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近年來,中國船舶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鄰居棒子一樣十分強勁。2017年,造船新接訂單量排名首位的是中國,713萬CGT(修正總噸),韓國和日本分別以574萬CGT和182萬CGT分列第2、3位。2018年棒子發力,船企接單量共計251艘、1236萬CGT,佔比達到42.7%,遠超其他各國穩居全球第一;中國則下降到第二名,2018年接單量僅有463艘、931萬CGT,佔比32.2%。雖然軍用船舶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兩國的PK並沒有停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FFX-I仁川級護衛艦

不像鄰國日本一百年前就已建成稱霸東亞的強大海軍,韓國海軍始終保持適度規模,小步快跑發展了3型驅逐艦後,又在護衛艦建設上穩步發力。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替換蔚山級、浦項級、東海級等小型護衛艦,韓國海軍提出了隱身導彈護衛艦計劃FFX,採用“一家設計、多家建造”的模式。雖然1998年就開始招標,直到2006年,韓國國防事業廳才選定現代重工負責基礎設計。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

2008年李明博上臺後,將FFX-I型未來護衛艦噸位降至2300噸,數量仍為6艘,就是“仁川”級護衛艦;批准建造第2批未來護衛艦即FFX-II型護衛艦,噸位較“仁川”級更大,即目前的“大邱”級護衛艦,計劃採購8艘;總共計劃採購20~22艘未來護衛艦。韓國對於FFX護衛艦的定位是近岸防線的中堅主力,以反水面作戰、近岸巡邏為主要任務;此外,FFX也能編入以獨島號兩棲攻擊艦、韓國未來航空母艦為核心的大洋艦隊擔任周邊警戒任務,因此FFX必須擁有優於韓國現有護衛艦的海上持續作業能力與耐海能力。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FFX-II大邱級護衛艦

FFX-I型,即仁川級,現代重工和STX海事各建3艘,首艦仁川號2010年開工,2013年1月服役。仁川級體現了韓國造艦工業的進步,尤其是艦體隱身設計、系統模塊化等方面。艦艇設計採用CAD,船體流體力學與強度計算、三維立體結構設計、艦內管線及電力網線整體佈置以及鋼板施工時的計算機控制切割廣泛採用計算機技術。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垂直髮射紅鯊反潛導彈

仁川級將反水面與反潛作戰視為主要任務,艦上大量採用進口歐制和美製成熟裝備,主桅杆一部法國泰雷茲輕型相控陣雷達,艦首一座美製MK-45 127mm艦炮,艦橋艏樓上方一座美製MK-49拉姆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艦舯可安裝2~4座4聯裝韓國自產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有直升機庫可操作一架超級大山貓,機庫上方安裝了一座密集陣近防炮和ADD聲導魚雷干擾彈(看來天安艦的教訓很深刻)。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K-SAAM“海弓”近程防空導彈實現一坑四彈

FFX-II型,即大邱級護衛艦,是仁川級護衛艦的後繼型號。2010年2月24日,韓國啟動FFX-II的計劃,首艦已於2016年下水,計劃建造8艘。艦長122米,寬14.2米,標準排水量3100噸,滿載排水量3650噸,與“仁川”級相同,“大邱”級也採用柴燃聯合推進,只不過將“仁川”級2臺通用電氣公司LM2500型燃氣輪機換為1臺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MT30型燃氣輪機,動力更為強大,最大航速超過30節。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羅羅的MT30型燃氣輪機

除艦炮、反艦導彈、魚雷、近防炮相同,大邱級武器裝備最大的升級在於前部安裝了2座8聯裝K-VLS垂直髮射裝置(初衷是為解決MK41無法兼容韓國自產導彈問題),作為一款通用VLS,目前可以兼容“紅鯊”反潛導彈、“玄武-3”型對陸巡航導彈和“海星”反艦導彈發展而來的“TSLM”對陸巡航導彈,未來還將會增加發射K-SAAM“海弓”近程防空導彈的能力。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海星”反艦導彈發展而來的“TSLM”對陸巡航導彈

另外,陸基KM-SAM“天弓”中程防空導彈,由俄羅斯阿爾瑪茲·安泰設計局和LIG未來合作研製,部分採用了S-350防空導彈技術,最大射程40公里,參照俄羅斯“魯道特”垂直髮射系統,也具備上艦的潛力。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KM-SAM“天弓”中程防空導彈

在大邱級建造的同時,韓國緊接著又推出了FFX計劃第三階段的產物,FFX-III型護衛艦,該艦排水量上升300噸左右。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FFX-III型護衛艦

FFX-II的雷達仍為一具泰雷茲SMART-S MK-2 E/F頻輕型相控陣雷達,韓國獲得了泰雷茲的技術轉讓,由韓國LG集團下屬的LIG未來(LIG Nex1)電子集團負責,國產化版本稱之為LIG Nex1 SPS-550K。FFX-III最大的區別是主桅杆上換為荷蘭七省級、德國薩克森級護衛艦裝備的APAR四面固定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泰雷茲SMART-S輕型相控陣雷達

如篇首所言,韓國軍艦成功出口泰國,擊敗的對手正是我們的主力054A以及衍生的外貿護衛艦。這艘名為Tachin(舷號“471”)的護衛艦,2019年初抵達泰國,途中經停香港。Tachin護衛艦的建造合同簽署於2013年8月7日,2016年5月16日開工建造,並於2017年1月23日下水。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泰國Tachin護衛艦

此型出口軍艦項目代號DW3000F,由FFX-II大邱級護衛艦放大改進而來,滿載排水量3700噸,長為122.5米,寬為14.4米,採用柴燃交替動力,兩臺MTU巡航柴油發動機和一臺LM2500+燃氣輪機,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在18節下為4000英里,動力上確實優於054A。安裝了西方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該合同的成本為4.1億美元(不含導彈等),當時是韓國最大的出口艦艇。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中國外貿護衛艦

該艦使用奧托·梅萊拉76毫米62倍徑艦炮超快速型替換MK-45 127mm艦炮,使用8聯裝MK-41垂直髮射裝置替換K-VLS,一坑四彈,共32枚ESSM“改進型海麻雀”,艦舯舷牆遮蔽的區域可設置2組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和兩艘RHIB突擊艇,原定垂髮後部的“密集陣”被挪到機庫上方,2門機關炮則不見蹤影,機庫為偏置機庫,可容納一架S-70B直升機。拋出其他國際因素,韓國軍艦在性能方面確實更有優勢,這並非是韓國企業實力更強,只是我們無法獲取MT30燃氣輪機等技術,無法直接將西方MK41垂髮等武器裝備直接整合進船體,面對技術封鎖,中國軍工當自強,盼望中國軍艦像潛艇一樣,能儘快斬獲大單。

十大新銳護衛艦②:韓國FFX護衛艦

泰國Tachin護衛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