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類的本質到底是不是復讀機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一個風靡 ins 的雞蛋

最近一個雞蛋打破了 Instagram 點贊記錄,在 10 天之內點贊數超過 2500 萬成為了ins 上點贊最多的圖片。截止今天(1 月 18 號),點贊數已經超過了4700 萬,並且還在蹭蹭上漲。

更神奇的是,沒有人知道發佈這張照片的用戶是誰,這也是他在 ins 上發佈的唯一一張照片。

但單純的看用戶名 “ World Record Egg” (世界記錄蛋),就可以 get 到圖片製造者的“野心”。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看到這枚蛋的真面容是不是有些失望?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大家平常家裡吃的雞蛋,卻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集體點贊。是這屆網友的審美下降了?還是大家都太閒了?

在這枚神蛋出現以前,Instagram 上的點贊記錄保持者是位美國大名人——卡戴珊家庭的 Kylie Jenner。

2018 年 2 月,Kylie Jenne 公佈了一張她和自己剛剛出生孩子的合照,獲得 1800 多萬的贊。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需要注意的是,Kylie 的 ins 粉絲有 1.23 億。

這個記錄是由卡戴珊家族長期以來積累的名氣、Kylie 在年輕人中逐漸積累起來的關注,加上這張照片“溫暖靜好”的風格所疊加產生的。

但這張簡簡單單的雞蛋照片,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刷新了記錄。

如果你去問大家點讚的原因,回答也是千奇百怪。

有網友說,給這張圖點讚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很簡單,普通,很生活;有些人是看到大家都點贊,就加入了這個“潮流”中;不過也有一些網友,就是單純地希望可以一起創造這個“世界記錄蛋”。

前有神奇雞蛋,後有啥是佩奇,刷屏的事似乎每天都在產生。有網友調侃說,人類的本質就是一臺復讀機,不斷地重複前人的行為和話術。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有那麼多“復讀機”。

“復讀機”是天性使然?

其實“復讀機”現象在生物學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可以形容——“Meme”(迷因)。

這個詞最早是由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1976 年)中提出。

Meme 來源於希臘語單詞 mimema ,意思是“被模仿的東西”。

道金斯將 Meme 描述為一種文化傳播形式,是人們相互傳遞“社會記憶”和“文化觀念”的一種方式。

迷因會不斷地傳播自己,不斷地追求對自我的複製。就像 DNA 和生命會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一樣,Meme 文化也會從一個頭腦傳播到另一個頭腦。

通俗點講,迷因可以說是高階版的“刷屏”。有很多和文化相關的東西,比如圖片、音樂、行為,甚至是思想,都會被一小部分人使用然後傳播給更多的人。

大家傳播的原因其實都很簡單,可能是因為共鳴,也可能是追風,甚至單純為了好玩。雖然理由各不相同,但產生的“洗腦效應”是無法想象的。

被迷因文化“包圍“……

在某種程度上,社交媒體的文化影響幾乎完全是建立在模仿行為之上的。我們身邊其實有著大把“迷因”的例子,隨手舉一舉:

# 迷因文化之圖片/表情包

1. 假笑男孩

憑藉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假笑男孩被做成了各種各樣的表情包在網上廣為流傳。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假笑男孩表情包

2. 王思聰吃熱狗

王思聰吃熱狗的圖片,在微博上被轉發改編,甚至出了各種周邊、微博抽獎,可以說是火熱一時。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王思聰吃熱狗原圖與漫畫版

# 迷因文化之現象

前幾年興起的“冰桶挑戰“就是一種迷因現象。它是美國波士頓學院前棒球選手發起,要求參與者發佈自己被冰水澆全身的視頻內容,還可以要求指定的人也來參與。

並且規定,被要求接受挑戰的人必須在 24 小時內接受,或者就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捐出 100 美元。

這場挑戰從美國傳遍全球,到最後很多參與者甚至旁觀者都不記得是誰發起的,或者是為了什麼而進行挑戰了,但這個事件卻被很多人記住。

再想想微信群裡父母常轉的“緊急通知”……你和父母的聊天對話……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 迷因文化之流行語

“知否知否…”,“官宣”,“我們”等很多從微博上流傳的流行語是另一種迷因的體現。

這些流行語都來自於明星,一開始的傳播者,大多是他們的粉絲。

一旦當很多的人在平臺上發佈類似的文體,就會形成一種傳播。

也許你說不出這類文體的好,但好奇心和跟風的心理,會讓很多“吃瓜群眾”也開始使用,就形成了迷因事件。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知否體的官方解釋

當“溫度”褪去後,很多事情也許我們已經沒有轉發的動力,但那幅圖片和事件本身,還是會深深的“複製”在我們腦中,也許這就是迷因的力量。

“復讀機”也可以很酷

迷因文化所帶來的關注度和粉絲量,也暗含了一些營銷機會。

一旦產品發生了“迷因文化式”的傳播,就會獲得指數上的粉絲量激增。在這樣龐大的粉絲基數上,再去做一些營銷會比從小數量積累粉絲要相對容易很多。

比如這次“雞蛋事件”,很多品牌和 KOL 都參與其中,比如奢侈品牌 BUBERRY,甚至包括 Kylie 本人。

啥是Ins神蛋?啥是佩奇?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不是复读机

但沒有任何一條的點贊數超過了雞蛋本蛋。

只依靠迷因去做營銷是有一定風險的,商家很難去判斷自己的產品是否有讓廣大網友跟風的可能。因為迷因文化總是會在意想不到的,甚至看似毫無意義的方面發生。

然而迷因的存在對於文化的存續和進化來說,是不可缺少的。

“復讀機”的我們,乍一看每個人都一樣,可是新的要素始終在生成。細小的改變不斷累積才是人類生活的核心。

迷因有時候也是一個很酷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