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苞全人发展工作坊: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栗苞全人发展工作坊: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在大城市里,要问谁最辛苦,我觉得中小学生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在最早班的地铁、公交车里一半以上是他们,课间、午休也在写作业,到了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到很晚;周末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看到背着书包的孩子们穿梭于各种辅导班之间,有的一天还要赶上好几场课,学校作业都是在辅导班里利用课间或是午休完成;上了中学以后,考试排名就会以周、月的频率降临;中考和高考变着花样儿地改革,在减负的口号下不断增负。

当我们的孩子进入了公立学校的那一天,我们就陪伴孩子进入到这个教育环境里。在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以前,我都好像一直活在我自己理解的教育环境里,所以我没有给孩子报奥数班、作文班,而是只选择了一个轻松的外教英语课,剩下的是规划每个寒暑假带他去哪里开心、开眼界,再有就是孩子屋里的书架书柜逐渐被我买给他的书填满。直到五年级的一天在偶然听到其他家长聊天时我才知道原来孩子小学对口的四所中学都在区里排名中后水平,并且根据逐年收窄的择校通道和就近入学的派位机制,进其中排名中等的学校也是要靠运气的。根据我自己初一时的亲身经历,我知道一个不良的中学教育环境会对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多么负向的作用,所以这个消息如同一根钢针扎醒了我,让我看清了事实真相。我很希望孩子在一个校风良好、教育质量高的中学里继续学业,在和儿子交代了情况后,孩子也表示要上一个好学校,由此,我们娘俩也有些悲壮又无奈地加入了择校大军。

在我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了解择校路径后,我选择了辅导机构、做好备战计划、储备好银子,陪伴孩子经历了近两年的恶补奥数、英语,参加各种竞赛和考试的时光。过程中他很辛苦,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沮丧难过,太累了也想歇下来,每当这些时候我只有鼓励他、激励他,这个期间我们俩更像是战友。在经历了很多场考试,很多次心理煎熬后,接到目标学校录取电话通知的一瞬间真是欣喜若狂。回首陪伴孩子小升初的经历真的觉得我自己高考也没有这么辛苦和煎熬,尤其是看着那么小的孩子要做那么多刁钻古怪的题目,记忆那么多定理、单词、句型,真的是心疼。“人生能有几回搏!”是我在这期间一直鼓励儿子的话,我相信小升初的经历是会对他有帮助的,毕竟是一次重大的人生经历。

进入中学后,课业的压力显然更大了,作业量也明显增加了。初中只有三年,而我家孩子这届学生在教委的再次大力改革下也喜迎更大的更迫在眉睫的中考压力。对于学习,我一直主张培养兴趣和有效的思维方式,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我给孩子选择了符合我理念的一个数学课外班和一个语文辅导,分别占用了周末的两个半天。虽然我是一片好意,然而作业和上课就把周末时间都填满了,这样的周末过得真是紧张,想去个公园、打个篮球、看个电影都变得难以实现。开学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我走在路上,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时间安排,我要改变它,我要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以为这个道理在时间和大脑上也是如此。而现代的脑神经科学研究也发现紧张和压力会影响大脑运作的效率,所以孩子的时间如果都被作业和上课全部占满,大脑也都被各种知识塞满,那么他们就失去了让思想、想象力、乐趣自由驰骋的时间与空间,那么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蓬勃的创造力就会离他们远去,那么我们不过培养了一些知识的存储器和知识的搬运工而已。不仅如此,他们也难以有时间和空间去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大自然、感受这个世界的各种美好,这对于他们形成健康温暖、积极向上、谦卑包容的人格也是极其不利的。基于这些反思,我调整了课外班,并在和孩子交流了我的感受和想法后和他一起制订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周末时间安排:把那些要“留白”的时间优先放置在时间表里,反过来促进做作业效率的提升。

处于VUCA时代,周遭的环境又不那么给力,竞争那么激烈,这些都让人们愈加恐惧、焦虑、繁忙,在压力之下也更加盲从,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好的发展,只是要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则需要我们首先想想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是真正能支持他们过好他们人生的品质和素质?

欢迎各位亲爱的读者和我交流分享您对孩子教育的思考和经验。如果您能给自己的时间“留白”,您最想在留白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呢?孩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