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紫阳书院遗址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位于福清市新厝镇江兜村草堂山,俗称朱熹草堂,相传南宋黄伯谷先生曾在这里修建草堂隐居,边研修学问,边收徒授业。

据传,朱熹路过此地时,曾上山探访黄伯谷,并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日夜与黄伯谷先生切磋学问。因闻流水之声如奏韶乐,朱熹便将山间小溪命名为韶溪,草堂也因此得名为韶溪草堂。现草堂已荡然无存,惟留下一块明代崇祯元年(1628)刻有“紫阳朱先生书院”字样的石碑立于山中。

江兜村民在修建通往草堂山的村道时,又挖出了四块与“紫阳朱先生书院”一般大小的古碑,这4块石碑的镌刻时间分别是明代崇祯辛巳年(1641)春、清代乾隆廿七年壬午(1762)仲秋、嘉庆十三年成辰(1808)三月及同治甲戌年(1874),石碑虽已断裂,但碑文尚清晰可辨,分别详细记载了书院的由来及重建等事件。

来源《史迹福清》

探骊书院

探骊书院,坐落于音西街道珠山村后山脚下。

传说探骊书院挺有灵气,那是因为,探骊书院古时候是厦漳泉举人进京赶考必经之路和备考休憩的场所。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土木结构的探骊书院共计两层

据考证,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代全国有书院 2000 余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诏令各省将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将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将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书院作为一种历史文物,在福清地界上已存世无多。现存的一些书院主要分布在江阴、阳下、新厝、音西等镇街。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探骊书院内被毁的“走马上任”浮雕

在探访探骊书院时,我们发现书院内的一些精美构件惨遭斧劈。供桌前方现存的两件浮雕构件,依稀可见其为一人牵马和一人赶马状,仿佛是“走马上任“ 、马到成功”的写意。上世纪七十年代,因读书无用论作祟,书院里面的文物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供桌前面木柱上的一副对联也遭受破坏,现在留下的是用水泥填补的痕迹。该书院曾经一度成为村生产队的牛栏。

探骊书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探骊书院重建于清光绪年间。重建碑记

“圣人设教,资神道以化民;佛祖垂慈,开法门以利物”“因兹山形如珠,爰建探骊书院,崇祀文武神圣、大奎星君。”道明了其建设的目的。碑文载探骊书院供奉孔子和关羽文武二圣和大奎星君;现今,主要供奉文圣孔子和大奎星君。

大奎星君是元代闽南人,自幼资性聪慧,初习儒学,博极群书,擅长诗文。大奎 “学博识端”, 由儒入释,故能贯儒释而一之。大奎诗似东晋诗人陶渊明,文似唐代古文家柳宗元。昔人评其诗 “简严高古,无山林枯槁气” 、“气骨磊落,无元代纤秾之习,亦无宋末江湖蔬笋之气”。 时人三山 (今福州) 吴鉴称大奎为 “圆机之士”,序其诗曰:“华实相副,词达而意到,不雕镂而丽,屏耕锄而秀”。 大奎虽然为僧, 但关心国家人民。他有很多政治时事诗,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泉州的政治经济情况。探骊书院供奉大奎星君,在情在理,显示古代福清人的圣贤崇祀理念。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墙壁上的文官绘画像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探骊书院供奉的是古代“文武精英”,历代香火不断。——摘自第三十三期《福清文史资料》

作者/ 郭成辉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许多人都不知道,福清这个地方藏着明清时期古书院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