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唯一賺錢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臉……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誒... 這篇推送,五味雜陳啊!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今天整理了一下2018年港股打新的收益情況。

過去一年,我自己的操作路徑是這樣的:

1月份開始用單個賬戶,邊試水邊研究;


5月份做了「11點港股打新」知識星球,成體系地介紹這個玩法;


6月份拿出10萬港幣,平均分配給4個賬戶,同時打新;

今天總結收益情況如下: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4個賬戶的初始本金都是25,000港幣

你們別看A賬戶牛逼,其實就是當初拿它來試水,狗屎運中了支叫「歐化」的新股,單這支股票貢獻的絕對收益就有12600港幣。

B、C、D都是6月份開始操作,可以看到,收益並不可觀。

之前我寫文章時還說,港股打新的目標收益是30%+,現在看來,有點兒打臉。

5月份,從球友們加入「11點港股打新」開始操作,到現在的總收益,可能也沒超過30%。

當然也看運氣,如果中籤了「捷冠控股」、「港亞控股」、「WAC」、「METROPOLIS CAP」這些翻倍股,相信收益還是非常非常不錯的。

港股打新的盈利真相就是如此:

80%的總盈利由個別大漲的新股貢獻。

我把自己前期參與過的和知識星球裡分析過的新股做了不完全統計。你們也可以感受下港股打新的贏虧情況。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空白部分是年初我自己試水的非公開操作

首日漲幅以當天收盤價計算

操作一年,我自己的感慨是:

港股打新還是不錯的,雖然收益沒那麼理想,但考慮到今年恆生指數整體下跌13.6%,打新還能實現正盈利,值得表揚。

港股打新吃不下大資金,單個賬戶25000港幣,已經接近極限。操作又相對頻繁,挺費心力的,性價比需要你自己衡量下。

但另一方面,正因為需要的資金少、門檻低,倒很適合嚐鮮。如果你手裡有個幾萬塊又知道投啥,可以試試。

港股打新本身是一種「統計套利」。根據大量的新股樣本總結出申購和買賣規律,並嚴格執行。只要勝率較大,樣本量足夠多就會像勝率靠近,不必糾結於單隻股票的證偽。

真想賺錢,還得靠翻倍新股,抓住一個,結果不會太差。

太需要執行力,尤其是多賬戶,我自己對這點深有感觸。開始我還做個統計表,後來也顧不上弄了。

門檻越來越高,今年所有銀行都抬高了辦理港戶的所需材料—對港澳通行證和護照做了限制。大部分銀行的資金門檻也從5萬提高到30萬,沒辦法,紅利期又沒了。

問朋友要了一份目前各個銀行辦理港戶的門檻要求: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點擊看大圖)

如果對這個感興趣,又對自己執行力有信心,可以加入我做的「11點港股打新」知識星球,裡面有40多個帖子成體系地介紹過玩法。每一支新股也都有申購建議。

目前又超過2000名公司人加入。

識別上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均可加入。

2018我唯一赚钱的就是港股打新,但也挺打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