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波雨雪 “蓄勢待發”

小寒節氣,氣溫卻緩慢回升

明日小寒,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這也意味著開始進入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而且氣溫會越來越冷!俗話說:“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據市氣象臺專家介紹說,有些年份中的小寒節氣會比下一個到來的大寒更冷,但也不意味著小寒一定就是全年最冷的時候,有些年份的大寒節氣可能要比小寒更冷。不過,冷或不冷,關鍵還是要看冷空氣的表現。眼下這幾天,冷空氣勢力較弱,昨天最低氣溫還是-3.4℃,預計今天最低氣溫就升到了3℃左右了,明後兩天依然在零度以上。氣象專家表示,這兩天密佈在淮安上空的陰雲起到了夜間保溫的作用,使得最低溫度不至於降得太低,但同時也阻止了白天陽光的到來,這樣白天的最高溫度也升不上去。

今年第一波雨雪 “蓄勢待發”

今年第一波雨雪 “蓄勢待發”

新年第一波雨雪會來嗎?

氣溫數值的小幅上升並不意味著各種取暖神器可以收起來,因為綿綿不絕的溼冷模式即將拉開帷幕。據市氣象臺3日下午發佈的預報,從3日夜裡到5日夜裡,我市將有一次降水過程,其中4日以陰有小雨天氣為主,5日陰有雨或雨夾雪,雨雪量小到中等。市氣象臺專家介紹,此次雨雪天氣過程後期,降雨可能會轉為雨夾雪,最後也可能轉為純粹的降雪。看到這裡,許多淮安的小夥伴們可能會按捺不住心裡的激動,網上天氣預報顯示下週三我市會有大雪,這是真的嗎?專家介紹說,下不下雪有兩個決定性的因素,一個是溫度,另一個是水汽條件。水汽條件不足,再冷也是乾冷;而溫度條件不夠,那麼就會下雨而不是下雪。下雨或是下雪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簡單地說是由低空的溫度決定的。不過,即使天上飄下了雪花,如果近地面的溫度不夠低,那麼雪花很可能沒落到地上就融化了,這樣大家可能會看到雪花飛舞卻看不到銀裝素裹的雪景。至於下週三有沒有大雪,由於距離時間較長,目前還不好判斷。

溼冷天氣,尤要預防凍瘡

皮膚科醫生提醒,冬季雨雪天氣到來時要小心預防生凍瘡,溼冷的天氣往往比干冷的天氣更容易生凍瘡。

市一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孫衛國介紹說,凍瘡的發生和天氣寒冷有關,但不一定是天氣最冷時才容易生凍瘡。一般來說,凍瘡好發於初冬、早春這種天氣寒冷但又不是最冷的時候。眼下氣溫有所回升,但空氣溼度增大,凍瘡的發生幾率會明顯增加。女性、老人和兒童是凍瘡的易發人群。預防凍瘡最關鍵的是注意保暖,衣物鞋帽等要儘量穿得暖和。此外要注意保護往年發生過凍瘡的部位,可在易受凍部位搽上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物質保護皮膚。平時有意識地按摩手、足及耳廓等部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凍瘡發生。孫醫生提醒,患上凍瘡後千萬不要用熱水燙、火烤等方式,這樣做只會導致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