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科普!原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把“USG%”理解错了

今天讲一个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数据:USG%。从当下篮球评论的行业现状看,对于这个数据的理解以及运用,很多自媒体朋友都存在用错或者用偏的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这个数据的本质内涵没有吃透。

辟谣+科普!原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把“USG%”理解错了

如何理解NBA方面的数据永远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话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研究一下NBA官网的数据解释。比如本文所讲的“USG%”,官网对其有着明确的定义公式:

--(球员出手次数+0.44×球员罚球次数+球员失误次数)×(球队所有球员上场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球队所有总球员出手次数+0.44×球队所有球员罚球次数+球队所有球员失误次数)

辟谣+科普!原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把“USG%”理解错了

这个公式看上去非常繁杂且冗长,但没有关系,对我们而言,只需掌握USG%只和三个因素相关,即出手次数、罚球次数以及失误次数便足矣。

所以简单来讲,USG%就是一名球员的出手次数、罚球次数以及失误次数占全队总出手次数、总罚球次数以及总失误次数的比重(当然,具体计算会涉及每一项的权重比例系数)。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进攻回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最终呈现的结果只可能是3种:出手(投篮中或不中)、罚球以及失误。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描述USG%:

--一名球员进攻终结的回合数占全队进攻终结回合数的比重

对于USG%,当下最好的中文译义,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国内数据专家旋猫的翻译:回合占有率。有很多的自媒体朋友和篮球专家喜欢把它翻译成“球权”、“持球权”、“进攻参与度度”、“进攻发起比例”诸如此类的名词,其实这些都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在他们的逻辑思维中,USG%是一项代表拿球时间长短的数据,但其实拿球时间的长短,NBA的官方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数据进行统计,即“触球时间”。

光说定义,可能有点抽象,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NBA有一项描述运动员参与和发动进攻比例的数据,叫做使用率。在2016至17的威少MVP赛季,他的使用率达到41.7%,这个数字是亘古绝伦,从未出现过。今年,他的使用率已经低至32.1%,哈登、杜兰特、恩比德、拉文都在他之上。

上面这段话中,作者认为“使用率(USG%)是一项参与和发动进攻比例的数据”。显然,这是存在着逻辑错误的,因为USG%并不能反映一名球员到底参与了多少比例的进攻,以及发动了多少比例的进攻。

辟谣+科普!原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把“USG%”理解错了

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什么是参与进攻?

在我看来,“参与”这个词囊括的范围非常广,一名球员的发起、策应、终结甚至是站位牵扯都能算做是参与进攻。比如威少突破,分球亚当斯,亚当斯二传乔治,后者完成投篮终结,同时弱侧又有阿布里内斯拉开空间,这个过程就完美涵盖了雷霆进攻的发起、策应、终结以及无形之中的空间牵扯。当然,研究这个话题可能有点扯远,我想说的只是,USG%这个数据,仅仅与进攻的终结有关,远远没有丰富到可以囊括整条进攻链,涉及各个环节的地步。

隆多在,詹姆斯球权支配降到23%以下职业生涯新低,隆多受伤,瞬间暴增至接近35%。

再看这个,作者想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朗多在,詹姆斯的USG%低,朗多不在,詹姆斯的USG%高,即朗多为詹姆斯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USG%。

而根据上面的理论分析再结合实际比赛的经验看,我们知道:朗多为詹姆斯分担的只是控球时间(触球时间)的压力,而不是进攻终结的戏份。

朗多作为一个职业生涯擅传不擅投的控卫,也不太可能有效帮助詹姆斯减轻进攻端的终结压力。

所以,朗多受伤与否,其实与詹姆斯USG%的增减根本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詹姆斯最近一段时间内把自己的USG%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爆炸的水平,主要还是因为湖人队其他球员比如英格拉姆、库兹马等人没办法在关键时刻打出好的表现来去给詹姆斯释放压力,即现在的湖人还是缺少一个合格的全明星二当家。

辟谣+科普!原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把“USG%”理解错了

最后总结一下:“USG%”目前为止较为精准、较为科学的一个中文翻译是“回合占有率”,它只和一名球员进攻终结回合的占比有关。#辟谣# #头条辟谣# #体育辟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