真切時,又能發現一些更有意思的東西。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吉利嘉際與概念車高度相似


為了直觀地看清吉利嘉際是怎麼“混”的,我們請出MPV界的經典車型本田奧德賽,對比看看嘉際在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

上一代本田奧德賽也曾試圖變革,車身壓低,看上去有些旅行轎車;由於在內部空間方面犧牲太多,這一代又迴歸傳統些的“麵包”造型。

直觀看上去,吉利嘉際和本田奧德賽已經不太像一類車,整體比例上,嘉際顯得修長、輕快,有旅行轎車的味道,而它的某些部分又像轎跑和SUV——面對嘉際,你隱隱約約地感覺它像某種車,但又說不出來到底像什麼車。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本田奧德賽(上)與吉利嘉際(下)的設計大異其趣


實際上,為了保證車內的空間,嘉際的車身比較高(燃油版和48V輕混版為1690mm,PHEV插電混動版為1713mm),跟奧德賽(1697mm)接近,車長(4706mm)比奧德賽(4845mm)還要短——為什麼嘉際看上去就沒有傳統MPV的臃腫之感?

一個秘密在於,嘉際的車體比較寬(1909mm),高和寬的比例接近轎車;而奧德賽車體相對窄一些(1802mm),窄車身在視覺上會顯得更高。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三款車的車身尺寸數據


嘉際還用了很多設計手法去對車身進行“削薄”處理。

嘉際的離地間隙達到165mm,比一般MPV明顯要高,達到城市SUV的水平,而底盤高出的這部分是懸空的,不佔用車身側面積,所以,嘉際的側面看上去沒有那麼“厚”。

嘉際的車身下沿有一條黑色裝飾,在視覺上與帶有漆面的車身分成兩部分,車身看上去就被“削薄”了一層。這種黑色“裙邊”也是SUV車型常用的設計手法,可以讓車子看上去帶點野性。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車體下沿的黑色裝飾板可以“削薄”車身


從前輪輪眉處開始,嘉際有一根向後拉伸至車尾的腰線,線條硬朗,並且越往後,腰線外凸越明顯,存在感越強;腰線與下方一條鋒利的裙線呼應,在視覺上把車身側面切分成幾個部分。這樣一來,嘉際的車肚(車身側面窗線以下部分)就顯得收縮了一些,而且帶出肌肉感。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銳利的腰線和裙線讓嘉際側面有肌肉感


而奧德賽的車身側面是同一種顏色,腰線和裙線都比較柔和,只是點到為止,所以,它的側而看上去是一個整體,顯得“車肚”很厚,車身很高。

嘉際的車輪輪拱比例更大,做出外凸造型並且有明顯的輪眉。這也是借鑑了SUV的設計手法,可以在視覺上顯得車子下盤更強壯,同時,大輪拱可以分去一部分車身側面面積,為“車肚”減輕點負擔。

另外,嘉際的車頭也是轎車化的,車頭不像傳統MPV那樣短促,車肩(前輪輪拱上方部分)比傳統MPV薄,這也能讓它顯得更“輕快”。而奧德賽這種厚厚的車肩,也在強化MPV“憨厚”的感覺。

嘉際的車頂線條運用了轎跑式的設計元素,從後傾的飛箭式A柱一直延伸至D柱並微微下壓,同時配合下車窗線上揚收窄的設計,烘托出懸浮式車頂“輕溜背”效果。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嘉際的車頂曲線,引入了轎跑的設計手法


通過各種設計技巧,吉利嘉際車身舒展流暢,不誇張地說,是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具顏值的MPV”。


▍嘉際延伸了MPV的邊際

吉利嘉際可謂MPV的“變革者”,它完成了MPV的一次重要進化。

各個車種之間互相crossover、互相融合是個趨勢,但無論怎麼“混”,看家的本事不能丟。轎車的操控感覺、SUV的通過性、MPV的超大空間,這是在crossover時必須守住的底線,否則就“混”得不倫不類,失去了存在的根本價值。

與雷諾Espace的思路一樣,嘉際crossover了轎車和SUV的一些元素,進行了“三體融合”。這款車真正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在於它找到了“三體”的平衡點,既混合了其它車種的優點,又沒有丟掉一款MPV賴以安身立命的核心優勢:空間。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車內空間佈局是MPV設計時的一個核心點


MPV的空間之所以大,一方面而是因為車身比較高,車內空間可以向上拓展;另一方面是車頭佔車身的比例比較小,車內空間可以向前拓展。而高車身和短車頭,正是造型臃腫的根源,造型與空間的矛盾,多年來一直困擾著MPV。

當吉利嘉際的實車與媒體見面後,一個大疑問已經解開,嘉際動感流暢的造型,並不是以犧牲車內空間為代價換來的。

MPV的一大優勢是靈活的座椅佈置,吉利嘉際的三排座椅,有2+2+2、2+2+3、2+3+2三種佈局方式,可實現16種座椅基礎組合。其中第一排和第二排座椅有“暢睡模式”,椅背可向後調整165°,讓乘客以舒適地姿勢半躺在座椅中。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嘉際提供了多種座椅組合和空間利用方式


多數MPV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空間都能保證,真正考驗MPV功力的是第三排,而我們中國人特別在乎MPV是不是“真7座”。從一些媒體報道的實車體驗來看,嘉際第三排可以滿足成年人的乘車需求,對於一款車長4706mm的車來說,這真的是難能可貴了。


吉利嘉際,目前“混得最好”的一款MPV


▲媒體實測嘉際第三排座椅空間(圖片來自太平洋汽車網)


高底盤、高車身、大空間,與流暢動感的車身,是天然存在矛盾的,這不僅是造型設計上的難題,更是造型設計與工程技術協調上的難題。吉利嘉際的特別之處,不僅在於它的顏值,更在於它突破了MPV既有的邊界,提供了MPV與轎跑和SUV融合的一種新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