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還在追求利潤?你OUT了

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企業究竟追求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似乎不需要回答,企業是為盈利而生,為盈利而存在的,似乎追求利潤對於企業而言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當下,阿甘認為,遊戲規則變了,現在企業所追求的不應當是簡單的利潤實現,過去那種以成本之外進行加價方式進行銷售從而獲取收益的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企業追求的將不再是利潤,或者說,如果按照過去的方式去追逐利潤,那麼不但得不到利潤,相反會血本無歸。

那麼,在當下,企業究竟追求的該是什麼呢?阿甘的觀點是,當下企業生存的法則應當轉向追求企業的價值變現上。

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何為價值變現?阿甘的觀點認為,在當下的營銷環境下,營銷將越來越向其本源迴歸,而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營銷本源就在於一切的產品和服務都是為了滿足需求的,也就是說顧客購買某一產品或接受某一服務的根本是為了滿足某一需求,顧客購買產品的根本原因絕對不是營銷,而是產品是不是具備了其所需要的某種價值,這種價值有可能是物質方面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精神方面de價值。價值的迴歸給予營銷提出了一個更為清晰的方向,即創造更多為顧客所認同的價值,從而讓顧客為價值買單。在這樣一個背景思路之下,我們也就清楚為什麼企業所追求的將不再是利潤,而是價值變現。

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任何一個企業,通過自身的產品和服務,能夠給顧客帶來的價值是多方面的,通過自身的創新,給予顧客的價值越多,或者說為顧客所認同和接受的價值越多,產品的銷售價格也就越高,這也就更好的應驗了經濟的最基本規律,價格是圍繞著價值波動的,價格應該只和價值相關。必須意識到,過去那種在成本上加價進行銷售從而創造利潤的做法實際上從根本上是錯誤的,因為這個差價部分並沒有產生價值,實際上是造成了價格與價值的脫離。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上去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姑且可以認為,利潤的部分是由投資創造的價值,或者說是由產能創造的價值,當然也不排除由渠道、物流等服務和壟斷等方面所創造的價值。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價值事實上對於顧客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或者說,是生產者強加給顧客的,並不代表顧客的真實需求。

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而在當下,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首先是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顧客不會再為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營銷所產生的這些費用買單,因為這些不能為顧客帶來任何實際的價值;隨著產品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顧客也不會願意為某些沒有意義的概念買單;而購買越來越方便的情況下,顧客更不願意為渠道和物流的價值去買單。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製造業企業或者說生產者們,需要更深層次的去思考,究竟哪些價值是你所獨具的,而且是顧客願意為之買單的。阿甘認為,至少有這樣一些價值是我們的生產者應當去創造,併成為產品價值的一個部分,從而讓顧客買單,形成價值變現的。

首先是品牌價值。但是這裡說的品牌絕對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一個商標,一個符號。這裡的品牌應當是一個具備著清晰的品牌性格的整體,只有這樣的品牌才能夠讓顧客明確感受到品牌會給他帶來價值,由於使用某個品牌的產品,享受某個品牌的服務所帶來的榮耀感,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些是顧客真正願意為之買單的東西,將品牌的這些價值通過營銷手段變現是生產者獲取更多收益的根本。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名牌的產品即便貴一點,顧客也願意買單的原因了。

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其次,是創新價值。創新,在當下是一個很熱的話題。但是究竟什麼樣的創新是有意義的呢?關鍵就是這些創新能不能給顧客帶來價值。你的創新是不是能夠讓顧客感覺更方便,更好用,更簡單,更舒適,更有安全感和榮耀感,如果是,那麼這種創新的價值就有變現的可能,就能夠影響價格。

第三,是精神價值。精神價值方面,是我們大量傳統制造業企業所忽略的,尤其是一些技術型的企業,往往認為,給顧客創造更多的精神價值是沒有意義的,顧客買我的產品就是因為相信我的技術。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沒有人願意為技術買單,大家買單的原因是技術給予自己帶來的便利,舒適和安全等等。精神價值方面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的方向。比如產品的社交價值,產品的愉悅價值,甚至得瑟都已經成為一種價值,這些都是可以變現的。大家可能會記得穿著丁字褲的水蜜桃,那就是一個典型的將得瑟價值變現的實例。

給青島的老闆們,2019還在追求利潤?那麼說明你已經OUT了

所以,作為生產者,不要再去研究利潤從哪裡來,認真研究價值從何處創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