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第一步:傾聽海外市場的聲音

出海第一步:傾聽海外市場的聲音

益普索中國董事長兼CEO 劉立豐

我國人口和流量紅利的增速日趨放緩,國內市場的開發從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反觀海外,全球60億人口,38億網民,5倍於國內市場的可能性。尤其是東南亞、印度、中東、非洲、拉美等區域市場正快速成長,這些經濟體經歷中國走過的快速發展道路,是全球品牌搶佔的增量市場,更是中國品牌出海的新大陸。

從2008年到2017年,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的加工貿易佔總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相對應的,同樣的時間裡,民營企業佔出口比重逐年上升,約佔我國出口總值的半壁江山,是我國第一大出口主體。這十年中,中國企業在從出口到出海,從製造到創造,從OEM到OBM,成為外貿經濟的主力軍。

中國的出海企業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通過跨國併購實現快速國際化,最早是聯想收購了IBM的PC業務,之後TCL、美的等3C類企業,通過併購模式快速實現品牌國際化;二是自主模式,以華為、中興為代表,從ODM做起,再做聯合品牌,最後打出自己的品牌;三是互聯網企業,抖音、獵豹,以及很多跨境電商企業、遊戲廠家以及一些工具類應用,通過互聯網模式直達海外消費者。

走向海外,市場研究必不可少

出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挑戰與機遇並存。企業對市場規模、人口密度、人口數量、當地氣候、基礎設施、道路、支付方式、替代產品,特別是政策法規和當地習俗,沒有足夠的瞭解,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

典型的案例,是共享單車品牌ofo在海外遇冷:在澳大利亞,每輛單車停放要交3000澳元的罰金,騎行時還要戴頭盔;在印度尼西亞,摩的非常便宜,炎熱的季節恐怕沒有人願意騎單車;在美國,很多地方要求裝車前燈;英國相對強調自然環保,很多人願意騎自行車,但他們對單車本身的質量有要求;尤其是西方人對環境的容忍程度更低一些,很討厭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會做出一些報復性破壞的行為。……

尤其是文化問題,是國內企業著重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識,這方面D&G給中國企業上了一課。益普索「中國品牌出海高峰論壇」期間,益普索中國董事長兼CEO劉立豐總結D&G案例的經驗教訓說:第一,不能憑想象或過去的印象揣測消費者,而要通過快速、現實的研究和洞察,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消費者;第二,社媒影響力很大,需要專門的機構和專業團隊來進行聆聽和監控,以便及時反饋;第三,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對企業的聲譽影響巨大,企業的聲譽影響生意的成敗。

因此,品牌出海不僅僅是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走進去」,深耕各海外目標市場,依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環境、消費偏好、輿情聲量制定足夠貼近本地化的市場進入策略,將自己品牌、產品的固有優勢與當地認知相結合,更好地走好品牌出海的每一步。

前寶潔亞太區口腔護理及女性護理市場研究部總監謝陽清介紹說,伍凱·本麗卡,市場研究行業一位老前輩,花很多時間和中國各個階層的人群交流溝通,和當時三、四線地區的農村大媽聊家常,瞭解她們的生活、壓力等信息,完全融入到中國社會中,成為市場研究行業的典型案例。

據劉立豐透露,英國企業在市場研究方面的投入,高達人均98美元,美國的該數字為62美元,法國為30-40美元,日本為15美元,而中國只有1.4美元。因此劉立豐強調,「西方企業非常強調對消費者的洞察,對市場的把握。這意味著我們不能盲目出海,否則面對的是非常強勁的競爭對手。」

為了非常透徹地瞭解市場,中國企業需要一群素質過硬的「翻譯」,將隱藏在不同文化差異間的、當地市場的消費者認知、市場趨勢等影響企業制定出海戰略的主要因素,轉換為符合企業決策者使用的標準話術,迅速、及時地落實品牌的海外本土化戰略,指導一線人員落地實施。

社媒聆聽的同步出海

出海第一步:傾聽海外市場的聲音

益普索中國社媒資訊分析事業部(SIA)高級研究經理 虞韻

全球市場都發生了數字化的趨勢,整體的互聯網用戶,特別是移動設備的使用者、和移動社媒用戶的滲透率相當高。這也就意味著,數字化、社交化的媒體將是出海品牌獲取當地市場信息的重要渠道。

尤其是社交媒體出現了新的趨勢:消費者習慣於通過Instagram、小紅書等上搜商品,馬上購買,在Social內形成了閉環;品牌信用度下降,同齡人之間的口碑影響在增強;消費者會成為非常重要的資產,尤其是數字消費者在線上發表的和品類、品牌相關的言論。

