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兒媳帶著95歲公公打工,9年沒回家過年


2月19日,在浙江嘉興一處城中村,文善琴攙著95歲的公公回家吃午飯。文善琴租住的城中村,村裡的原住民前幾年都陸續搬進了新家。如今,接替原住民棲息於此的是一些外鄉人,大多來自雲、貴、川等地。文善琴一家來自雲南昭通市鹽津縣廟壩鎮麻柳村。

上午8點多,文善琴的公公杜清華老人在室外生煤爐,老人是這片村落中年紀最大的外鄉人,1924年出生12月4日出生,今年95歲了。老人說,他其實姓周,因小時候家中窮,過繼給當地姓杜的人家,改姓杜。

9年前,文善琴擔心公公一人在家不放心,將老人從老家接到嘉興,一家人在一起,有個照應,她放心多了。2016年10份,老人被痔瘡折磨得痛苦不堪,期間臥床一個多月了,全靠媳婦悉心照料、每天數次用熱火給老人擦身、洗屁股,一個月後,老人病好了。

老人的兒子周玉方說,9年前妻子回老家接父親來嘉興時,有人勸她別折騰了,勸她將老人送進敬老院。妻子當時說了一翻話,至今讓他感動:養兒就是防老,兒媳都在,給老人送到敬老院,等於“毀”了老人,等你老了,你媳婦將你送到養老院,你肯定傷心。周玉方坦言,孝敬老人方面,媳婦比他做得好。

文善琴知道老人喜歡家鄉的臘味,臘月就醃製了兩百多斤的臘肉臘魚。老人牙口不錯,臘肉或炒或蒸,老人都能吃得動。

老人有個好習慣,每天早睡早起。如今老人耳聰目明,狀態極佳。說到兒媳婦,老人一百個讚歎。

平時鄉鄰或上街買菜,或有點瑣事,他們就會委託老人照看下孩子。

江南的冬天非常陰冷,老人經常跑到小棚裡生火取暖。

老人的孫子周昌川一有空就陪著爺爺烤火。

就著火塘裡火苗,老人也會抽上幾口煙。

一灰溜又到大年初四了,老人已在嘉興度過9個年頭了。老鄉都說老人能活100多歲, 老人聽後也是哈哈大笑,慈祥的臉上流淌著幸福、吉祥。

文善琴居家過日子非常節約,能省則省。但花在老人身上的錢從來都是大方。去年夏天,她見老人熱得睡不安穩,便給老人安裝了一臺新空調。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在城中村,這些凡人中依然閃爍著人性的光芒,孝敬父母、友愛鄉鄰。

2月19日,杜清華老人操著雲南口音、樂呵呵,慢悠悠笑著道,兒子好,媳婦好,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有依靠,有照應,家人在哪裡,年就在哪裡,這麼多年已經適應了。誠哉斯言,家人在哪,年就在哪。 關注照真達俗,讓我們一起用影像關注世界,溫暖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