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源國際“血洗式”崩盤後,今大漲逾70%,誰導演了這場巨震?

在沒有漲跌停板的港股市場上,個股的暴漲暴跌讓投資者的小心臟備受考驗。

1月17日,港股內房股佳源國際遭遇“血洗式”崩盤,股價暴跌逾80%,市值一日蒸發260億港元。

有傳聞稱,佳源國際暴跌可能是因為債務違約。17日晚間,佳源國際公告稱到期債券已償還;18日,其股價展開反攻,盤中一度暴漲98%。

在這兩日突如其來的股價巨震背後,佳源國際還面臨銷售數據注水質疑和近百億債務的壓力。

佳源國際崩盤,市值一日蒸發260億港元

1月17日,港股內房股佳源國際控股股價突現崩盤。一個半小時內暴跌80.62%,股價由13港元跌倒2.52港元,一日內市值由326億跌到只剩下63.28億,蒸發超過260億港元。

佳源國際“血洗式”崩盤後,今大漲逾70%,誰導演了這場巨震?


當天,另一支內房股陽光100也出現暴跌,股價跌了65%。

在這兩支內房股的拖累之下,港股房地產板塊集體下跌,板塊跌幅排名第一,板塊市值蒸發逾千億。包括中國物流資產、力高集團和嘉年華國際,股價跌幅均超過10%,甚至包括龍湖集團等規模靠前的大型房企都出現大跌。

佳源國際控股還是港股通股票,南下資金持股2940.97萬股,持股佔比1.17%,持股市值約3.82億港元。17日的暴跌,讓南下資金一日暴跌約3.08億港元。

對於佳源國際暴跌的原因,市場分析或許跟當天該公司一筆美元債務違約傳聞有關。有媒體報道稱,1月7日佳源國際母公司佳源創盛控股到期的3.5億元短期融券未完成支付。據彭博數據,佳源國際控股的4億美元12%的2020年到期債券下跌30至70,創出歷史最低水平。

但也有分析稱,佳源國際的暴跌是有機構在惡意做空。紅蟻資本投資經理李澤銘分析,三隻內房股的拋壓可能來自同一個股東,由於沒錢補倉,遭到券商接連平倉。中民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黃偉豪對媒體表示,香港個別內房股的突然暴跌,可能存在主要股東遭到斬倉的情況。

獨立股評人岑智勇也表示,昨天3只港股可能是被斬倉。其中,佳源國際主要賣家是華泰金融。

公告稱到期票據已償還,股價大漲

對於1月17日股價的暴跌,當天晚間佳源國際發佈公告稱,已經償還3.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一切如常,不知悉導致股價和成交量變動的任何具體原因。

此外,17日,佳源國際還發布媒體聲明稱,目前財務狀況健康,業務運作正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佳源國際“血洗式”崩盤後,今大漲逾70%,誰導演了這場巨震?


澄清債務問題後,1月18日盤前佳源國際大漲30%,早盤開盤報3.30港元,開盤僅2分鐘,股價飆升至4.9港元,大漲94%,盤中一度暴漲98%,市值迴歸百億港元。隨後股價有所回落,截至收盤,佳源國際股價為4.40港元,漲幅達74.6%。

佳源國際“血洗式”崩盤後,今大漲逾70%,誰導演了這場巨震?


在佳源國際暴漲的帶動下,港股內房股集體回暖,內地房地產指數上漲逾1%。陽光100今日也大漲了17%。

被質疑銷售額注水

除了股價備受關注外,佳源國際日前還被質疑“買榜”,銷售數據注水。

近日,由克而瑞公佈的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裡,此前名不見經傳的佳源集團以875.5億元的銷售額,高居排行榜第35名,甚至超過了萬達。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新浪樂居發佈《2018中國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以1005.43%的銷售增幅位列增幅榜榜首:佳源集團2017年的銷售額為79.2億元,2018年則暴增至875.5億元,一年內銷售額漲幅超1000%。

不過,這家銷售額逼近“千億”目標的黑馬房企,卻在中指研究院、億翰智庫等機構發佈的2018房企銷售排行榜單上“落榜”了。因此,有自媒體撰文稱,佳源集團銷售數據涉嫌造假。

對此,佳源集團聲明稱,佳源集團與佳源國際主體不一致,機構混淆了佳源集團與佳源國際兩個統計主體,誤將佳源國際2017年的相關數據當做佳源集團的銷售數據。

今日(1月18日)佳源國際在其官網發佈“嚴正澄清”表示,較早前,新浪樂居財經《2018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把上市公司佳源國際的銷售數據與佳源集團之銷售數據混淆,佳源集團已於1月7日要求新浪樂居財經更正,而該機構亦於當日更正排行榜並作出了詳細解釋。另外,本公司亦於1月14日向個別作出不實報導的媒體發出撤稿函件,要求相關媒體撤稿。

佳源國際“血洗式”崩盤後,今大漲逾70%,誰導演了這場巨震?


1月8日佳源國際控股公佈的2018年銷售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佳源國際集團合同銷售金額約201.804億元,同比增長94.6%,合同銷售面積約178.7萬平方米,及合同銷售均價約11292元/平方米。

佳源集團稱,佳源國際只是其在江蘇的子公司,集團的銷售額應該是其五倍。

佳源集團創始人沈天晴曾表示,該集團自2015年起,每年保持80%以上的增長率。有媒體根據佳源集團公開的2017年508億元的銷售業績,推算出佳源集團2016年的銷售業績為282億元,2015年的銷售業績為157億元。而此銷售數據在當年的克爾瑞榜單上,可以排到39、61、68名,但榜單上均未有其身影。

2017年沈天晴表示,2018年佳源集團要衝刺千億的目標。不管上述榜單的銷售數據是否注水,佳源集團2018年銷售額875億元,離千億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

近百億債務壓身?

對於佳源國際來說,昨天股價暴跌的雷或許已經暫時解除,但鉅額債務仍然是其必須面對的一大問題。

據佳源國際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佳源國際的銀行及其他借款約為99.5億元。其中,約33.3億元將須於一年內償還,而約66.2億元將須於一年後償還。也就是說,近百億的債務都是必須在1-2年償還的債務。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當下市場數據看,大型房地產企業融資壓力有所緩解,過度擴張的中小型房企將是未來市場最大的風險。據他分析,現在來看,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尤其是2017-2018年排行榜突然上升的企業,都有非常大的資金鍊壓力。

佳源國際2018年半年報的股東信息披露,目前佳源國際的大股東是董事會主席沈天晴及其配偶王新妹,持股55.86%,合共13.7億股(沈天晴本人13.5億股)。2017年6月29日,佳源國際第一大股東,沈天晴名下的明源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6億股佳源國際股份質押給建銀國際海外有限公司。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這筆質押股權規模目前為6.28億股,佔總發行股份數的25.01%。

正如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高比例的股權質押或許也是佳源國際昨日股價暴跌的原因之一。到底是不是因為激進擴張導致資金鍊出了問題?大股東股權質押是否遭遇券商平倉?這是佳源國際需要向監管部門、市場和投資者進一步做出解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