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穩天氣知多少?

近日,隨著霧和霾天氣的出現和持續,“靜穩”天氣這個詞也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那麼靜穩天氣指的是什麼呢?靜穩天氣通常指近地面風速小、大氣穩定的一種底層大氣特徵,大氣持續靜穩,易形成霧霾天氣。如遇大氣層結比較穩定,混合層高度降低,就會形成靜穩天氣,導致垂直方向無明顯擴散,水汽、汙染物在近地層積累;此外,山地、丘陵、盆地等特殊地貌易阻礙空氣流通,降低大氣自淨能力,汙染物不易在水平方向傳輸擴散。

靜穩天氣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由於秋冬季節低層大氣穩定低、不穩定能量小易形成穩定的大氣層結,大氣混合層高度較低,導致靜穩天氣發生頻率高。

靜穩天氣和霧、霾有什麼關係?靜穩天氣是霧、霾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秋冬季由於地面夜間的輻射降溫明顯,大氣低空容易出現“逆溫層”,空氣的水平、垂直方向交換流通能力變弱,空氣中排放的汙染物被限制在淺層大氣中,並逐漸集聚。從氣象學角度來看,有霧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大氣比較穩定,而穩定的大氣又容易使汙染物聚集。

由於靜穩天氣造成的重汙染天氣嚴重影響城市的能見度,同時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受空氣顆粒汙染物長期影響,可引起急性和慢性支氣管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