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玩游戏要不要管?教你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游戏观

说到游戏,如今很多家长都表示深恶痛绝,他们觉得游戏本应该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但如今却成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争吵的源头。很多家长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玩游戏,怎么说都听不下去,如今关系也僵了,成绩也搞不好,都变得非常痛恨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要不要管?教你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游戏观

其实不然,"游戏"本身并不都是坏处,如果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其实每个游戏都是一种思维方式。玩游戏的本质,就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而游戏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激励和趣味性而已。

国外率先尝试游戏化教育 众多学生开始产生兴趣

就比如在德国一家少年商学院进行的"游戏化教育"尝试,其中有一名14岁的初中生娅闻在参观旧国家美术馆的时候,导览老师给每人发放了情景化小卡片,将一些晦涩的美术知识通过PS加入了当下的生活元素,让孩子们参观的同时,也能学到美术知识。如此的"游戏化教育"体系极大的吸引了娅闻对美术的兴趣。

孩子喜欢玩游戏要不要管?教你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游戏观

商学院的课程设计总监Evan表示:把课程"游戏化",是这个游学活动变得好还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中还包含着其他关键性因素:团队、反馈、激励、沉浸感。

就如同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重大意义,通过给学生设置任务形成各种各样的挑战性游戏,就想升级打怪,引导学生正确的前进方向,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借助团队协作促使学生在进行创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投入更大心力,不断找出新方法,进行组合,优势互补。

游戏化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游戏观念

除此之外,在09年由乐安东和李旸这对夫妻创立的"榕树根"儿童教育中心,将孩子们的兴趣和游戏进行结合,开发了各种有意思的"游戏化教育"课程,他们发现,单单的说教式、精英式教育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效,但是借助木偶戏、摄影、自然创作、舞蹈这类开放性运动的课程,却让孩子们萌发出学习的兴趣。

孩子喜欢玩游戏要不要管?教你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游戏观

其实从古至今,如何教育下一代被广泛认为是无法解决的一道难题,但是现如今出现的"教育+游戏"的方式,却似乎让很多家长在瞎捉摸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如同李旸给"游戏化教育"归纳的三中方式。第一种是单纯地瞎玩、疯玩,在自然中放肆成长。第二种方式,则是将游戏融入课程活动中。第三种方式则是社交游戏。

在中国,玩是稀缺的,也很难被理解。很多时候,父母都是以自己认知的方式在教育孩子。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游戏化教育"的方式都是有效的。在当下这个多元、巨变的世界里,他们能做的,就是发现孩子喜欢的事物,给予他们最适合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对于一个成绩不好的坏孩子,用他喜欢的方式,给予他温暖,帮他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要比不停的约束管教鞭挞,要来的容易得多。

教育本身其实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针对不同的孩子制定专属游戏,从而给他们带来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