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营销策划,重利益还是重意义?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人们对世界杯洗脑广告的热议,已随世界杯的结束告一段落。而对于大多数品牌商和营销人来说,今后的营销该洗脑还是走心?这是一个待思考问题。

世界杯已经落下帷幕,人们的目光被新的热点吸引。

与往届不同,国人在观看这届世界杯时,屏幕上的广告有些喧宾夺主。BOSS直聘、马蜂窝等洗脑式广告饱受观众诟病,并被《人民日报》官微批判,品牌形象“洗脑式”传播是一种悲哀。

但这些广告,都是花了高价钱才挤进这个黄金档期的。数据显示,仅央视世界杯首批广告资源官方赞助商的标的价格,就高达35.62亿元。重金砸下的结果是差评连连,观众皆以为各大品牌商估计都得去“天台排队”。

他们或许正在办公室吹着空调、翘着二郎腿,欣赏着那一条条用户数据增长的上扬曲线。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差评中前进的广告

在世界杯广告中,争议排行榜TOP3当属马蜂窝、BOSS直聘和知乎。但这3支被广大网友纷纷“拒绝”的广告片,却带来了反常的数据增长。有消息称,6月15日-7月10日,这3个App在应用市场的排名均不退反进。

其中,马蜂窝在6月22日、7月4日出现了2次单日下载量峰值,分别约为140万和240万。在这26天内,马蜂窝安卓累计下载量达到776万,平均单日下载30万,较上一期环比增长近30%。在被疯狂吐槽的同时,拉新动作却在一直持续,品牌方花费数以亿计的资金似乎并不冤枉。

广告的本意在宣传品牌形象,追求“塑造正面,消灭负面”。但如今,世界杯广告导致的负面讨论频出,品牌方用户数据却水涨船高。这难免让人产生疑虑,广告策划的侧重点到底该放在哪儿?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世界杯广告被批判,在于其“洗脑传销”的风格。在不超过15秒的时间内,广告通过制造矛盾、简单的广告语以及短时间内不断重复,力争让观众留下品牌印象,就差直接将品牌名贴到观众脸上。

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品牌方想要短期内吸引受众视线,必须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感官刺激。不断重复的“鬼畜”成为了最简单、经济的方式。

回顾国内的“鬼畜”广告,“恒源祥,羊羊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等经典策划,便是凭借着简单粗暴,深深地烙印在消费者心中。10余年过去后,通过牺牲广告的艺术效果,追求注意力经济最大化的营销策划却依然盛行。

不顾广告内容的庸俗、无脑、粗暴,只求能带来关注度和下载量的提升,这成为了中国广告届盛行的“甲方逻辑”。但短期内下载量激增的背后,换来的却是对品牌口碑的伤害。仅以知乎为例,据酷传平台统计,其在iOS商店6月15日至7月15的30天评价里,差评日多达25天。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叫好不叫座的矛盾

品牌总要宣传,既然“洗脑”弊端不小,试试“走心”如何?

对于创作,绝大多数创意者的初衷都希望立足于艺术性上。广告届也不缺乏追求艺术价值的作品,例如百雀羚的“一镜到底”广告。这支广告2017年5月7日开始投放,仅4天后,全网总阅读量超过4 000万。其引起了社交圈疯狂刷屏,并广获业内外好评。但这样一支年度现象级的营销广告,在投入300万元广告费用4天后,淘宝销售总额却不到80万元,阅读转化率不到0.008%。营销广告大受好评时,却没能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转换似乎有些落差。

在低转化率的尴尬下,我们不能将其归为一次“失败”的营销。将时间线拉长来看,该广告投放后,百雀羚的百度指数有一段新的上升期。以往徘徊在十几万左右的微信指数,也在此次营销后达到了500万量级,有近50倍的增长。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梳理百雀羚近年来的营销案例,除了“一镜到底”,其还花费1.8亿元拿下了《中国好声音》独家特约赞助权,以及斥资1.65亿元冠名了《快乐大本营》等。百雀羚主打年轻人市场的营销方式,似乎在避免“怀旧”和“国货”标签,走的是品牌升级之路。而品牌升级向来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短期的转化率自然是要让步于长尾的品牌美誉度。

百雀羚要品牌升级,因此可以容忍短期内的“亏本”营销,这一逻辑却不适用于大多数。

如今线上红利逐渐消退,甲方们急需扩大用户规模的新渠道、新方式。在世界杯期间的营销案例,暴露出甲方们的焦虑心态。知乎方面曾表示,世界杯广告并非以负面博出位,背后体现了知乎自身的考量和市场洞察。

态度背后透露出的含义或许是,世界杯广告遭遇了差评,但在企业追求更大的效应面前,差评仅是广告成本之一。至于品牌方是否能消化这份成本,也只有让时间来考验了。

无论甲方们对这场世界杯的广告策划是否满意,随着世界杯告一段落已成明日黄花。而对于大多数品牌商和营销人来说,今后洗脑和走心的营销抉择又该偏爱哪方?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点评一:重意义是注重长尾品牌利益

本届世界杯中国企业的广告投入占各国企业总计24亿美元广告费用的35%左右。如此高的占比自然引来众说纷纭,有些说中国品牌成了这场西方抵制的世界杯接盘侠,也有说这些钱花得冤。就商业广告而言,在投入后要收益(或利益)与意义是理所当然的。至于究竟是利益重要,还是意义重要,这或许取决于你从哪个视角看问题。

