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條贓官巷,你知道在哪裡嗎?

青島有條贓官巷,你知道在哪裡嗎?

青島火車站

青島火車站的對面有一條小路,寬度過五六米,長度也只有幾百米,這就是青島有名的贓官巷了。當然贓官巷只是這路的外號,其實這條路叫做寧陽路。寧陽、肥城都是泰安下屬的縣,所以按照青島道路命名的一般規律,這條和泰安路平行和肥城路相交的小路叫做寧陽路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寧陽路的名氣最早的時候肯定沒有贓官巷更大。

之所以這裡被稱作贓官巷是和清朝的滅亡有關係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於是大批前清的遺老遺少、王公大臣紛紛離開北京跑路,躲避到天津、青島等地的租界中。來青島的遜清官員們最初一時沒有落腳之地,於是便暫住在寧陽路上的一些旅館中,因為大多是前清的官員,所以有人便把這裡叫做清官巷,可是隨著幾個在山東官聲極差的贓官到來,百姓們可不接受這清官巷的名字了,於是便變成了“贓官巷”。

青島有條贓官巷,你知道在哪裡嗎?

實際上這些來青寓居的官員並非都是贓官,但由於其中有幾個曾在山東擔任巡撫,而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所以山東人對這些官員民憤極大,也就不分青紅皂白統統稱作贓官了。贓官巷裡究竟住過哪些贓官並沒有詳細的記錄,有代表性的是徐世昌的弟弟徐世龍等人,至於魯海老師曾經在文章中提到過楊士驤則值得商榷,因為楊士驤雖在《老殘遊記》中被描述為贓官,但卻是在1909年 就已經去世,沒有活到清朝滅亡,並且去世後葬於原籍淮安,雖然曾經擔任山東巡撫,但是卻並未客居青島。

青島有條贓官巷,你知道在哪裡嗎?

楊士驤

寧陽路上還曾有過青島最早的人力車伕宿舍,是德國人為了管理最早進城的人力車伕而特別設置的,目的是一方面加以管理,另一方面由於多數人力車伕來自周邊的農村,德國人也擔心他們的衛生情況影響乘客,便要求統一居住,甚至制定了禁止吃大蔥、大蒜、韭菜等異味食品的規定。

青島有條贓官巷,你知道在哪裡嗎?

不遠處的人力車總站

贓官巷的名字叫出去之後,許多前清的官員因為忌諱這個名稱,很快就從這裡搬了出去,寧陽路慢慢的居民的構成也就複雜了許多,因為臨近火車站,一些在這裡經營的小旅館依舊生意紅火,而最近幾十年這條小街已經籍籍無名了,很多住在這裡的人都已不知道贓官巷的名稱了。

青島有條贓官巷,你知道在哪裡嗎?

雖然贓官巷裡的確曾經住過不少清朝的贓官、貪官,但是也住過大書法家王垿這樣的文人,應當說清朝的一些遺老避禍青島還是給青島帶來了不少的文化氣息的,包括此後來到青島的康有為等人,是構成青島最初文化基因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