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曹魏對江東虎視眈眈,但江東仗著有長江之險,抵禦強敵。在三國時代,高郵湖以東地區江面很寬,所以曹魏軍隊想要南下,就得經由高郵湖以西和大別山以東之間的地段進行。南下的曹軍,必須使用水軍,所以當時曹魏和東吳兩方勢力的交鋒,主要圍繞著這附近的三個渡口,皖口、濡須口和京口展開。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曹操

這三個渡口,東西兩個渡口的水道很淺,不適合承載大量兵員物資的戰船航行。所以曹操在世的時候,曹軍南下的主要方向都是中間地段濡須口。為了防備曹軍的大舉進攻,孫權在濡須口西北地區設置了濡須塢作為防禦據點,曹軍想要南下,必須攻破此據點。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古代武將

曹操生前,曾經發動大軍三次圍攻濡須口,雙方歷經多次惡戰,互有傷亡,但雙方均未有突破性進展。

建安二十年,公元217年,農曆二月,曹操興兵南下,號稱大軍四十萬,第三次圍攻濡須口。為了北上御曹,孫權也集結了七萬多人的軍隊。小說中東吳第一猛將甘寧甘興霸率領百騎夜襲曹營,沒有折損一人的故事,便是來源於此役。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孫權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兵分五路,直取濡須口,而孫權為了加強濡須口的守備,特命大將徐盛、董襲率領五艘樓船鎮守此處。徐盛率領麾下軍兵,乘坐小舟來到岸邊和曹軍李典所部死戰。而董襲率軍鎮守樓船,忽然江上狂風大作,濁浪滔天,樓船左搖右晃將要傾覆,東吳的士兵們看到後,紛紛棄船而逃。

董襲看到後,拔劍斬殺十多名逃兵,整肅軍紀,但麾下軍兵潰散難以制約,董襲最後跟隨樓船一起翻覆在長江之中。孫權將董襲和此役陣亡的大將陳武一同厚葬,並表彰周泰在此役中立下的功績。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董襲

正史上的董襲,跟小說中的事蹟差不多,此人是江東會稽餘姚人,表字元代。在孫策奪取江東,攻入會稽時,董襲在高遷亭迎接孫策。孫策看到董襲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是當將領的好材料,於是任命他為賊曹,讓其討伐作亂的山賊強盜。

正巧,此時山陰地區發生動亂,黃龍羅、周勃糾集了幾千烏合之眾,為害一方。董襲跟隨孫策平亂,在戰鬥中董襲擒斬黃龍羅、周勃二人,立下頭功。因此升任為別部司馬和揚武都尉。董襲此人是孫策的心腹愛將,跟隨其東征西討,在軍中也頗有威望。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東吳武將

孫策遇刺傷重去世後,其事業由年幼的弟弟孫權繼承。孫策、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擔心孫權年幼,不能服眾,於是找來張昭和董襲,詢問江東形式。董襲一番豪言壯語,打消了吳夫人和少主孫權的疑慮,由此董襲也成為孫權的心腹梯己。

當時,鄱陽湖地區有一支實力比較強的義軍武裝,這支隊伍的首領叫做彭虎,麾下部眾幾萬人,威脅江東的安全。董襲和淩統、蔣欽、步騭兵分四路討伐彭虎。董襲所部所向披靡,以至於賊寇看到董襲的軍旗,便望風而逃,鄱陽湖在十天之內便被孫權軍平定,董襲也因此被提拔為偏將軍。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東吳武將

在孫權替父報仇,征討劉表的部將黃祖的時候。董襲和淩統擔任前鋒,而黃祖為了對付孫權的軍隊,用兩艘艨艟鉅艦橫截江口,使得東吳軍艦船無法逆流而上。而且黃祖在戰船上搭乘了上千名弓弩手,以交替射擊對付輕裝的東吳軍隊,為了固定戰艦,黃祖下令用棕櫚編制的纜繩綁住巨石。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斷蒙刀

輕裝化的東吳軍隊,被敵人的箭雨壓制的抬不起頭,董襲和淩統各自帶領一百名軍士,每人都身披兩層重甲,乘坐戰船,向黃祖的艨艟鉅艦發動衝擊。在南朝梁陶弘景所著的《古今刀劍錄》中,記載董襲曾打造一把寶刀,削鐵如泥,捆綁黃祖艨艟鉅艦的兩條棕櫚纜繩都被董襲這把鋒利的寶刀砍斷,艨艟鉅艦順流飄走。呂蒙擊殺黃祖的部將陳就,孫權的軍隊才能夠繼續進軍,黃祖逃出江夏城的時候,被孫權的騎兵馮則追擊並斬首。

孫權在祭奠亡父孫堅之後,大擺宴席慶功。在酒宴上,孫權表彰董襲的功績,董襲的寶刀也因此得名為“斷蒙刀”。董襲追隨孫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孫權對其非常敬重。

孫權的心腹,敵人看到他的旗號,嚇得望風而逃,他的寶刀下落不明

董襲

217年,曹操第三次南征濡須口。戰前,孫權派董襲,帶領五艘樓船加強濡須口的江面防務。結果半夜,江面狂風大作,樓船即將傾覆,士兵們乘坐小船逃走。親兵要董襲趕緊脫身,但董襲認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主公讓其在樓船上守備,沒有命令不能輕易離開,於是拒絕親信的搭救。

當天夜裡,機械執行命令的董襲和樓船一同傾覆到長江中,死得非常可惜,斷蒙刀也因此失蹤。孫權聽聞後,穿著喪服參加董襲的葬禮,不僅厚待董襲,還厚待董襲的遺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