既然是商业广告,不谈利益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投资回报是任何商业都必须遵从的准则。不过从实践层面看,假如我们凡事都以ROI(投入产出比)来计算,即使算得出来一个数字,它也是编出来骗自己的。像世界杯这等赛事,不可能计算出ROI究竟是多少,唯独能够计算的只是广告影响到了多少受众。但这也并不等同于ROI,它更多的只是能定性的意义,即你是否做了正确的事,包括这件正确的事究竟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从实际的举办与转播看,虽有“抵制”的说法,但并没有太多抵制的实质。我亲身观察发现,海信做促销的65寸4K高清屏电视,在美国的Costco卖得非常好,短短几分钟就看到2位推着车的顾客在问商场服务员哪里取货。当然,他们并不一定是看了世界杯广告才买海信电视机,但这场高曝光率的赛事与砸重金的广告,对于刚刚打入欧美市场不久,仍在底部竞争并努力站稳脚跟的中国品牌来说,在世界杯做品牌营销的确能够提升品牌形象。

至于功效是否能马上转换成销量,我们不必太早下结论,但它对品牌肯定具有更长期效应,某些效应是难以做出短期评估的。这就是为什么说现阶段中,意义更重于利益。相较于短期的利益,意义则是长尾的品牌利益。

相比于之前几次国际赛事中大量的B2B中国工业产品广告(并不适合大众传媒与传播),本届世界杯以B2C为主的民用消费品广告显然是进了一大步。中国企业已经不再以老板的随性来打广告,而是非常清楚要影响的受众是谁,如何选择合适的媒介去影响他们。对于品牌营销的评估,应该关注其是否具有正确的思考,以正确的方式执行,要比索要一个利益主导的回报更加重要,品牌营销应该更关注意义。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点评二:品牌营销应实现利益最大化

品牌营销对于企业而言,肯定是利益至上,因为每次品牌营销,都意味着要投入不菲的财力、人力。既然花钱费力了,企业自然希望自己的品牌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被更多人关注和喜爱,进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品牌营销要达到利益最大化的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现在目标人群与传播载体处于碎片化的时代。比如万达,尽管豪掷近12亿元成为顶级赞助商,却因为缺乏可落地的营销跟进策略,观众除了看到满眼的万达Logo外,并无其他。反倒是仅为单个国家队赞助商的华帝,依靠精准的品牌营销策略成为了大赢家,创造了本届世界杯现象级的品牌营销。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对于企业来讲,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营销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可如何才能做到呢?现在的品牌营销需具备两大要素。

首先,要有话题性。所谓话题性就是让人能够有互动、参与的空间,要自带槽点与争议话题。比如这次世界杯意外走红的知乎、马蜂窝、BOSS直聘就自带槽点,用唐僧式的语言重复絮叨,不仅观众受不了,结果连人民网也受不了,变成了全民吐槽。

随后,知乎、马蜂窝、BOSS直聘推出改进版广告,唐僧不见了,变成唐僧真的去旅游了。这样的营销真是聪明,既赚足了眼球又赢得了好感,可谓双线皆赢。

其次,要注重内容。本届世界杯营销最火当属“华帝”:法国夺冠,华帝退全款。这是带有内容策划的品牌营销,这样的营销带有很强的参与感,是内容型的品牌营销,而不是赤裸裸的推广型营销。在用户至上、参与感越来越受欢迎的时代,内容营销显得至关重要。有好内容作为主体的品牌营销,自然要比通常流行的以买赠、抽奖、送券的的营销活动高明得多,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综上所述,品牌营销必须追求利益最大化,但应该是建立在话题+内容两大要素的基础之上。话题,是放大品牌营销影响力的核心。内容,则是品牌营销用户参与度与形成转化率(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点评三:广告利益和意义应立足于战略需求

广告从来都不是雅和俗的问题,广告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问题:帮助企业进行有效传播;提供消费者购买决策。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考量,最终才能决定广告的创意方式。我参与的工作都是企业战略层面的制定,是一个长周期的战略服务,而不仅仅只是一支广告的创意。

洗脑广告的关键,在于重复,这样才能达到短时间内强化消费者认知记忆的目的。但我们不是洗脑广告,而是冲突广告,手法是完全不同的。洗脑广告是企业以自我为中心,而冲突广告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同样是重复,冲突广告不仅要让消费者记住品牌,更要记住产品诉求和应用场景。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冲突广告因为解决了消费者的冲突需求,构建了实际使用场景,是消费者实实在在需要的解决方案,会在消费者左脑逻辑中留下深刻的“冲突点”,一旦冲突和需求产生,就会自动产生连接,就比如在“旅游之前”,就产生“先上马蜂窝看看”的应激反应。

有效的传播必须满足两点:让人记住你是谁、让人记住你能干吗。冲突广告不主张粗暴地洗脑,但我们需要科学的重复,消费者爱上你之前,先记住你。但也请千万记住,消费者会爱上你的产品,爱上你的品牌,但不会爱上你的广告。产品力才是品牌美誉度的关键,产品解决消费者冲突的能力越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美誉度和黏度就越高。

广告的唯一标准就是效果。应关注广告是否帮助企业解决了消费者的冲突、是否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冲突、企业的销量是否提升、品牌是否成长。广告的初心就是为了销售的增长以及品牌的成长。

广告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的方法能让广告成功得更快。我们当然要解决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之间的冲突,要平衡商业和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先要厘清战略需求是什么,不要人为地用美誉度给自己制造枷锁

如何策划好一个优秀的方案,重利益还是重意义,经典案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