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論語》141: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評述】

戶,門戶,大門。道,良知之道、忠恕之道。何莫,為什麼得意思。

人怎麼找到作事情的好方法?

毛主席說:找到事物的本質,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王陽明說:事物的本質和矛盾,是良知。致良知就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孔子說:人出門入戶,都懂的要走大門(良知)。為什麼做人做事,就不知用“忠恕(良知)”這種好方法來解決問題?

儒家說事物的本質是“良知”,其實真的沒有騙我們。就如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勤儉節約、廉潔奉公……等等做法,歸根結底行講的是“良知”。

良知對於照顧父母,是孝;對待兄弟,是悌;對於為官,是廉潔奉公;…… 可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勤儉節約、廉潔奉公……等等做法,只是“一(良知)以貫之“產生的而已。

讀懂《論語》141: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懂得了這一點(千事萬事只是良知這一事,良知這一事,業可以化成千事萬事,這就是儒家的一以貫之。),也就找到了事物的本質;找到了事物的本質,也就找到了做事情的方向;找到了做事情的方向,也就找到了做事情的方法。

就如餐廳運營:

餐廳老闆的良知是什麼(本質)?

為消費者提供衛生、營養、健康的食品。

懂的了這個,難道還不知道怎麼運營餐廳嗎?

話說回來,餐廳如果不做衛生、營養、健康的食品,能運營得好嗎?

所以,不管個人,還是企業、國家,想基業長青,不應該放著正道不走,而去爬窗越牆。就比如你是一個餐廳保潔員,你的良知是什麼?是保持餐廳的衛生。做好了這個,才有可能得到領導的提拔。如果連這個衛生都沒有做好,憑什麼提拔?

讀懂《論語》141: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