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流传至今的话 出自这位民族英雄

来点课外历史,更好闯荡江湖!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一句话,震撼了多少中国人的心,也捍卫了多少中国人的尊严!如果了解历史的话,就知道这句振奋人心的话原版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到底是谁说出了这句流传百世的话呢?这又勾起了王先生极大的兴趣,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唠唠这句话的由来。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流传至今的话 出自这位民族英雄

汉宣帝时期,南匈奴大多数都已经向汉朝称臣归顺,那时候北匈奴看见南匈奴归顺,出于自保也假意归顺。由郅支单于带领的北匈奴开始向西部发展: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常替康居出谋划策,想降服它们。如果能得到这两个国家,北部攻打伊列,西面攻取安息,南面排济月氏、山离乌弋,势力越来越大。对汉朝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甚至于后来直接杀死了汉朝使臣谷吉等人。汉朝后派来了陈汤和甘延寿两人出任西域都护府校尉。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流传至今的话 出自这位民族英雄

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家中贫穷靠乞讨借贷为生,被认为没有节操,因此不被州里人所称道。陈汤就西到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同陈汤交往,佩服他的才能。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陈汤这人沉着冷静有大智慧,喜欢立功勋。到西域后,就找甘延寿分析道:“现在郅支单于势力越来越大,应该直接攻打,绝对可以趁他们不注意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必大胜。”甘延寿听后,感觉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准备上奏,准备请示这事。陈汤却极力阻拦,他说:“非凡的策略是凡人所想不到的,朝中臣绝对不同意。”甘延寿听后犹豫不决,因为大臣们都是特别害怕做错事,大家想想都知道,没有上奏,等于就是先斩后奏。万一计划失败,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处罚。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流传至今的话 出自这位民族英雄

当时甘延寿有病在身,长期卧病在床。于是,陈汤没有经甘延寿同意就假托发布朝廷命令聚集各城镇官兵。甘延寿知道后吓得从床上跳下来急忙去阻止,这时候陈汤发怒道:“士兵已经集合完毕,你想坏大家好事吗?”甘延寿无奈之下之后跟陈汤兵分两路。行军数月后,突然出现在匈奴城下,北匈奴猝不及防,自乱阵脚,大败。郅支单于被当场斩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流传至今的话 出自这位民族英雄

随后,陈汤上奏汉元帝,说出了流传百世的名言。原话是:“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其意思就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这一句言,振奋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但是我们爱国不是只靠说说而已,一定要尽量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去给国家尽一份力。让中国的国旗永远迎风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