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霧只能影響交通和空氣質量?竟還有這些危害

中國天氣網訊 近幾天,我國中東部大霧瀰漫,到處白茫茫一片,網友戲稱“已經成仙”。大霧是秋冬季常見的天氣現象之一,造成能見度降低、空氣質量下降等。除了這些大家司空見慣的影響,大霧竟然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危害和好處!

大霧還會“放電”?致電網大面積斷電

說到大霧對交通的影響,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霧造成高速封閉、航班延誤。其實,大霧還可能引發“霧閃”現象,造成輸電線路短路、跳閘等故障,造成電網大面積斷電,致鐵路停運、工廠停產、市民生活斷電,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日常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所謂霧閃,就是在強濃霧天氣中,空氣中水汽含量相當大,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汙染物較多,使電線受到“汙染”,導致含霧空氣導電率劇增,電路出現短路、跳閘等事故。

沿海地區的地區的平流霧中含有大量鹽分,遇到輸電線路上的絕緣瓷瓶,鹽分便會大量聚集,引發霧閃現象,也易造成斷電事故。

大霧遮天蔽日 農作物“吃不飽”

霧對農業生產也有不利影響。長時間的大霧遮蔽了日光,妨礙了農作物的呼吸,使農作物對碳水化合物的儲量減少,延遲開花、生長不良,從而影響產量和質量。每年山東半島沿海一帶小麥楊花期間,正是海霧多發期。如遇上持續幾天的海霧,常導致小麥鏽病的發生,嚴重時會減產2至3成。

大霧聯手汙染氣體 變身古建築“殺手”

大霧本身是純淨的,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汙染氣體與水汽結合,形成酸霧,就會腐蝕城市建築、歷史雕像等。古希臘、羅馬的一些建築浮雕、石雕等受酸雨、酸霧等的腐蝕,面目變色、變髒,甚至輪廓不清晰。這些雕像主要原材料為石灰石和大理石,而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跟酸霧、酸雨等接觸會轉變成一種粉碎性物質硫酸鈣。

要想在大霧天聲音傳得遠 說話請低沉

大霧發生時,空氣中含有大量水滴,還會對不同頻率聲音的傳輸產生影響,一般低頻音傳得更遠。船隻在海上或河湖航行時,如遇大霧天氣,一般會吹霧角發出低沉的低頻音,以警示來往船隻。

聲音通過介質傳播,如金屬、水滴、空氣等。大霧時,空氣中含有大量水滴,會影響聲音的傳播。通常,高頻音(生活中為極細的聲音,蚊子飛在耳邊嗡嗡嗡的聲音、手機的震動聲等)的聲波較短。為了傳播高頻音,空氣必須快速來回移動。高頻音的聲波被霧中的小水滴數次反射和折射,損耗掉部分能量。相反,低頻音(在生活中表現為低沉和較粗的聲音,比如風聲、水泵、變壓器、打雷的聲音等)聲波較長,空氣傳播時的移動速度和頻率較慢,聲波損耗的能量較少。因此,在大霧中,低頻音在傳輸過程中受損更小、同時傳得更遠。

嫌棄大霧影響空氣質量? 有人通過它收集淡水

大雾只能影响交通和空气质量?竟还有这些危害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霧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擾,但也創造出很多意外的驚喜。我國許多山嶽著名的雲海景觀,就是大霧的功勞。“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描述的霧凇景觀,也離不開大霧的出現。

大霧除了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對於乾旱地區的人們和動植物來說,更是非常寶貴的淡水資源。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高大的紅杉生長所需水份的30%至40%都來自大霧中的水滴。在非洲沿海地區,很多動物和昆蟲將霧水作為主要生存水源。同時,在非洲的納米比亞、南非,亞洲的阿曼、尼泊爾,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等國,人們利用霧水收集器來收集霧水。霧是一種隱性降水,收集霧水就是把隱性降水變為顯性降水,可以適當緩解當地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霧水收集器通常是為網狀或柵欄狀,配備邊框和水槽等。這一設備無需能源驅動,主要依靠氣溫波動來收集大霧中的液態水,因此頗受欠發達地區的歡迎。通常,霧水收集器可將大霧中2%至10%的水汽轉換為液態水。

和雨、雪、風一樣,大霧是天氣現象的一種,會在秋冬季反覆出現。儘管大霧給我們帶來不少煩擾,但也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趨利避害,才能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