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东张宋窑遗址位于福清市东张镇境内,这里自然条件较好,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因此地上、地下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在这些遗存中,有两处较为重要的瓷窑遗址——岭下窑和石坑窑。1996年12月,福州市考古队曾组织人员对两处窑址进行调查,初步断定窑址存在的时代主要在宋元时期,元代之后窑址可能逐步废弃。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岭下窑位于东张镇岭下村岭下宫的后侧,分布在连绵的几个山头上,包括有十余座窑,产品按釉色可分为青绿釉、黑釉和灰白釉,以清绿釉为主。

石坑窑位于香山村石坑自然村周边数座山头上,现已探明窑址十余处,分布在约10000平方米的山坡上。满山遍野都散布着瓷片和窑具,有的地方堆积达3米左右,该窑产品按釉色可分为黑釉、酱釉、青绿釉及青灰釉等,主要以黑釉与青绿釉为主,更为特别的是该窑烧制的黑釉其制形风格与建阳水吉窑所出的瓷器极相似,产品包括各式的碗、盏、碟、盘等。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东张宋窑遗址于1981年公布为福清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在东张镇的三星、道桥及半岭等村庄又发现了多处古窑遗址。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宋元时期所烧的

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在市面上常见

它与建盏的主要区别究竟是?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如何辨别建窑系窑口与建窑的茶盏

作者/建盏君

闽江中下游的福州区,有一处大规模生产黑釉瓷的窑口,即福清东张窑。

▼图1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东张窑

东张窑,也称福清窑,其烧造年代约为北宋中期至元代中晚期,产品以黑釉为主。

东张窑与水吉建窑直线距离约200多公里,位于闽江下游,距离出海口极近,是福建东南沿海最大的一处黑釉瓷烧造窑厂,生产规模与建窑接近。其黑釉瓷烧制工艺也与建窑有密切的关系。

▼图2-1.东张窑与建窑地图距离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图2-2.宋元沉船出水东张窑黑釉盏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从烧造规模、烧造风格和海外贸易几个方面上看,东张窑都是建窑系窑口中,值得一书的窑口。

东张窑与建窑的特征对比

1.造型

建盏一般造型规整,器型线条委婉流畅,修足干净利落,圈足内部浅挖平整。

东张窑黑釉盏转角处普遍存在明显的旋坯痕,作风较为生硬,部分产品在外盏腹下留有“跳刀痕”。圈足部分有的足根不齐,有的挖足未旋够一周。

▼图3.东张窑黑釉盏底部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其器型线条也与建窑束口盏有明显区别,尤其是腹部曲线,内收明显,已经形成该窑独有的风格,有说法称其为“捺腰式束口”。

▼ 图4-1.东张窑黑釉盏与建盏器型对比示意图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 图4-2.典型东张窑黑釉束口盏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2.胎骨

建盏胎质匀称致密,坚硬厚实,含铁量高,胎色以灰黑为主。虽含有一些细砂粒,但并非淘洗不均所致,也不影响质地的均匀。

东张窑的坯泥则多数淘洗不精,常能以肉眼见到粗细不一的异色颗粒,气孔和砂眼也较为普遍。胎骨断面不平、质地粗松,比建盏轻薄。胎色上不少都是比建盏更浅的灰黄、灰红等色,也有较深的灰黑色。

▼ 图5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3.釉色

建盏釉层厚,釉色绀黑,施釉普遍达止釉线,多有聚釉现象,釉滴珠也常见。东张窑多釉薄,偶有厚釉与聚釉、流釉现象。

露胎边沿或露出褐色,黑釉部分也不乏黑色不够浓厚而偏紫的现象,普遍施釉不齐,常见似厚薄二层釉特征(见图5)

东张窑能仿出较接近建窑普品的兔毫,但毫纹多数不如建盏清晰挺拔(如图6)。其釉料配方并不稳定,故呈色丰富多样,有些建窑不生产的品种,东张窑也在烧造。

▼ 图6.建窑兔毫盏(上图)与东张窑兔毫盏(下图)对比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宋代建盏的外销一文中提到过,日本福冈博多地区出土的建盏及其窑系产品中,许多产品底部有用墨写着中国人的姓名,如“陈四”、“丁纲”等。这些盏多从福州出海,东张窑距离福州极近,自然是出口黑釉盏的主力军。

▼图7.墨书“张纲”款东张窑黑釉盏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虽然东张窑的黑釉盏,平均品质与建盏有距离,但作为临近闽江出海口,且窑火延续至元代的大型窑厂,其产品对研究宋代历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有重要意义。

部分资料整理自《史迹福清》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非遗文化之如何辨别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