劉立豐特別強調說,社媒對於危機公關管理也特別重要,即建立一套預警系統,對什麼地方出現的問題,能夠事先預警,採取適當的溝通等公關策略來應對危機,贏得時間。

但是,中國的社交媒體如同孤島,微博、微信並不適用於海外市場,在本土社交媒體積累的經驗並不能適用於海外。品牌出海第一步要了解全球格局下,整個社交媒體環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除了Facebook、Whatsapp之外,YouTube、Instagram等一些以多媒體為載體的平臺,在全球範圍內,消費者使用意願非常高,自然成為品牌重點拓展的渠道。

益普索中國社媒資訊分析事業部(SIA)高級研究經理虞韻介紹說,社交媒體對於出海品牌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其一,當我們對這個市場一無所知的方式,通過社交媒體的方式掃描和探索這個市場。其二,通過社交媒體可以獲取深入的消費者洞察。其三,當我們已經進入這個市場,對海外市場的表現可以做持續的監控和洞察。」

虞韻從SIA的品牌出海項目中總結了三條黃金法則,是做社媒的海外洞察需要特別注意的:

1. 數據源問題:數據源不夠全面,沒有辦法獲得非常好的洞察;

2. 數據分析的一致性:不同的人分析海量數據,肯定有不同的結果,益普索通過技術手段,讓研究結果變得一致。具體有兩種方法:一是預定一些話題,讓這些話題在所有市場都有可比性;二是自下而上發現新的話題和趨勢,體現每個市場的獨特性。

3. 基於文化的研究:由市場當地的團隊和研究員介入,可以把在中國市場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實變成洞察,發現市場之間微小的差異。

企業海外聲譽的管理

出海第一步:傾聽海外市場的聲音

益普索中國企業及意見領袖聲譽服務線負責人 吳小冉

對於出海品牌來說,除了傾聽當地的聲音,社會化媒體另一項重要的功用是傳播企業自己的聲音,介紹品牌理念、產品和在當地市場的策略,幫助品牌營造更好的輿論環境。

企業的成長都需要經歷從提升品牌知名度到建立美譽度的過程。如果品牌的美譽度遠低於知名度,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可能是糟糕的品牌或企業。所以,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的美譽度,重視建設企業聲譽。

益普索中國企業及意見領袖聲譽服務線負責人吳小冉博士介紹說,企業聲譽具有商業價值。依據益普索的理論,企業聲譽最主要的是信任,當品牌的信任度越高,廣告越容易被相信,更容易獲得議價能力,更多人願意使用產品。

另外,企業聲譽影響購買決策。研究發現,40%的人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極有可能考慮企業聲譽,還有40%-70%較為可能,尤其是拉美、中東、非洲、北美甚至亞太市場,企業聲譽的影響度非常高。尤其是對於某些國家35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對企業信任更高,比如印尼、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國家。

那麼如何讓企業被信任?需要強調公開透明、更多溝通,行為和企業價值觀一致。吳小冉從核心業務、企業管理、社會責任三個維度來分析企業聲譽的具體組成部分。

海外當地市場的員工是否理解企業、踐行企業價值觀,很自豪地去向當地的客戶介紹產品;是否能贏得當地市場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認可,讓他們接受、使用我們的產品,這是構建海外企業聲譽重要的價值,促進企業長期發展,是企業聲譽的「核心業務」組成部分。

通過管理體系、執行標準提升中國製造產品的質量,克服當地市場消費者的固有印象;同時遵守當地法律、行為規範、宗教習慣,則屬於「企業管理」部分。

至於「社會責任」,是很多中國企業缺失的。企業走出海外,除了盈利之外,還需要回饋社會。以上三個部分需要企業同時考慮周全的。

「避風港」還是「加速器」?

出海第一步:傾聽海外市場的聲音

益普索「中國品牌出海高峰論壇」活動現場

即將結束的2018年,被普遍認為是企業的「寒冬」;甚至有預測提出,2019年會更「寒冷」。在這樣一個經濟下行的時期,出海發展究竟是規避風險,還是確實窺探到海外市場的商機?劉立豐回答說:兩方面的作用都有。

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的調整,對於一些在國內生產力過剩的企業來說,他們很早就開始佈局海外,做的比較成功。比如說建築企業,那麼在中國市場飽和的前提下,佔據了一定的海外市場。對於這樣的企業來說,經濟下行是有推動和促進的作用的。也有大量的民營企業,因為受市場經濟原動力的影響,即追逐更好的經濟上的發展,以及更多的利潤空間,所以選擇出海。

因此,劉立豐認為,經濟下行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比如無法獲得更多資金的支持,但是客觀上會幫助中國企業打造內功,真正以現代企業的模式去出海。

而且,劉立豐說,「伴隨著中國B2B和B2C企業的出海,一大批Martech公司也會隨之出海,這些公司包括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媒介代理公司、市場研究公司、諮詢顧問公司,如同當年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這些國家的同行走過的路一樣,隨著中國的品牌、企業走向海外市場。」

出海第一步:傾聽海外市場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