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太嶽精神——太嶽精神研討會在山西晉城舉行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太嶽精神。12月26日,在毛澤東誕辰125週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太嶽精神研討會在山西省晉城市太嶽幹部學院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晉城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三晉文化研究會、陽城縣委黨史研究室和晉城市太嶽幹部學院承辦。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太嶽精神——太嶽精神研討會在山西晉城舉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原副部長王幸生、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程冠軍、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第一研究處副處長許興達、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宋薦戈、三晉文化研究會特聘專家馮潞、中國趙樹理研究會會長趙魁元、晉城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李協定、晉城市黨建研究會副會長李向陽、河南省濟源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新武、三晉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賈克勤、晉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衛明喜和陽城縣委書記竇三馬等匯聚一堂,在這片紅色大地上共同回顧了那段艱苦卓絕的烽火歲月,追尋紅色記憶,分析和總結太嶽精神的形成和內涵,探討了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徵程中,大力弘揚太嶽精神的重要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太嶽精神——太嶽精神研討會在山西晉城舉行

太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

太嶽區泛指同蒲鐵路以東、白晉公路以西、正太路以南、黃河以北地區,因太嶽山脈縱貫南北,故名太嶽區。太嶽革命根據地是在全面抗戰的形勢下,由我們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行軍,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與1937年10月依託太嶽山脈首先創建,後與我黨依託中條山、王屋山地區的晉豫邊抗日根據地合併逐步發展起來的革命根據地。

東越白晉路與太行根據地相依,西跨同蒲路與晉綏根據地毗連,北過正太路接晉察冀根據地,南下中條王屋面向中原大地,正是因為這樣重要的戰略地位,太嶽革命根據地成為了堅不可摧的華北敵後根據地,固守著晉冀魯豫邊區西南大門。

抗日戰爭時期,太嶽區是聯絡黨中央所在地延安與太行、冀南、山東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主要交通要道,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太行區的西南屏障,還是逐鹿中原、守衛晉西陝北的前哨陣地。1938年7月,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在山西省陽城以北町店地區襲擊日軍的著名戰鬥———町店戰役就是發生在以町店為中心的蘆葦河谷底。

解放戰爭時期,太嶽區又是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軍進攻、保衛延安、挺進大別山和豫西展開戰略反攻、解放山西全境的重要戰略支撐點和出發地。太嶽革命根據地自1937年10月創建至1949年8月撤銷的12年革命鬥爭歷程中,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太嶽精神——太嶽精神研討會在山西晉城舉行

太嶽精神的文化基因和內涵

正是在巍巍太嶽山孕育出的一塊紅色大地,滔滔沁河水哺育了一代代英雄的兒女,也造就出了一種象徵創業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民主精神、創新精神的太嶽魂———太嶽精神。

研討會用大量的史實闡述了太嶽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功績和地位,解析了太嶽精神的形成過程和基本內涵,分別從三個方面對太嶽精神的內涵進行了詳細地梳理和解析:首先,太嶽精神是在國家危亡、民族危難之際,不怕犧牲、不畏艱難、敢於擔當、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二,太嶽精神是面對強敵、面臨絕境,對黨忠誠、信念堅定、萬眾一心、敢於勝利的精神;第三,太嶽精神是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民為本、為民服務、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程冠軍在發言中談道:“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展開艱苦卓絕的戰鬥,成為解放戰爭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山西人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造就了太行精神、太嶽精神。所以說,太行精神和太嶽精神是相伴而生的,不可分割的。太嶽精神所承載的紅色基因就是傳統文化的基因,是革命文化的基因,是社會主義的基因,是先進文化的基因。一代名臣陳廷敬,現代文豪趙樹理,都是傳承了紅色基因的楷模,是晉城的道德典範,是我們所有後人學習的榜樣。”

來自三晉文化研究會的特聘專家馮璐表示:“陽城由於特有的區位和地理優勢,在1937—1949年革命時期,呈現出別樣的風采。在抗戰初期,陽城就是晉豫邊游擊區的核心地帶,八路軍344旅徐海東部活動於此,並取得町店戰鬥大捷。1940年後,陽城淪陷。但隨著太嶽革命力量南進,陽城的戰略價值更加明顯和突出,在解放戰爭中再度成為太嶽區首府,太嶽區委、行署、軍區搬遷於此。陳謝兵團由此挺進豫陝鄂,李先念部7000人來此休整,徐向前帶領太嶽地方部隊在此謀劃臨汾戰役,進而解放山西,王震、張啟龍兩次率南下支隊途經陽城整補;這裡的人民在支撐革命事業中,出錢、出糧跟黨走,他們所鑄就的太嶽精神,與太行精神一樣彪炳史冊,永放光芒。我們不忘初心,就應該不忘為之犧牲的英烈,不忘那些為革命默默奉獻的太岳父老,應該為他們的福祉和美好生活而有所作為……”

三晉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賈克勤表示:“三晉大地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培育出的優秀傳統文化造就了深深的民族精神,這精神號召我們敢於犧牲、敢於鬥爭、敢於奉獻、敢於奮鬥、敢於吃苦、敢於擔當、敢於爭先。”

晉城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李協定說道:“以史鑑今,以史為鏡,我們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用歷史來教育我們的黨員,教育我們的幹部和群眾,更重要的是教育青少年一代,將紅色精神的基因傳承下去。”

經過充分的研討和交流,此次研討會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大家一致認為,在太嶽革命根據地長達12年的革命歷程中,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怕犧牲,不畏艱難,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形成了偉大的太嶽精神。太嶽精神與太行精神、呂梁精神一同成為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太嶽精神——太嶽精神研討會在山西晉城舉行

太嶽精神的現實意義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激勵我們實現偉大的夢想。

晉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衛明喜在會議上表示:“晉城是太嶽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廣大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光輝業績和驚天動地英雄故事,孕育了深厚的紅色基因,形成了獨特的紅色文化,成為我們的寶貴資源。資源,只有開發,才能發揮作用,創造更大的價值。在新時代實現偉大夢想的征程中,我們要用好這一寶貴的財富,進一步做好挖掘、整理,宣傳、教育,以太嶽幹部學院為載體,大力開展太嶽精神的教育和培訓,做好、叫響這一紅色文化的品牌,更好地用這種精神激勵廣大幹部群眾不忘初心,奮發有為,譜寫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太嶽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必將穿越時空煥發出永恆的光芒。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全黨同志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志。”太嶽精神與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同為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的新徵程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永遠保持革命精神,始終傳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本報記者 陳建國 侯 璡 通訊員 白軍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