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月亮,藍月亮,超級月亮……發生在月亮身上的那些事兒

紅月亮

紅月亮就是天空中出現紅色的月亮,是一種天文奇觀。這種現象一般會在月全食的時候出現。因為濃厚的大氣層把紫、藍、綠、黃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紅色光可以穿透過來。月全食時的紅月亮也是同樣的道理,大氣層將紅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上,所以我們仍然能看到紅紅的月亮掛在天空中。在月全食天象過程中,從 “食既 ”到 “生光 ”之間的這個時間段,月亮在我們視線中並不會消失,而是呈現出神秘而優雅的古銅色,因此人們稱其為“紅月亮 ”。

红月亮,蓝月亮,超级月亮……发生在月亮身上的那些事儿

藍月亮

“藍月亮”是民間術語,是指一個月中出現兩次滿月。第二次滿月就被賦予了一個浪漫的名字:“藍月亮”。

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天文現象,在天文上的準確稱謂為近點朔望月。它是指新月或滿月時期,月球與地球間距離較平常更近,肉眼能看到的最大最圓的月亮。由於月球繞地球轉動的軌道呈非標準橢圓狀,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並不恆定。隨著月亮與地球的距離發生變化,月亮的大小看起來也有所不同。“超級月亮”比普通的月亮直徑大14%,視面積大30%,且肉眼可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超級月亮”出現的時間間隔大約是14個朔望月(大致相當於14個農曆月),也就是413.4天。專家預測下一次“超級月亮”將在2019年2月19日出現,這一天與我國農曆元宵節重合,可能引發人們再一次的賞月熱情。

月食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是指當月球、地球、太陽三者形成一條直線,並且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它原本可被太陽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光線照亮,使得位於地球的觀測者看到月亮缺失或變暗的天文現象。古語云,“日蝕則朔,月蝕則望”,所以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的晚上,即農曆十五、十六或十七的晚上。

中國曆代都有豐富的天象紀事。大約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對日食和月食現象進行了記載。在河南安陽發掘出來的殷代最後都城遺址的文物——殷墟甲骨文中,記載著公元前1000多年前發生的日食和月食,這一記錄比兩河流域巴比倫王國的記事要早得多。在春秋時期的242年間,至少記錄了37次日食。經近代天文學家的計算,其中33次被證明是可靠的,成為古代最完整的日食記錄。

我國古代人民不僅對日食和月食現象進行了記錄,而且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進行過月食的預報。敦煌文獻《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曆日至十二年曆日》為現知中國最早的月食預報材料,且推算得相當精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