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港:文人氣質下的戰鬥血液|汽車人本命年

“你知道我進入單位第一天,做的事情什麼嗎?寫了篇半年工作總結。”1993年,李海港剛剛踏出大學校園,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物資企業。那個時候正牌的本科生不多,公司同事都說這是來了位秀才,所以就把他放在經營管理處幫領導寫稿子。

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衝勁,李海港一頭扎入紛繁的社會中。而今,進入第四個本命年的他選擇了“汽車無界零售”,衝勁不減地再次創業。他自己也說:“人這一輩子職業生涯就二三十年,體驗不同事物的感覺還是很美好的。”


李海港:文人氣質下的戰鬥血液|汽車人本命年


李海港從12歲開始就痴迷舞文弄墨,尤好作詩,最喜歡的詩人是辛棄疾和徐志摩,“在我自己的職業生涯裡,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就是銷售和寫作。”如同詩人需要體驗人生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一樣,李海港在銷售中體驗出人生的豐沛,在多元的體驗中汲取智慧的養分,在消化養分的過程中繼續體驗著人生。

體驗更多美好

初見李海港,他說話的聲音低沉,語速緩慢,讓人覺得平易近人。而工作之外的他更像一位學者,一旦聊到汽車,他的話會變多,語速也跟著變快,眼眸裡盈滿了藏不住的激情。

兩年前,新的零售概念在業界開始興起,汽車無界零售迅速成為下一個風口。李海港敏感地意識到他的新機會來了,“因為汽車產品是複雜的商品,需要產品的體驗,需要大額支付,需要手續的交割,所以汽車銷售離不開交易場景。”

因這一想法,這位即將要踏入第四個本命年的汽車人,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跳出原來傳統的汽車銷售圈,成為網絡電商市場的一員。而他所在的這家互聯網公司,就是通過場景切入,打造一站式規範化的汽車消費共享渠道平臺。


李海港:文人氣質下的戰鬥血液|汽車人本命年


而在此之前,李海港在傳統汽車銷售圈已從業了20多年,當時的工作職責是主導銷售兼顧生產、營銷等,但現在他更願意只專注在銷售這一個領域,一個“汽車無界零售”領域。用李海港的話說,“幹了20多年的車企銷售,再去做同樣的事情有點疲勞了,想去體驗不一樣的東西,做點新的東西,新東西能夠煥發第二青春。”

風雲變幻的中國車市,讓李海港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行業老人。從最初的一線銷售,到如今的CEO,李海港一直保持著最初的那份文人式的清醒,和商業戰場上的那份敬畏之心,他說:“自從幹了銷售,就覺得自己沒有生活了。現在很有危機感。”不過,“在這裡,可以看得更多,思路更開闊,有更多的素材可以寫東西,體驗更多的美好”。

在20多年的時間裡,李海港寫了不少文字,意氣風發時用詩詞記錄滿腔豪情,就像填詞《滿江紅》的壯烈,“執長劍輕裘縱橫捭闔,笑對征途奇峰阻,難愁沌水亙來路,祈豐年。”人生低谷時,他用散文抒發壯志未酬,這些散文詩歌,在當時也拿過不少獎項。或許,正是這些文字幫李海港理清緒,能更加積極地體驗著人生。

保持敬畏之心

李海港選擇汽車行業的原因,還是因為寫稿。


李海港:文人氣質下的戰鬥血液|汽車人本命年


彼時,飽含法系浪漫的神龍汽車在江城誕生了,正值神龍汽車用人之際。李海港在同學的慫恿下抱著試試的心態去面試,“介紹我自己之前寫過哪些東西,後來再去複試的時候就把以前寫的文章複印了一遍帶過去了。”在與人事部門深入溝通僅僅7天后,任職電話就打到了他這兒。這個新興的合資車企在此後成了李海港開啟第二次職業生涯的主戰場。

不過,進入神龍後,李海港便發現現實遠比理想殘酷的多,神龍汽車的發展之路佈滿荊棘,李海港說:“那個時候賣富康汽車,但是在所負責的南昌地區沒有人認識,而且這是兩廂車,不如三廂車好賣。”作為新人的他,開始從一線銷售工作起步。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他把富康車型成功引入南昌市場,銷售出了300輛,其中還包括不少配置最差、庫存最長的車。要知道,久負盛名的捷達汽車,當時在江西的汽車市場也僅僅消化400多輛。這個過程中,也包含著在外地賣車的巨大安全風險,“那個時候治安還不太好,經常有搶劫發生。發一批車過來,自己買個腰包裝了幾十把鑰匙,最後車賣掉了換來一腰包的電匯單。”

就是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充滿挑戰的城市體驗著自己第二次職業生涯。用李海港現在的話說:“幹了5年的區域經理,從25歲到30歲,那是最難的時候,也是最鍛鍊人的時候。當時因為是合資品牌,所以榮譽感比較強,所以就那麼堅持下來了。”


李海港:文人氣質下的戰鬥血液|汽車人本命年

李海港在“升藍計劃”期間接手東風標緻總經理,他帶領團隊積極導入301、2008、408和308S等產品,整合了進口車銷售渠道。通過一波密集高效的新品導入攻勢,將東風標緻的品牌價值帶上全新的高度。並在隨後的“升藍向上”中期計劃期間,持續引入4008和5008等車型,進一步完善產品佈局,構建起成為一個主流品牌所必須的完整產品矩陣。

當2015年“升藍計劃”完成之際,他將該品牌帶上了年銷量達到40.6萬輛的高度。隨後他又主導了“升藍向上”中期計劃,在“產品向上”、“技術向上”、“體驗向上”從三個維度為品牌價值的持續向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標緻品牌除法國之外的全球最大形象體驗中心——北京前門“標緻大道”,於2016年5月25日落成,可以被視為東風標緻品牌建設的巔峰成果之一。李海港在這一合資汽車企業的15年時光,不僅見證了汽車工業崛起、行業“從無到有”,也見證了他所在的品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

現在回憶起這個合資品牌的發展路徑,李海港感嘆“任何一家企業在商場上,要想打敗對手贏得勝利,首先不能犯錯誤,其次從產品、價格、渠道、傳播四方面不能有短板。一款產品,你可以沒有100分,但不能有60以下的,否則你失掉的可能是一整片市場。對市場我們都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作為營銷人,他曾經把工作中的終年奔波與內心有點忐忑的心思,寫在了那首滿是思緒的《滿江紅》詞牌上闋裡,“春雨秋夜無暇顧,夏月冬雪伴旅途,難駐足。”但現在隨著他的身份轉換,忙碌的他也有了新的寫作目標,“最近一直沒時間啊,我收集了好多家電和手機行業的資料,把這種路徑對比一下汽車行業,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預測汽車行業的發展。”

本文節選自《汽車公社》雜誌12月刊封面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