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祕

清白做人——皇城村

在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晉城市,坐落著一個明清古堡式的小村莊,皇城村。明代宣德年間,陳氏先人帶領族人從山西澤州遷居到這裡,他們以煤炭起家,兼做鐵鍋生意,歷經數代積累,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家族。500多年來,陳氏是皇城村人口最多的姓氏,對晉城周邊的文化傳承影響深遠,每年得農曆九月初九,皇城村人都會聚集在村裡的陳氏宗祠,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做準備,和其他家族隆重的祭祀過程不同,陳氏家族的祭祖儀式顯得十分樸素,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他們的貢品,清清白白,淡淡素素,這是陳氏三世祖陳秀,為官十載,清清白白,最後他有一個遺言,我們這個清白人家以後上祭不要奢侈,按照平常吃的,平常用的,這就是從三世祖陳秀立下的規矩,陳秀是陳氏家族最早步入仕途的人,他在為官期間,擔心家中子女因缺乏父親管教而走上歧途,於是他寫下了“濁富非吾志”這樣的家書,告誡子女做人不要存有私心,不能 貪圖不正當的錢財。族人把陳秀的告誡鄭重地寫入家譜。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500多年來,陳氏家族祭祖傳統從未改變,這些看似素淡的祭品,蘊含著陳氏先祖訓誡後世子孫的格言。每年,後世子孫都要在祭祖儀式上,緬懷先祖定下“清白做人,認真做事”的規矩。祭祀上陳氏子孫大聲朗讀“官至極品,不忘耕讀傳家,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做事。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評價:陳氏的這個家訓一直傳到今天我們都可以看到,它是起了一個精神引領的作用,無論是達還是窮,都要清白,都要乾淨,在每件事情上都要兢兢業業,竭盡心力。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在先祖的教導下,陳氏家族培養出不少德才兼備的人,一代名臣陳廷敬,輔佐清代康熙一朝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成為家族子孫學習的典範,陳廷敬為官53年,擔任過左都御史,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和文淵閣大學士,對康熙王朝的文治武功以及康乾盛世的形成起到了推動作用,更為難得的是,陳廷敬善始善終,死後猶獲殊榮,康熙讚譽他,幾近完人,褒揚他不僅為官盡忠盡職,還有一心為公的清廉品德,陳廷敬的為人和素養都與陳氏家族良好的家風和教育環境有很大的關聯。康熙元年,陳廷敬回家探親,他父親很高興地說:“我平常知道你為官乾淨,這是你的大孝”,等住一段時間要走時,他母親對他說,“你的盤費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我對你說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你給國家辦事,給朝廷供職,一定要乾乾淨淨”。父親的話裡有欣慰和表揚,母親的話裡則是對他的鞭策,從四面環山的小村莊,走到紫禁城的朝堂上,為官50多年裡,陳廷敬始終恪守家規祖訓,保持清廉的本色。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在陳廷敬擔任左都御史期間,他整治吏治,嚴肅風紀,對官員的腐敗行為給於有效制約,他在監督他人廉潔為官的同時,也一直嚴於律己,率先作則。相傳,陳廷敬在監督鑄錢時,有人從廢銅堆裡發現了一枚秦代銅錢,說古錢是吉祥物件,可以辟邪,就請陳廷敬戴在腰間,當時他不以為然,後來一想不對,我曾經發過誓,不沾國家一分錢,這個舊錢我也不能沾。新錢鑄造完成後,下屬送來一批樣錢請陳廷敬過目,結果不慎將一枚銅錢落了下來,看到兩枚銅錢,陳廷敬自感慚愧,變親自把他們還了回去,為了這件事,陳廷敬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文章叫《二錢說》,這《二錢說》表明自己管錢而不能貪錢。廉由心生,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為,只有內廉於心,才能外廉於行,這一點陳廷敬不止做到了而且堪稱典範。到了晚年他檢點自己一生,清廉自守,果然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於是寫詩到:“不負當年過庭語,先公曾許是清官”。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康熙四十九年,陳廷敬奉旨編纂一部大型字典,這就是後世留傳的康熙字典,相傳陳廷敬在編制這部字典時以年過七旬,但他依然認真履職,從不以老病推託,康熙巡查時感動於這位白髮蒼蒼老人一絲不苟地編制字典,於是就揮灑潑墨,給陳廷敬用他的晚號題下了“午亭山村”這塊匾額,還題寫了一副楹聯“春歸喬木濃郁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氣”以示對陳廷敬一生功績的最高褒獎。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一代一代耕讀傳家,一代一代耳瀆目染,清白二字也成為陳氏後人做人為官時銘記在心的戒律。明清兩代,陳氏家族人才輩出,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

小村莊,大道理,為你解讀,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