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宋徽宗传世名画,御笔落款“一 大”很独特,有意思


《芙蓉锦鸡图》纵81.5厘米,横53.6厘米,为一幅绢本立轴,双勾重彩的工笔花鸟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芙蓉锦鸡图》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一个由静到动的瞬间,造型生动,令人叫绝:画面上只有芙蓉花的一角,疏疏的两枝娴静地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叶还在颤动,而美丽的锦鸡浑然不顾,已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的彩蝶,跃跃欲试。

诗意画旨,尽在其中。这本是芙蓉、锦鸡、蝴蝶之间的故事,作者却似不经意地从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   

《梅花绣眼图》,绢本,设色,纵24.5厘米,横24.8厘米。本幅款识:“御笔”“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鉴藏印钤“阿蒙秘笈”。图中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俏立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

绣眼是一类著名的观赏鸟,眼周有白环。常集成小群,飞止于竹林、树丛间,食昆虫与果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性柔驯,鸣声婉转。此图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所绘梅花为宫梅,经过不断剪枝,人工修饰痕迹较重。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这样的风格趣味为宫廷所好尚,显然代表了皇家的审美意味。

《五色鹦鹉图》,宋代,赵佶,纸本工笔重彩,手卷,纵53.3厘米,横125.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五色鹦鹉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相类似,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


《竹禽图 》,绢本,设色,纵33.8厘米、横55.5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此图描绘了双雀嬉竹的自然景象,动静合一,栩栩如生。

画中的云雀真实地描绘出了表情和动作,鸟的眼睛利用生漆来点,高出纸面,显得特别有神。图绘石崖伸出两根竹枝,两只禽鸟相对栖于枝上,用笔细腻工整,但竹子的枝叶、棘条都用色敷染而不勾勒,崖石的画法可见生拙之笔。此作与《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那种双钩细笔的画法有所不同,与《柳芦雁鸦图》、《池塘秋晚图》的画法也不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