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期刊現狀:科技期刊不是由科學家說了算

戴著“行政化”腳鐐跳不了“市場化”的舞

——中國科技期刊現狀調查(三)

科技期刊發展是中國科技界心中的一根刺。

近期的一次香山會議再次聚焦“中文科技期刊”。記者十多年前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報道時,委員們就在討論這一話題。近幾年,從政府主管部門到出版社,再到科技界,召開過各種會議,希望推進中國科技期刊發展,但收效甚微。

“我們也想改變啊,可哪有那麼容易。”來自中科院某所期刊聯合編輯部的文傑(化名)道出了大家的無奈。為什麼會“原地踏步”?在業內人士看來,行政化管理是制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科技期刊現狀:科技期刊不是由科學家說了算

科技期刊不是由科學家說了算

“我們研究所有3種期刊,幾年前就在考慮將它們分成不同層次,分類發展滿足不同受眾需求。但報到上面不同意,不是編輯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文傑說,有關部門對期刊的管理甚至細緻到每個編輯每年要有多少個小時的業務培訓,而且培訓內容都有嚴格規定。

“我感覺國內科技期刊的壓力近幾年越來越大。”一家中文核心期刊的編委陳冬(化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究其原因還是期刊沒有自主權,這就導致層層管理和限制,幾年前我們就考慮出英文期刊,但由於領導意圖、審批等原因,這件事現在還沒做成。”

正如陳冬所說,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期刊實行主管、主辦和出版的三級管理體系。“很長一個時期,行政化配置刊號資源,考慮部門需要多於考慮學科發展和期刊產業需要。辦刊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科學家的作用,還存在一些不太必要的行政干預,連改個刊期都要層層報批。”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胡昇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所謂的質量管理則停留在編輯規範層面,比如錯別字、印刷錯誤等,重點不是學術把關。

辦刊人員缺乏積極性 質量堪憂

“通常在這些掛靠單位中,期刊部門是最不受重視的,工作人員也沒什麼動力把期刊做好。”陳冬坦陳,“以前主管部門對期刊有一定撥款,但現在這部分經費基本沒有了,基本都要自負盈虧,有些甚至要求盈利。”

他說,在行政化管理讓市場化運作受限的背景下要求賺錢,這讓期刊管理團隊疲於應對。“很難靜下心來思考下一步怎麼做,怎麼吸引好的稿源,只能做好眼前的事。”

“我們的主管部門是要求期刊上繳利潤的,而且每年的指標都在增長。”一份材料領域核心期刊的負責人周木(化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我們這裡,期刊被當成一個創收的部門。”

受行政管理和利潤指標雙重約束的期刊很難放開手腳發展。“像我們這樣的雜誌收入主要靠版面費,但也不太可能一直提高版面費,這樣就更難吸引到稍微好點的稿源了。現在這種狀況下,更不太可能擴充團隊,去做更多事情,只能得過且過。”周木說。

周木所在的這類期刊雖艱難,但大多依託一個行業或掛靠在掌握一些資源的院所、行會下面,尚能勉力維持,還有一部分大學學報類期刊的質量和生存更是堪憂。

“中國大概有500種大學學報,這類期刊在中國知網分類體系裡被歸為科技綜合類刊。歷史上看,它們主要功能是為所屬高校服務,專業定位模糊,往往成為教師晉升、研究生畢業借用的工具,要提高它們的質量很難。還有刊名為‘地域+科技’這類期刊,也是同質化嚴重,很難辦出特色。”胡昇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這類期刊的誕生有其歷史背景。上世紀80年代,國家為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解決出書難、發表成果難的問題,創辦了一批這類期刊。它們現在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如果一些期刊論文質量和辦刊經費都難以為繼,應該設計合適的退出機制。”胡昇華認為。

生難死也難 期刊難以集群發展

但期刊退出並不容易。“前兩年一直都說轉制,成立獨立出版社,但好像剛開始就結束了,我們去年就準備了材料,後來就沒動靜了。”周木說。

“因為刊號需要嚴格審批,所以它成為一個稀缺資源。很多質量差的期刊不願意退出。”胡昇華分析,有些期刊將刊號或版面轉包出去,而承包這些期刊的人當然是以賺錢為目的,搞起了買賣版面的交易,根本不看論文質量,錯誤百出。

更有甚者,造假情況也不少見。“我們曾經申報一個叫《建築遺產》的期刊,我們還在做創刊準備時,社會上就有不法分子假冒該刊編輯部,大張旗鼓開始賣版面、出假刊,有不少人上當。”胡昇華覺得這樣的問題能夠出現,說明市場秩序非常混亂。

胡昇華介紹道,近年來每年獲批的新刊約50種,遠不能滿足學科發展需求。“想辦刊的不一定辦得了,辦不好的也死不了。生也難,死也難。”

“刊號成為稀缺資源,有的人想辦期刊,有熱情、有能力,但就是申請不下來刊號。”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武夷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辦得不好的期刊,可以把刊號有償利用起來,將期刊經營權“轉讓”出去,一樣可以賺錢。

武夷山認為,國內科技期刊品種的數量增長與科技論文產出量的增長嚴重不匹配。他說,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去年統計結果,中國科技人員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發表了49.42萬篇論文,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了32.42萬篇論文,即國外發表量佔國內發表量的2/3左右。

“假定我們的科研人員一篇稿子都不往國外期刊上投,假定每種期刊的平均發文量不變,則國內質量較高的科技期刊總量要比原先增加約2/3才能滿足科研人員的發表需求。但在目前這種期刊管理體制下這是不可能的。”武夷山說。

胡昇華分析,市場化不足嚴重製約了我國科技期刊集團化、規模化發展道路。

據此前發佈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統計,我國科技期刊的主管、主辦和出版單位較為分散,5020種期刊共有1375個主管單位、4381個出版單位。平均每個出版單位出版1.15本期刊,僅出版1種期刊的出版單位就有4205家,佔期刊總數的84%。

“期刊都有主管、主辦、出版單位,且受屬地化管理,刊號資源流動極為困難,尚未形成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出版社總經理彭斌舉例,他們出版社曾經想與中國科學院一家外地研究所合作,對該所一份科技期刊進行升級改造,要將期刊出版單位變更為“科學出版社”,卻遭遇阻礙。

“期刊是屬地管理,我國相關規定要求出版單位與主要主辦單位必須在同一地區,出版單位不是當地單位怎麼行?”彭斌說,這份合作只能擱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