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联合主办,财富甘肃栏目制作播出的《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系列节目以四十年来我省涌现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为切入点,在40年的跨度下追问历史见证人,通过四十人亲述,再现他们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财富拥有者的精彩创业和人生轨迹,再现一幕幕精彩的奋斗之路,展示时代背景和历史成就,呈献甘肃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

40年•40人第七期采访嘉宾

李忠鑫

——甘肃华利实业集团董事长

录制甘肃华利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忠鑫节目时,李总专门抽出两天时间来配合我们拍摄,这对于每天从睁开眼睛就要忙碌到深夜的企业家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更能看出李总做任何事都追求卓越品质,当然这只是他做事风格的一个小缩影。

从传统印刷业转型到科技创新型企业,从进军房地产行业到打造城市泛艺术文化综合体,这位在甘肃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浙商回忆起他与“改革开放的故事”首先是感恩:“我特别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党的英明领导,让我们农民的孩子脱贫致富,让我们农村的孩子能过上城市生活,让我们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有发挥的机会,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我到甘肃35年了,我始终认为黄河水哺育我成长,能有到今天,我感觉到非常荣幸”。

1、踏上经商之路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李忠鑫出生在浙江温州,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天为了填饱肚子发愁,“温州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粮食供应紧张,经常看到很多人吃不饱饭,饿得半死半活。我上高中时,家里人舍不得吃大米,把细粮卖出去,换回更多的地瓜,一家人的吃饭问题才能解决。在那个年代能有地瓜吃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沉重的生活压力在他内心埋下“要改变命运,走出‘吃不饱’困境”的种子。

1978年12月,我国正式拉开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李忠鑫的命运因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发生了根本改变。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温州,他被老乡们踊跃做生意的劲头所感染,放弃了学业,毅然背起行囊,走上了经商之路。回忆起第一次挣钱,他动情的讲到:“我走出校门后,办了当时第一本手工业从业人员外出许可证,拿到这证书,我非常高兴,我跟着老乡到福建山区收购农副产品,拿到我们当地销售,用了四个多月时间,挣了不到300块钱,虽然很辛苦,但心里还是很暖的,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挣钱”。

此后,李忠鑫凭着“敢为人先”的闯劲在四川也留下了他做贸易的奋斗身影。

2、结缘兰州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80年代中期,温州千家万户搞家庭工业,李忠鑫的老家就是靠印刷兴起的一座城镇,有“中国印刷城”之称,受家乡发展印刷业这一趋势感染,他在老家与同学创办了印刷厂。

谈到如何与兰州结缘,李忠鑫坦言:“我们印出来的产品当时在温州周边,乃至全国各地都开始拓展市场,由于后面印刷业越来越发达,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就到了兰州拓展市场。对于兰州这座城市我很有感情,第一次来就拿了一个5万元的大订单。”

这个订单成为他拓展西北市场的第一步,为了让客户满意并能按时交货,他与工人们白天黑夜加班生产,距离过春节还有十天时,他转了两趟车把货运往兰州,在等待交货时,已到春节,“我就在兰州过了第一个春节,非常的想家,因为回家路费很贵,是要增加成本的,我想为了公司以后的发展节约费用。”凭着吃苦耐劳、诚信务实的优秀品质,他完成了在兰州的第一个订单,也奠定了他在甘肃站稳脚跟的基础。

3、转型科技企业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1992年,改革的春风吹来,李忠鑫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决定将企业转型发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我们对市场又做了很大的挖掘,感觉西部地区在城市交通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就开始生产城市的交通设施,比如道路交通标志牌、交通信号灯”。李忠鑫带领公司转型走出的这条创新路,成为兰州城市交通应用史上的一次巨大提升。

2000年是李忠鑫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他创办的甘肃迪科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探索到城市交通要往智能交通方向去发展,所以又介入了软件开发,系统性集成解决城市智能化交通问题”。李忠鑫带领资深专家团队,运用领先的技术平台,突破了兰州、西宁、酒泉、武威、天水、白银等地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滞后的难题,为西部城市智能化交通做出很大贡献。这些成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荣获了一个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两个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获得国家专利。

4、 进军房地产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随着企业发展,他精心规划转型之路,最终将目光投向房地产行业。“我们在转型之际考虑了很多,充分考虑了在甘肃发展的优势,第一是城市建设,2007年的时候兰州跟沿海城市对比还是相差较远,我感觉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会很大。第二,甘肃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我们对陇南、酒泉这些地方的矿山资源做了充分了解,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地产。”李忠鑫向我们讲述了转型房地产的原因。

在2007年的一次土地拍卖会上,他以2.86亿元的天价逐鹿群雄,拍得兰州七里河区一宗土地开发权,成为当年兰州的“地王”。

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我国房地产业遭受了重创,李忠鑫的普天地产公司也不例外,巨大的压力随之而来,“在土地拍回来交完款后,我们解散了团队,期待着市场好转的时候再启动”。

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的寒冰逐渐消融,我国经济开始稳步回升。李忠鑫抢抓机遇,迅速组成团队,启动格兰绿都项目开发建设。2010年,总投资超过10亿元,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格兰绿都开始销售,对李忠鑫而言这仅仅是与城市共生,缔造人居精品征程的开始。

5、打造泛艺术文化综合体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我们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首先要担当得起城市建设者的责任,对产品的打造中,如何服务于市民,又服务于经济发展,这是我们企业家必须要考虑的内容”。以打造城市名片的理想高度,李忠鑫又一力作——东湖广场,用“不以千湖同色”的豪迈气势崛起于兰州城东,项目集聚智能商务写字楼与五星级酒店,融合泛艺术文化内容,首创回廊式艺术天街、室内主题文创商业街等业态,将成为兰州新的城市会客厅。

6、搭建智库平台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遇到各种发展的问题与瓶颈,为了寻找企业发展定位,捕捉更好的商机,从而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李忠鑫有了为甘肃浙商搭建智库平台的想法。“2017年,我们经过充分考虑,与在甘23家浙商企业联合发起,与兰州大学形成校企联动,成立了兰州大学企业创新研究中心,我们这个举措主要是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引领企业更好的发展”。

兰州大学企业创新研究中心依托兰州大学的科研资源、师资力量,为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支持,搭建起“产学研”沟通的桥梁。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李忠鑫:勇做敢为天下先的“排头兵”

“只要你踊跃去做,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贡献力量。我们浙商靠“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所以我们才有今天。 ”

——李忠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