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

好久没写影评了,最近闲的无聊去看了一部叫做《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文艺片。之前看到网上一片负面吐槽,本来也不太想看的,看那海报,也不是我太中意的题材,现在伪小资作品很多,国产文艺片我一直是不太看好的。也实在是最近没啥可看的好片子,闲极无聊就打算搂一眼。

让我没想到的是,从电影一开始,某种熟悉的情绪和氛围居然一下子就把我拖了进去,我下意识的觉着这部电影,并非是大众所评判的模样。好电影就如这般,看上5分到10分钟,基本就能断定是好是坏了。很抱歉!这部2个多小时到电影我从头看到尾,一分钟都没有睡着,并且看得津津有味。这是一部很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很有文学性。作品没有宏大叙事,去中心化,与传统讲故事的电影表现方式非常不同。整部电影靠一种情绪表达与情境碎片化的拼贴方式呈现效果,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符号和隐喻在全片中四处散见,比如苹果/红头发/乒乓球/火把/钟表等等,同时支撑整个作品的基础结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结构,相反是这些符号化的串烧。作者靠一种天赋直觉在完成作品,所有的故事发展的正常逻辑都被破坏掉,用一种即写意,又克制的影像语言,很跳跃的表达出来。而且令人惊奇的是,这部作品,细致到每一个场景,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创意都呈现出不俗,寓意非常考究。除了人物对话有点小矫情(文艺青年的中二语言,尚能接受)之外,基本看不出这片儿有啥毛病。无论从试听角度,还是作品的完成度上,都在中上之列。尤其灯光摄影配乐,相当体现高级文艺片的水准。

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对于看惯了线性思维作品的人,对于这种非线性的表达方式,大多都会不太习惯,甚至看不懂。因为它打破了你的观影习惯,我的建议是,以后再有这类电影,先别急着下结论。艺术片有很多种分类,文艺作品需要多元化。讲故事也有千万种讲故事的方法,这也是先锋艺术家一直在探索的事情。对于这种直觉类,意识流的,逻辑破坏性强的作品,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不要看不懂,就一锤子打死。

另外,不得不说一个代际差异。尽管很多人不喜欢被贴上代际标签,但很明显,这位89年出生的年轻导演,其作品风格与他的前辈们,比如贾樟柯,侯孝贤等相当不同。虽然都是在讲述小镇故事,他们的讲述方式完全不同,也具有时代特征。他的作品比贾樟柯更有现代意识和个人体验。在当代,后现代,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并不新鲜,但要把它表达好,表现出色,不是一件易事。让人欣慰的是,这部作品,情绪流畅,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以前我经常批评一些文艺片,理由是,很多作品虽然弱化了故事性,但在情绪表达的流畅度都非常糟糕,为了让人看不懂而拍不懂,也就是说装逼装大发了,这种毛病在不少成腕儿的导演作品中也会出现。而这位叫毕赣的年轻导演作品中,却没有这种毛病,基本还是遵循着一种朴实的审美哲学,靠一种天赋直觉完成作品的起承转合。

至于影片后半部60分钟长焦跟拍,此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但凡有一处出现问题,全部要重来。个人认为这段“长焦”的情境设计,也非常有意思。画面设计通透而又荒诞,非常具有小镇文化的后现代美学,好作品就如这样,即使在一个非常脏乱差的地方,也能拍出高级感和洁净感。这段移动长焦个人认为可以载入史册了。另外,结尾也非常漂亮干脆,从旋转的房子,直接移动到未燃尽的烟花,点题人物对话中的爱情永恒与短暂的讨论。这段长焦的结尾收的非常漂亮。

不得不说,这虽是个爱情故事,与惯常的讲述爱情故事的方式极为不同。甚至可以说作者在这个作品中表达了一种极致的浪漫。这种浪漫的感觉,不是一个看惯琼瑶剧的人能理解得了的。它更深沉,也更绝望。(文:黄雯)

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