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哪些中國企業會上美國貿易戰打擊清單?

美國總統特朗普率先挑起中美貿易戰後,雙方輿論戰激烈,美方高官也不斷試探中方態度。最新消息是,美國貿易代表表示,加稅在6月前都不會生效。

特朗普簽署價值600億關稅備忘錄後,中國企業也懷疑自家產品是否將出現在華盛頓的清單之上。

據彭博社28日稱,關稅背後隱藏著白宮更大的目標,試圖破壞“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的戰略計劃。該戰略旨在將一批中國企業打造為機器人、半導體、飛機制造、計算機應用等行業的世界領軍者。

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更是直言,“301關稅”毫無疑問將直指“中國製造2025”。

牛津經濟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亞洲經濟部主任高路易(Louis Kuij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國計劃實施的關稅和投資限制措施意在打擊中國,以回應美國視為不公平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做法。”

外媒:哪些中國企業會上美國貿易戰打擊清單?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的備忘錄。

FTZ中文網3月29日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經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械”列為將要徵收關稅的行業,預計4月初將公佈更多細節。不過,白宮已經在一份200頁的報告中提到了一些中國企業的名字,作為來自中國的“不公平”競爭如何使美國吃虧的例證。

根據美方的報告,對美構成最大威脅的包括以下這些公司:

美的集團(Midea Group)

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雖然不是國有企業,但在中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的計劃中,美的具有重要地位。2016年,美的斥資42億美元收購了德國頂尖機器人集團之一庫卡(Kuka)。

美國政府認為美的是一個例子,它是一家中國民營企業集團,卻似乎在執行中國政府上述發展政策的一些方面。美的從多家政策性銀行獲得了數億美元計的貸款以支持其收購項目。

根據美國貿易辦公室的說法,承貸機構之一中國進出口銀行(China Exim Bank)表示,“該項目的實施,有助於優化中國機器人產業佈局,推動多產業生產自動化進程,提升中國智造技術水平”。

中國化工(ChemChina)

2016年初,國有的中國化工宣佈將斥資440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農藥和種子集團之一瑞士先正達(Syngenta),此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宗交易契合北京方面關於控制一系列技術以確保糧食安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政策。

美國貿易辦公室認為,這宗部分由國有銀行支持的交易已將在美國的“4000名員工、33處研究基地以及31處生產和供應基地”置於了一家聽命於北京的企業集團的控制之下。

這宗收購還使陶氏杜邦(DowDuPont)、孟山都(Monsanto)等美國農藥生產商陷入與中國政府的直接競爭,使中國化工將形成的遍及全球的觸手成為美國關稅的一個主要目標。

中國中車(CRRC Corp)

中國中車及其他中國國有鐵路集團是與龐巴迪(Bombardier)、西門子(Siemens)等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合資公司的主要受益者。中國中車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鐵路車輛製造商。

除了供應中國快速擴張的高速鐵路和地鐵系統,中國中車近幾年還進入了美國市場,拿下了為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費城供應地鐵列車的合同。

中國中車迄今一直從中國出口產品,但該公司位於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的首家美國工廠很快將開始投產。中國中車稱,該工廠是美中合作“雙贏”的一個案例。

白宮將中國鐵路產品列為關稅徵收對象,不過美國貿易辦公室的報告中倒是沒有提到中國中車的名字。

中國商飛(Comac)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

這兩家中國國有飛機制造集團正試圖打破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在客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將中國打造成一個航空製造業強國。

中國商飛意在與波音737、空客A320競爭的C919客機,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還需數年時間才能投入量產。但分析人士認為,C919最終將能從這兩家主導者手中奪走市場份額,尤其是在中國。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持有中國商飛的股份。兩家公司通過對美國飛機和航電設備公司的一系列收購推動了自身發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對中國不公平貿易做法的調查中強調了上述收購。兩家公司都考慮過部分或整體收購加拿大噴氣式飛機制造商龐巴迪。

中國商飛依靠與包括通用電氣(GE)、霍尼韋爾(Honeywell)、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Rockwell Collins)在內的美國公司建立的合作和合資公司,為C919供應包括髮動機、機輪和航電設備在內的關鍵部件。

清華紫光(Tsinghua Unigroup)

美國貿易辦公室認為,在政府支持的投資者中,少有像清華紫光集團如此執著地在全球四處追逐半導體資產的,這個由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控股的集團的成立使命就是通過收購把國外的半導體技術帶到中國。美國貿易辦公室的報告指出,清華紫光已經從由中國工信部直接控制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National IC Fund)獲得了資金。

清華紫光曾多次嘗試直接收購美國相關企業。例如,2015年,該集團提出以38億美元收購美國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15%的股份,但由於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阻撓,清華紫光撤銷了這筆交易。

報告還提到,清華紫光支持的集團還發起了一些規模較小、旨在進行類似收購交易的基金。另一家出現在美國貿易辦公室報告中的實體是華創投資(Hua Capital),利用來自清華紫光的資金收購了美國數字成像公司OmniVision。

華大基因(BGI)

作為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吸引了一輪又一輪願意出高價的私募股權機構的投資。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是華大基因的主要投資者之一。

2013年,華大基因收購了總部位於美國的基因組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後者已經對逾2萬個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報告中指出,華大基因已經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獲得了大筆貸款,並稱,雖然股權結構為私人所有,但華大基因“與政府有明顯關聯”。

【改編自FT中文網,譯者/申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