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經常有病人,愁眉苦臉、痛苦萬分的來看診,“醫生,我身上長白斑了,我感覺是白癜風,能治嗎?”他們往往進入了誤區,有兩個錯誤的認知:1、認為白斑都是白癜風;2、認為白癜風無藥可治。都2018年了,大家總要對我們的醫療技術有點信心,白癜風雖然治療比較困難,但並不是不能治,臨床也有治癒的病例。如果皮損面積小、發生在曝光部位、病程短的治療效果特別好的。

今天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身上長白斑可能是什麼疾病,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大家也不要一看到白斑就惶恐不安。

白斑還可能是以下疾病: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1)白色糠疹:兒童面部常見,白斑上可見細小脫屑,可自行消退;

主要表現為皮膚上有白色斑片,開始為少數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斑片,呈淡白色或淡紅色,邊界清楚,斑片逐漸擴大增多,表面較乾燥,多有少量灰白色鱗屑。斑片多見於顏面部,尤以面頰部、額部多見,偶見於頸部、四肢及軀幹。

中醫稱之為:蟲積斑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2)花斑癬:常常長在頸、前胸、肩背、上臂、胳肢窩等處,顏色可以是褐色、淡褐色、淡紅色、淡黃色或白色,真菌鏡檢陽性;

本病是由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質層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病。呈慢性,有輕度的炎症,通常無自覺症狀。損害特徵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上有糠秕狀的脫屑,好發於胸部,背部,上臂,腋下,有時也波及面部。花斑糠疹還多見於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人,因這類人的表皮細胞更換週期延長,有利於真菌生長。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3)貧血痣:自幼發病,摩擦時白斑不發紅,而白斑周圍皮膚髮紅; 好發於出生或兒童期發生,終生不退,症狀表現為先天性淺色斑,軀幹,特別是胸部好發, 淺色斑周圍毛細血管常擴張,形成一種反差。 摩擦皮損處,淺色斑本身不發紅,周圍皮損卻發紅充血,使白斑更趨明顯。此點也是貧血痣與白癜風鑑別的最主要的要點。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4)無色素痣:出生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現,侷限性淡白斑,邊緣鋸齒狀; 出生時即有或生後不久發病,單側分佈的脫色斑持續終生;軀幹、下腹、四肢近端好發,往往沿神經節段分佈;可藉助Wood燈與白癜風鑑別,病理無特異性。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5)炎症後色素減退:白斑形成前該部位有明顯的炎症反應;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6)特發性點狀白斑:多見於老年人,邊緣清楚的小片白斑,不會繼續擴大,邊緣無色素加深表現,表面無鱗屑。

很多皮膚疾病具有相似性,所有要準確的判斷是什麼疾病,需要藉助檢查。

目前針對白癜風醫院可以做的檢查有以下:

(1)Wood 燈:傳統檢查方式;

(2)皮膚 CT:可以分層觀察皮膚情況;

(3)皮膚鏡:可在肉眼直視下觀察皮膚顏色。

我個人比較推薦Wood 燈,簡單費用低,結果快速準確。我所在的醫院是免費檢查的,其他的醫院應該幾塊錢左右。

不是所有的白斑都叫白癜風

(WOOD燈下白癜風的皮損為純白色,與周圍正常皮膚對比鮮明,界限清楚。)

關於白癜風我後期還會再寫幾篇文章,關於臨床治療方法的,感興趣的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