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东京电影节前几天公布了片单,中国内地由刘浩导演,朱亚文、宋佳主演的《诗人》入选主竞赛单元。《诗人》从创作剧本到项目筹备、开拍、上映,经历的周期很长。2005 年,《诗人》剧本入选年韩国釜山电影节设立的 PPP 计划。这个扶持青年电影人的项目这些年给予了不少中国导演支持,贾樟柯的《站台》、娄烨的《苏州河》、李玉的《红颜》等都曾入选 PPP。王小帅的《我 11》也曾拿到 2007 年 PPP 大奖,获得 2 万美元奖金。

《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五年后,《诗人》荣获 2010 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天使之翼(北京)影视投资公司的“特别关注奖”,得到 10 万元资金支持,并得到了这家公司的后续投资。

《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今年 4 月,五家电影公司联合推出“A.R.T.文艺片计划”,各方将投入 1 亿流动资金在 3-5 年内制作 10-15 部文艺片,首批片单中就有《诗人》,当时影片已经拍摄完成。

《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诗人》讲述在矿坑工作的诗人与支撑着他的妻子间的故事,直到他们的爱情遭遇劫难、直到丈夫离开,陈蕙仍然努力地想要留住对方的气味和影子。片中小宋佳饰演妻子陈蕙、朱亚文饰演丈夫李五。

《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在发布的首款预告片中,并没有完整的情节对话。开头是阴冷的矿区,然后是夫妻俩的耳鬓厮磨,陈蕙为丈夫李五读诗。后续能看到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动,他们发生了争吵,但不知道由何而起,最后的镜头是李五迎着阳光流泪。

《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导演刘浩透露了拍摄本片的初衷:80 年代,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一切新鲜事物进入这个国度,读夜校,补文凭,去国外打工等,但对于小县城的年轻人而言,这些选择却是遥不可及,最好且仅有的方式是努力当上“诗人”,改变命运。90 年代,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再次发生变化,钱成为新的衡量单位,这个年代还想当“诗人”,将是灾难。

《诗人》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获 10 万元资金支持

《诗人》这部片子真实地记录下这个亦没有诗意的年代,依旧还生活着这么一个诗人,她叫陈蕙,一个努力要留下自己男人气味和影子的诗人,不经意间,她留下了那段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