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親兄弟培育出“紅棗豬”

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親兄弟培育出“紅棗豬”

圖為龐根元介紹“紅棗豬”飼養情況

"紅棗豬",一個多麼新鮮獨特而誘人的名字。10月9日上午,筆者走進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福盈園養殖專業合作社要看個究竟。只見300頭“紅棗豬”膘肥體壯、白裡透紅,油光錚亮,富有彈性,正朝著筆者頑皮地嗷嗷直叫,甚是惹人喜愛。

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親兄弟培育出“紅棗豬”

圖為“紅棗豬”滿圈

據瞭解,這種“紅棗豬”飼養以食用柳林紅棗和本地玉米碎末為主,另伴有穀糠和秸稈粉末,會使育肥豬加速血液循環、全身皮膚泛紅,肉質更加細嫩、含有紅棗的清甜味,富有各種維生素、營養價值更高。“‘紅棗豬’還未出欄,就有貴州的客商急著下訂單購買,我對‘紅棗豬’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52歲的養豬人龐根元自信滿滿地向筆者說道。

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親兄弟培育出“紅棗豬”

圖為飼養“紅棗豬”購進的柳林紅棗

龐根元與弟弟龐喜元曾在省城太原合夥經營“紅棗豬”生意,經過多年辛苦打拼,攢足人脈和賺夠第一桶金後,不忘家鄉養育情,毅然返鄉創業回報父老鄉親。親兄弟二人於去年冬天合夥投資150萬元,成立了福盈園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現有6個圈舍,兩個庫房,今年一期飼養的300頭“紅棗豬”即將出欄,二期200餘頭“紅棗豬”到年底也將出欄。出欄“紅棗豬”毛重可達125公斤至150公斤,每公斤售價在16元至18元之間,除去成本,每頭“紅棗豬”的純利潤均在1000元左右,當年收益可達50萬元。飼養“紅棗豬”所使用的玉米、穀糠和秸稈均來源於赤土溝、小西莊等周邊村莊,每年可就近消化約50萬公斤玉米,5萬公斤秸稈和5萬公斤穀糠,有效帶動了周邊村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合作社現正處於擴建期間,擴建後還將增加人工,可讓周邊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加收入。(記者石俊文 安計榮)

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親兄弟培育出“紅棗豬”

圖為龐根元接受媒體記者採訪

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親兄弟培育出“紅棗豬”

圖為培育的“紅棗母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