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有時候一輛自行車就是這樣橫空出世的。”這是這臺Gnarly Bikes的DH車型出現的時候作者的直接感受。只是,它現在還僅僅是一臺概念車。但是這臺概念車型的出現,或許暗示了山地車型一體化未來的可能性。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Gnarly DH車型整合概念

埃裡克·赫伯曼(Erik Habermann),這名來自柏林的設計師對於自行車產品的工業設計並不陌生。他先是在波茨坦(Potsdam)學習產品設計,隨後在大眾汽車(Volkswagen)工作。之後,他加入了Canyon的設計團隊。但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埃裡克最終離開Canyon返回了老家柏林並且加入了一家設計工作室。就像大多數人想的一樣,埃裡克對於自行車的熱情仍舊強烈,他業餘時間仍舊在騎行,並且設計出了這臺概念車。

埃裡克表示每臺自行車都有他特殊的地方,“在設計之前,我經常問我自己,我可以做出哪些改變,現在的自行車對我來說困惑在哪,我怎麼做的更好以及它的目標客戶是誰。最初的概念設計都是圍繞著這些問題在進行,首先產品的概念會出現在腦子裡,然後出現在紙上,最後我將其變成數碼的設計稿。這就是Gnarly DH車型出現的過程。”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臺車的所有概念都是基於一體化。讓事情朝著未來前進一步而不是著眼於現在的可能性,埃裡克相信這些設計上的嘗試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他希望在一體化的方向上突破自行車設計的限制,不僅要達到一定高度的審美還要在功能性上實現突破。

結果就是,我們在這臺車上可能發現的最大的改變就是他沒有避震,或者是沒有“可見”的避震。在這種情況下,避震被以一種滑動的方式隱藏在了上管中,同時可以在側面進行回彈和阻尼的調節。這並不是第一次將避震結構隱藏在車架中,同時埃裡克承認Resistance Bikes曾在Insolent車型中將改進後的FOX40作為避震機構隱藏在一部分上管中。但是對於埃裡克來說,他想要設計一些“不僅僅是設計師思維”所做出的東西。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Resistance Bikes Insolent車型

當你理解了在避震上所發生的改變之後,你可以開始關注一些其他的細節了。剎車線管被完美的隱藏起來,變速機構也經過了整合,通過車把上的按鈕來實現電子化的控制。同時在車架的後上叉橋中間還設計了工具倉。

顯然,這一概念設計看上去天馬行空,但是埃裡克的設計在不久的將來並非不可實現。畢竟我們如今見到的諸多車型曾經也只是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的設計稿而已。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埃裡克的概念車型不只在DH,他設計的Freeride以及兒童車型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這是DH車型的未來趨勢抑或僅僅是一次天馬行空的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